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蚕茧计划”也夫行为于08年2月2日在环铁时代举行! [打印本页]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1-21 22:13
标题: “蚕茧计划”也夫行为于08年2月2日在环铁时代举行!
“当代艺术行为——蚕茧计划”新闻通稿
由环铁时代ART美术馆主办,中国著名艺术策展人李铁军策划的——“蚕茧计划”也夫行为艺术现场入茧仪式,将于2008年2月2日下午4点在北京环铁时代ART美术馆举行!届时中国著名行为艺术家——也夫先生将会身体力行地用自己的行为艺术语言“将行为艺术进行到底”!
作为已有颇深建树的行为艺术家,也夫先生超现实的艺术语言越界,面对人性与艺术的感悟已经到达了无时间、无空间、无界限穿越时态,并与自然同在的最高境界状态,此次行为过程中艺术家不仅要挑战以往极限的“及人所不能”,还要以这种超现实的行为来完成自己对天地的通慧,对“道”的修为和文化与艺术意义上的阐释、扩展与建构。目前,事实上也恰逢中国南部雪灾封路,万人滞留无法回家过年;而也夫先生的“立地为家”或许也是一种莫需名状的心灵写照?这次他要在美术馆外半空悬置的人工蚕茧里独立的生活六个月的时间!
行为活动期间,有兴趣的参与者还可以通过向组委会报名筛选的方式进入也夫行为空间体验这种特殊的生活。国际的各大媒体及也夫SOHU博客也将会全面关注和跟进此次行为艺术的具体实施和最新动向!此次行为将于2008年8月2日下午4点结束,也夫先生在活动中留下的行为印迹以及心理医生的健康报告等等将会成为珍贵的中国当代艺术历史文献,给予环铁时代美术馆馆藏保存并展示给世人。
2008年开春之后不仅恰逢中国艺术界几大盛事,8月份又将迎来北京人文奥运,世界眼球全都将会瞩目东方,聚焦于北京,而有了这个让人惊奇的“蚕茧计划”作品,相信位于中国艺术金三角地带的环铁时代国际艺术城也将成为众人向往的北京一大亮点!
[对话也夫]
记者:能描述一下“人工蚕茧”目前制作的状况吗?
也夫:制作已基本完成,它悬挂在“环铁时代Art美术馆”外墙上,离地约6米,长7米,直径3米。因为在通风口上,又是冬天,所以里面还需强化保暖性措施。在蚕茧里还有个用铁丝捍成的小蚕茧,相对来讲会比较暖和。
记者:为什么把行为实施时间定在2月2日到8月2日,春节前5天,奥运会开幕前6天,有什么特殊意义吗?
也夫:这段时间,我的直觉上很神秘,感觉6个月时间对我来说比较合适。冬天最冷,我和很多因为雪灾、春运不能回家的老百姓一样,无法和亲人团聚。在这一点上,我试图作一个精神性的地标,给和我状态一样的老百姓一种精神上和心理上的安慰。而年后春天又是个希望的季节,精神状态会非常好,整体呈上升状态;如果我是夏天开始足实施这个行为,整体的精神状态就会呈下降趋势,那样我内心里可能就会更充满哀思;这一点和季节上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尽管这样,这特殊的半年的行为生活,我可能都在保持着一种精神,那就是:“哀愚思道”。
记者:去年1月份,艺术家黄岩策划的“一年极限写作计划”,好象主人公杨黎呆了十天就出来了,但是事后黄岩表示,没有主人公的“黑屋子”也是行为艺术的表现形式。半年时间的行为并不短,目前好像没有人做过,你会不会中途出来呢?
也夫:是的,黄岩策划的极限写作计划,杨黎十天就出来了,我就在里面写作了一个月,也是时间最长的。而这次《蚕茧计划》,我不会中途撤退的,这也是我生活与作行为艺术的基本原则。从在这一点上讲,我作为一个行为艺术家,对行为艺术的理解,也包括在以往作品中的深刻体验,来实施《蚕茧计划》,我是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和深刻理解的,尤其在时间上,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同时也是感谢“环铁时代Art美术馆”,给我提供了实施我的行为作品的机遇。
记者:呆在蚕茧长达六个月,有什么计划吗?
也夫:准备读一批书,可以在网上定书,让他们直接送到蚕茧里去。同时我会创作一批架上绘画作品,写作“蚕茧日记”和随笔,也做一些文学和当代艺术的批评文章,行为期间可以通过博客发布。。
记者:《蚕茧计划》和之前做的行为艺术作品“鸟巢”,“橱窗”等,是不是算是一种延伸?
也夫:是的。鸟巢相对比较小,直径仅2米,而“蚕茧”大一些,内部生活的时间限度也不同。“鸟巢”处在城市中心地带,处在北京最奢华的楼盘中间,但作品本身更具备一种诗意性和抒情性。后来的作品《囚笼计划》,《动物园计划》等就主动抽掉了那种抒情性的东西,而《橱窗计划》深入到了一些社会问题的细节。这次《蚕茧计划》的作品意义更深层些,他蕴涵了中国“道”的文化意蕴。我们知道庄周梦蝶,而我是一开始“作茧自缚”,把“蚕茧”以及蚕茧行为生活寄生在美术馆,先完成“寄生”的概念,而后“破蛹成蝶”,这个过程正是“艰难困苦,玉汝玉成”。
记者:我发现你做的行为艺术都与“空间”的概念相关,包括“鸟巢”、“橱窗”、“烟囱”、“囚笼”等,“动物园”等等,从空间的概念上讲,有什么根本的区别?
也夫:表现形式与作品本身的精神指向都不同,但作品的精神线索是一脉相承而合一的。这一系列作品都被成为“都市生存体验”系列,以城市为主体展开,探讨与反思社会性精神性问题。在世界全球化的格局面前,我所提出与质疑的问题是普遍性的,也是尖锐的。
记者:关于向全世界招募行为参与体验者,你有什么想法?
也夫:这一点,我和策展人李铁军想把作品的互动性延展更大的社会领域,通过反馈信息来完成一种社会学意义上的调查,当然对于我和参与体验者的行为期间的生活都是不可预知的,包括语言方面的交流,内部生活实体情况都有很多的可能性和超现实性的故事,这一切都将充满着更大意义上的挑战。
记者:在网络上,有很多人对你的行为艺术并不理解,从在动物园跟狮子一样吃生肉,到博客大会行为艺术现场吃印有铅字的纸(吃诗),包括在一个空间呆上一个月甚至时间更久的行为,他们称这是“自虐”行为,对此,你怎么看?
也夫:我不喜欢“自虐”这个词,我更喜欢另一个词叫“修炼”。“自虐”和“修炼”的含义有天壤之别,“自虐”的结果可能是让人精神扭曲与崩溃,而“修炼”则能够让人更平静更清晰的去看待问题和个体自身。总体来件,《蚕茧计划》这件作品,我和我的策展人李铁军前后交流和共同策划了已经3个月,我们努力通过这件作品展开对社会生活,文化意义与国际当代艺术进行全面的真诚对话,探讨与提供共同反思的所有可能性。同时感谢“环铁时代Art美术馆”,感谢我的策展人李铁军先生,也特别感谢你们搜狐网站,国内外各大媒体的关注以及社会各界朋友,我的艺术界朋友们的理解和支持。
记者:谢谢也夫,希望你的《蚕茧计划》作品顺利实施和成功。
也夫:谢谢你!希望我们保持联系。

