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2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与大师吴冠中相处的日子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19 14:15:2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liuys的日志
(此文为前几年写的,谨以此文悼念吴老)

    时光不能倒流,但记忆可以永存,在我的人生中有一段不了情,那就是与吴冠中先生短暂的相处,虽然已过了30多年,但已凝固在了我的美好记忆中。
    1972年,平山县革委会邀请下放到部队改造的吴冠中先生及中央工艺美院的学生们,为县里画一批西柏坡主题的风景画,县里派工作在文化馆的父亲前去陪同,历时一年。
    我自幼非常喜欢画画,72年那年已是14岁,画兴正浓,整天临摹革命样板戏画片。得知父亲在陪同大画家吴先生,就强烈要求亲眼看看画家们如何作画,到学校请了假就随父亲到了西柏坡。
    当时西柏坡旧居还处在建设初期,道路还是很窄的石子路,招待所是简易的窑洞式房屋,山光秃秃的,在旧居背后的山头上分别在最高处和稍下一点的右边特意栽了7棵、2棵柏树。当时我不明白在大师们的画面里总是很突出地描绘这几棵树,后来才知道是意味着七届二中全会的意思。现在看来那时的做法不可思意,但那个年代,干什么也是要赋予革命内容的。
    书归正传,我和父亲的房间与吴先生一墙之隔,父亲带我到他的画室里一看,好家伙满屋上上下下都摆满了画作,一股股油画颜料香味沁人肺腑。可以说从小哪见过这样的阵势,简直到了艺术殿堂,让我激动不已。
    吴先生身穿灰色衣服还有块补丁,非常干练,非常和蔼。他比我父亲大些,自然就叫吴伯伯了,向我问这问那,问我喜欢哪幅画,我说都喜欢。后来每次到他屋时都在作画,并时不时地用小镊子捏画面上的蚊虫,边捏边说小蚊子真讨厌。我见他用的颜料标签全是外文,我就问这是外国的颜料吗,他说是的,颜料、笔、调色油等都是从法国留学时带回来的。
    虽涉世太浅,很多东西还不懂,但朦胧地感到看吴伯伯作画是一种享受,在旁边仔细地看人家如何用笔,如何用色。过去我学画天空时就简单地用天兰或群青加白过度,而吴伯伯却用了青色和赭石,这才得到了真传。用笔与众不同,造型、色块是摆出来的,构图讲究抱、放、疏、密结合,他表现的内容是一些平常的酸枣树、玉米地、鸡冠花、土坡等,生活味极浓,与当时的革命气氛是不相融的。
    更让我难忘的是与吴伯伯一起外出写生,我为吴伯伯背着画箱画架,一出去就是一天并且不吃不喝,我都饿的不得了了,但年过半百的吴伯伯就若无其事,他说这是气功。
    我不出去时就帮着做画板,那是在三合板上用滚子滚上掺有硬质酸的白漆,滚成均匀的颗粒面即可。
    后来自己学着画,画了一个竹皮水壶,当吴伯伯和他的学生们看了后,鼓励说,不错不错很有调子,但透视不对,这是让大师们指导的第一幅习作,这幅习作为我后来的绘画起到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与吴伯伯同时来的还有中央工艺的教授谷伯伯、学生蒋叔叔、李叔叔,虽然相处时间短暂,离开时却流下了难舍的热泪……
    吴伯伯为我父亲画了一幅油画一幅国画,这可是当之无愧的传家宝了。文革结束后吴伯伯在美术界非常活跃,掀起了关于抽象美的大讨论。1978年,我考上了河北师大艺术系美术专业,吴伯伯还特意给我寄来了亲手签名的以他的画印制的贺年片,至今保留完好。虽然我中断了一个时期的绘画创作,但大师的魅力与风度一直在激励、影响着我的学习和工作,我一直在关注、追寻大师的辉煌足迹。好在现在又拿起了画笔,又续上了从小就苦苦追求梦想,又回到了我辛勤耕耘那片芳草地。
    大师已近90岁了,还那么健谈那么健康,从心里感到是多么欣慰和高兴。吴伯伯在人类文化史上的影响力,超前人激后人,丰碑耸云、光耀大地。

   ㄥ ㄥ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24 05:42 , Processed in 0.12355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