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16350|回复: 7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巧夺天工|丁立人印纽大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7-8 09:50:2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图片版权:《画道》杂志社
——————————————————————————————————
[制 纽 三 段 经]
丁 立 人
平坡上,一片茅草稀稀拉拉,草虽干枯了,茎节却是红得滴血。晚风吹过,脚下发出“嘶嘶”响声。我站立在草丛之中,环视四方,汉墓它在何处?根据路线图上的标记,它就在附近,不会太远,或许就在脚底下。
夜幕渐渐低垂,能见度越来越低,目力所及之处,不远有一个平缓的土堆,这莫非就是我要找的?在天即将逝去的时刻,终于找到它了。我小心翼翼地向它靠近,我已经看到它的入口处,我进入墓道,墓道是一条斜陂,我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推向朦胧的深渊。心中有些惊恐,但好奇占了上风,一幅幅阿里巴巴进入石室的画面在脑屏幕上映现出来了。
墓室亮着。墓室在地下深处,即使是白天也是暗的,白天也得开着灯。这座汉墓规模宏伟,层高超过生人的屋舍,四壁全是画像石,人在室内,处于群像包围之中。石上雕刻的形象,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大小不一,有天上飞的珍禽、地上走的异兽、水里游的鱼类。数量最多,而且占主要位置的是人。除此之外,还有人首龙身、人首凤身、人身蛇尾等人间不可见的形象,在幽暗的灯光之下,它们婆娑起舞,飒飒生风,在寂静的石室时,似有千百个生命在律动。
画像石上各种物象之中,最为人们所熟识的,当然是人。这些宽衣大袖、鸟冠鸟靴的古人,是我们的祖先,他们环立在四周,或侍候或待命,或执仪杖或驾车马出游,凡是古代宫室杂务,都可成为石面上的题材。
石头是冰冷的,秋末冬初之夜寒意是浓的,石头已雕刻成人像了,石头是否仍然那么阴凉?立在石像群前,为什么会感到一股暖流从他们的宽衣大袍内散发出来,石头雕成人像后真会使温度升高吗?如果是这样,这石像体内一定有血管有肌肉有神话,石像有生命了。石像要是有生命,它们能长生不死,也只有石像能长生不死,人是不可能的,因为石头是千年、万年、亿年不朽的。如果眼前的石像都具有生命,我不就进入集贸市场或超市之内,我同古人面对面、肩擦肩、背贴背,非常帖近地相处在一起?
我从未见过汉墓,更没有进入墓室的经历。小时候,在家乡水门道人山下,见到过衰败的无主孤坟,那里幽幽的洞口内有二三根白骨伴着缺了下巴的头颅。而今夜的这个墓室内,地上是干干净净的,室内空空荡荡见不到棺木墩,更无陪葬物品。这里好像不是墓室,是一个空间,是专为那些画中人聚会、交流的场所。
画像有大有小,人像有高有低,从装束打扮上看,类型多样,阶层不一。无论是什么人,其体态面貌都同今人没什么差异,脸型五官在今天的人群中还常有见到,朋友同道之中还能找出一两个来。既然是同种同族,当可以对话了,但他们情神十分冷漠,似乎无话可说,说也白说。就因时间相距太远,时间造成的心理差异阻碍了交流,使信息中断无法沟通,古人今人终成为陌生之人。想想也是,现今的人,同时代人的沟通,两代尚可,三代便有隔阂,四代以上定是无共同语言了。二千年前的汉人至少是七十代以前的祖先,名副其实的属于文物了,对话自然是不可能的。
未来到这儿之前,我也曾翻阅过一些有关天地、宇宙、人类开创之始的故事,那是非常浪漫,想像力无比丰富的神话:盘古开天辟地、女娲补天,女娲不仅能炼五色石修补苍天,还能斩巨蟹之足支撑苍天,还能治洪水,还能用黄泥捏成泥人、创造人类……不光女娲有本领,伏羲、黄帝、共工、夸父、西王母、东王公……哪个没本领?这些能人,全都存在这个墓室之中,他们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精英中的精英。荒草乱石之下,真是群英荟萃。过去,我也看到过画像,都是从画册里看到的,感觉不到它的气势,而今面对真石真像,恢弘博大的气势,使我感到无比震撼。
若干年之后,应一家出版社之特邀,为其《民间美术》尽编辑事宜,去浙江乡间采风,路线定在浙中南一带。先行浦江、东阳、义乌拍摄建筑上的雕刻,到得金华等拍地方戏婺剧戏袍上的图案。又达丽水欲去番族人家拍些服饰,巧遇该县文化局长,经他介绍,去碧湖农家采访。此人家住在郊外小村子里,新居周围水草青翠,湖水澄碧,空气清亲,不愧碧湖这个好名称。是夜,宿于番家新房,小两口到另间住了,如此诚待多亏局长大人介绍,一个民间采风者是绝对办不到的。
