【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闻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万里规划黄山四年“不如”谷牧一秒钟“天下第一“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301
发表于 2010-7-20 14:53:1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在当时任安徽省委书记的万里陪同下视察了黄山,提出建立黄山特区的战略思想。万里同志按照邓小平指示精神,召开了安徽省委常委会议,成立筹建机构,并聘请园林、建筑、交通、水电等各方面专家学者以及当地的“黄山通”们,对黄山风景区、太平湖和整个皖南的旅游资源进行深入的调查、考察,对各方面的情况进行研究、分析,召开几次全国论证会,听取国务院建设环境保护部和首都美学家、建筑家以及园林规划专家的意见。经过四年考察论证以后,安徽省政府于1983年先后3次上报国务院,要求设立黄山市。同年12月1日,国务院下发红头文件,批准设立省辖黄山市(县级),撤销太平县建制。

1987年,当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谷牧说:“你们不改就不给你们投资。”谷牧仅用一秒钟时间说了这一句话,就撤销了一个具有源远流长历史文化的徽州地区和一个闻名中外的自然风光胜地黄山市,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

20多年来,连续不断地有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新闻记者、专家学者和海内外知名人士上千人,新闻媒体上百家众口一辞,呼吁、建议和强烈要求恢复徽州和黄山市建制。

由安徽省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主办的《江淮文史》2003年第3期发表了省级老干部、原安徽省社科院院长欧远方“徽州何时失而复得?”文章中写到:一个爱国主义者,也应是一个爱乡主义者,二者不但不矛盾,而且相辅相成。我爱之国,是中国,或名炎黄、或名华夏;我爱之乡,是安徽(简称皖),是淮河、是五河。

1998年是安徽建省330周年,省里发起了颇具声势的纪念活动。清朝康熙皇帝把江南省一分为二,江苏省、安徽省。我的祖宗原在苏南,朱元璋称帝后把苏南18万户迁徒到凤阳府境内各县,包括五河。单说安徽,我对她有无限的感情,这个省的特点、地理上多姿多彩,有山,有丘陵,有圩区,有平原,两条大江大河——长江、淮河,从安徽穿省而过。这在全国罕见。长江淮河把安徽一分为三,这三大块在气候上、经济上、文化上各有特色,形成三个气候区,经济区和文化圈。由于安徽省地处南北交汇处,雨量丰沛,四季分明,物产丰富,五谷杂粮皆备,蔬果品类齐全,北有苹果,南有柑橘、枇杷,还有特产茶叶,其品种、数量、质量在全国享有盛名。

正因如此,安徽可爱。安徽之名,源于安庆、徽州二府,取这两个府首做为省名,不仅仅由于这两个府在文化、历史上影响大,而且这两个字的结合,也是最完美的结合。

“安”,安宁也,安定也,稳定也,清明的政治要求是“国泰民安”,让国家太平,让人民“安居乐业”。中国地名中,安字用得最多,但“安”字下加个庆字就更加完美:安定是值得庆贺的。我在研究安徽发展战略时,曾认为安定出生产力,是针对安徽政治不安定(受“左”害很深),领导班子不安定(变动频繁),而得出的认识。安庆原名宜城,当然也好,终究不如安庆。

“徽”,美也,查《新华字典》,徽有三义:1、标志:国徽、校徽。2、美好的:徽号。3、指安徽省徽州。作为徽州之命名,是名副其实的。徽州确实美,独特的徽州文化美,丰富多彩的人文景观,可称之为中国东南一颗明珠。独特的自然景观,以黄山、齐云山、太平湖为代表,极山水之盛,蜚声全世界,联合国命名为世界自然文化遗产,就包括自然与文化的结合,这个结合概括为一个“徽”字是恰当的。徽州人文遗产多以徽字命名,如徽学、徽州医派、徽墨、徽戏、徽州画派(又分新安画派、黄山画派)、徽派篆刻、徽派木刻、徽派盆景、很多徽商,很多。徽州人提到徽州文化自豪感油然而生。我虽非徽州人,但作为安徽人,沾了徽州半个边,因而也沾光,为徽州灿烂的景观自豪。

然而,1987年,徽州消失了,她被改为黄山市了。这个改变,当时就受到安徽上上下下的反对。中共安徽省顾问委员会讨论这个问题时,一致意见徽州不能改掉,只要把石台县划归安庆,加强黄山县级市(太平县)的行政功能就可以解决问题。但安徽五千多万人民的意志终于屈从个别掌权者个人的意志,只因为他个人掌握了财权,“你们不改就不给你们投资”,这一手可厉害。自那以后,徽州被肢解了,徽州消失了。有人质问:因为黄山出名就要把徽州改为黄山市,难道西湖出名就要把杭州改为西湖市?说得好!安徽人失去徽州,好像失恋一样难过。“安徽”失去“徽州”,也不成其为安徽,那就把“安徽省”改为“安黄省”好了。

恢复徽州的呼声,安徽到处可以听到;上海、北京可以听到;海外有安徽人的地方可以听到。他们一致呼吁,恢复徽州建制,把黄山市改为徽州市。

这里不能不提到一件事,前些年湖北省荆州市和沙市合并,改荆沙市。荆州之名国人皆知,沙市亦为改革开放后的明星城市。湖北人(包括一位知名作家李辉)强烈反对,结果领导上采纳了湖北人的意见,恢复了荆州的名称,使荆州失而复得。我们安徽失去了徽州已十几年了,何时能失而复得呢?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5-12 10:43 , Processed in 0.116642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