[quote]也夫博客:

  923   6 6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3 21:47


2008年2月2日下午4时,环铁时代ART美术馆馆长、即此次当代行为艺术——“蚕茧计划”的策展人李铁军先生主持了也夫先生的“入茧”仪式并向到场的各位嘉宾及媒体朋友们介绍有关与蚕茧计划的行为主题。也夫先生一身中国红装亮相,与2008世界中国年的概念极为吻合。


  p p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3 21:48

也夫先生接各路受媒体采访并与现场观众合影留念

   ァ ァ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3 21:52




   Z Z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3 22:26
行为艺术家也夫即将实施新行为《蚕茧计划》
2008年2月2日下午4点,行为艺术家也夫将在北京“环铁时代art美术馆”举行他的新作品《蚕茧计划》“入茧仪式”。“人工蚕茧”行为装置在该美术馆的墙壁上悬挂。这将是也夫今后六个月的家。行为持续到2008年8月2日下午结束。我们期待由“环铁时代Art美术馆”馆长李铁军先生策展,行为艺术家也夫的这件行为作品的顺利实施,并给当下社会,包括社会性都市生活,文化领域及当代艺术领域注入新的活力和提供反思的可能。
05年轰动媒体的社会事件《鸟巢计划》,在野生动物园与狮子同住吃生肉的《动物园计划》,和海容天天共度一个月的橱窗夫妻生涯的作品《橱窗计划》,这都曾是也夫的杰作。这次蚕茧生活,则更像是行为艺术作品“鸟巢”在文化意义与当代艺术观念上的延伸。不同的是,也夫在建外SOHO的“鸟巢”只呆了一个月,而这次他却要在“蚕茧”里度过长达半年的时光,直到奥运会开幕前六天时才能行为结束而走出他的蚕茧。。
在“蚕茧计划”中,行为艺术家也夫将通过搜狐博客网络向全世界招募参与体验者,体验者可通过他的博客留言或《蚕茧计划》组委会固定电话报名参与。六个月行为艺术生活所创作的绘画作品,文学文本(包括蚕茧日记随笔,小说,文学批评及当代艺术评论等),行为期间将以博客日志方式全面体现。
蚕茧计划参与体验者应具备的条件:
1. 年龄:年满18周岁以上。
2. 不限定国家、种族、性别、信仰、职业等。
3. 凡参与体验者,每次必须提前15天向“蚕茧计划”组委会提交申请一份;经审核准许后方可安排进入“蚕茧”内进行行为生活体验。方式:可通过电话、网略等。
4. 国内参与体验者必须提交身份证复印件、个人简历、生活照片两张及身体状况体检证明一份。
5. 国外参与体验者必须提交护照、签证等复印件证件。另外提交中英文个人简历、生活照片两张、及身体状况体检证明一份。
6. 凡参与体验者进“蚕茧”前,须接受组委会负责人的安检;可携带自己的化妆品、衣物等生活用品和书籍、音乐影像制品等,不得携带易燃易爆品,药物、毒品、恐怖性玩具等。
7. 要求参与体验者身体健康、精神心理健康;无惧高症、心脏病、高血压、常见性休克症状等。
8. 每次参与体验者仅限1人,最低体验时间为24小时。
地点:北京环铁时代ART美术馆(朝阳区大山子环铁艺术城内)
联系方式:李铁军 13701208039