翌日,别了番家,向东进发,沿温溪而行。温溪宽又长,直抵温州,两岸青山嘉树修竹,溪水都是翠色的。有竹筏穿梭而行,竹筏之上蹲有渔鹭三五只。
行至青田,是青田石的故乡,当年李骆公专志治印之时,大麻袋一袋袋地从青田弄走多少石头,在李处我第一次见到巨大的青田石块。此时我亲身来到青田,要亲眼见见石头故乡情景。青田城市不大,街道不宽,沿街出售青田石的铺子不在少数,每家都有各种不同颜色、不同石质的石头,优的、次的、劣的、好看的、不起眼的都有。石头截得齐整,有棱有角的,买去便可以奏刀了。有的还雕刻成钮,钮都属于细微雕刻一类,缺少宏大气势,与汉画像石汉代石雕相去十万八千里。店铺不少,产品却是类同,看少看多一个样,也就不必多看了,拣了一些喜欢的,背着走了。
石头是坚硬之物,坚硬意味着密度大,密度大就是沉重。大理石比青田石坚硬,肯定是比青田石重,而钢铁又比大理石硬,钢铁最重。据说天体上黑洞里的物质一立方厘米其重量相当于地球,这真是神话了。地球有多重?反正出动全球的人是抬不起地球的。由此可知,40亿人假如能够齐心协力拧成一股力也无法抬动黑洞中的那小块东西。我本来涉足青田,徒步行走,感到沉重,一想到还有比青田重得多的东西,青田石算得了什么,于是肩膀上的东西似乎轻了一些了。再想想,我这些石头拿回去是干什么的?这是用于石雕印纽的。我自从看到真的汉画像之后,心中一直惦记着雕刻一事,一直盘算用什么材料,采取何种形式,怎么个雕法……现在可好了,材料有了,有道是巧媳妇难做无米之炊,我身后挎着的蛇皮袋里的东西,就是我实现梦想之物,这袋石头,于我来说意味着什么。
采风还未完成,前面还有一段漫长的路,肩上压着的是石头。石头是沉重,可我心情愉悦,充满希望,浑身细胞都在跃动,步子也就快了。
某某年某月思乡情绪突然袭来,归心似箭,于是打道回府,住了一阵。家乡还留着一套小楼,坐落在故地原址之上。楼前面原来有一口方池,老宅消失之后,池也填平了。当年这口池也是家乡赫赫有名的。池水深且甘,此池有普济万民作用,故称作“万济池”。池在时,石壁中间立有“万济池”三字石碑,正书竖写的,下款是“丁铭西书”,丁铭西是我的祖父。
老宅基地上建成小楼,池填成平地后便是菜市场。一大清早,人声鼎沸,似夏日的闷雷在地面滚动,不得消减。人在小楼上,人气往上升腾,使得我充分体会到人的气息。这秋喧哗热闹,日复一日,天天如此,永不变味,这说明生命有无限的潜在能量。而看似平凡的日常生活却是人类生存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生活之所以美好,就在于此。
我出自家乡,我是家乡人中之一。如今我回归故乡,我融入他们之中,我仍然感到熟识,面前的他们与我童稚时所见没有两样。不仅家乡人亲切,家乡物,海洋里的水族、牛羊等家畜家禽也都一见如故。
汉画是中华艺术的灵魂,它给予我的是一种精神、一股浩然之气。而我是无法傍着它们走的,我也不能这么做。我的脑子里充塞着现实的生活。家乡的蓝天白云、阳光明媚、家乡人男男女女、矫健亮丽。
我把青田石从蛇皮袋里取出,一块块排列在窗台上,凝神细视,看着看着,在这些石质纹理之间,家乡人的形象影影绰绰地显现出来了。
绘画是在纸上不断地添东西,雕刻则把有碍于形象的东西剔去,雕塑则介乎其中。因而绘的手段是加法,雕刻的手段是减法,雕塑的过程则是加减交替进行。
我之所以热衷于制纽,是想通过大不及寸的小石把眼前的现实化为艺术,同时又能尝试传递汉画精神。每当我制作完成一件作品时,手抚之圆浑,脸帖之温暖,它已不是石头了,它是有血有肉,血在血管里循环流动的家乡人。
                                                                 2004.4空中楼阁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4-7-8 09:50:51 | 只看该作者

【巧夺天工|丁立人印纽大观】

3
 楼主| 发表于 2004-7-8 09:51:00 | 只看该作者

【巧夺天工|丁立人印纽大观】

  
4
 楼主| 发表于 2004-7-8 09:51:15 | 只看该作者

【巧夺天工|丁立人印纽大观】

  
5
 楼主| 发表于 2004-7-8 09:51:24 | 只看该作者

【巧夺天工|丁立人印纽大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9:57 , Processed in 0.114563 second(s), 22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