   Ь Ь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3 22:30


也夫先生“入茧”仪式完成。他将会在这个人工蚕茧里面生活上六个月的时间,待到2008年8月2日下午4时将会“破茧而出”,让我们拭目以待!同时这个活动期间内环铁国际艺术城的大门都将无条件对游人开放,欢迎大家时刻关注环铁时代美术馆的各种活动展况,也欢迎大家继续跟进关注也夫先生“蚕茧计划”的进度和具体实施过程。

谢谢您对我们中国当代艺术的关注和支持!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6 22:06




2月5日,两位日本女行为艺术家清水惠美和井上玲看望也夫‏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6 22:09




2月6日(农历年三十)艺术家苍鑫、晓丽夫妇来“蚕茧计划”行为现场看望也夫‏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6 22:27




2月6日(年三十)下午,诗人、艺术家东方涂钦先生前来看望也夫‏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8 23:43
《宝贝寒》

今天,我从内心里想谈谈女人;我从内心里想谈谈我的宝贝寒。除此以外,我别无选择。

叔本华在他的散文《妇女论》中,表达了他对女性的态度和立场,也许那篇文章最能表露叔本本人对女性的极度怀疑和憎恨。这和他本人的生命体验和所遭遇的特殊不幸有极大的关系。然而,我对他的妇女论却不以为然。

没有女人的地方,那个地方肯定断然无味并会充满人类最本质的不幸。没有女人的生活,也是没有希望的生活。而且我相信,即便是人类最自然性的欲望总是有处可施的。尽管它的去处和要真正抵达的那个地方,往往并不是很确定性的乃至具体的。也许有些时候必须依靠幻想与幻觉的媒介支撑而最终完成一种精神臆想的活动。有意思的是,即使在做爱过程中,也是靠直觉与无意识的幻想方式,抵达对那些具体性器官的真实存在的确认,也就是说,那些极度美好的部位本身是在场的;可是,在人与人此行为活动进行中,它们几乎超出了人们自身精神所能囊括的想象范畴,它们似乎并不在场,只是存在在人大脑中的一种模糊而混乱的意象。

由此返回原点来推演,离我们更近的是身体,更是一种身体气息的在场传达;也就是说,我们无可怀疑,在我们身边有女人。在女人身边同样有另外的女人。女人是衍生性的,在人群中包裹着我们,并将我们的核心往前,往一个时间点上推进,直到完全抵达。就如极度呼吸一样,每靠近一次女人,就是最大程度的靠近一种离我们最近且息息相关的自然性的契机。假如我们更理解也更有包容度的话,我们就会承认并真正觉得,女人是可爱的,连她们的谎言都是极具幽默性的。与女人的语谈,多数时候宛如一场玩笑。而叔本华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显出太偏激,正如他在另一偏文章中说道,“女人永远都是个大孩子”。

现在,我就来谈谈我的宝贝寒。我自以为,宝贝寒就是个大孩子,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很多时候,她总是向我表白,她是个大人,是个大姑娘,已经相对很成熟了。假如一个姑娘向我们表白这种立场的时候,毫无疑问的是,之所以她向往成熟,而事实上因为她还不是真正成熟的。我们在理想中要求到达某个点时(比如:成熟点),就说明,事实上我们还没有到达那个企及的点,这是一种极为普遍的逻辑思维的方向;不然,对寒来说,她就向我几次要求,要把她看待为一个成熟的大姑娘。她几次表明,她跟着我就像是一只听话的小兔子。而从女人角度说,宝贝寒是很聪明的,她要求有自由自主独立的权利,要求不断的在这种层面上被理解和得到支持。发出她作为女人个体的声音。就她女性自身来说,她是一个比一般女性要可爱的多,也美丽有趣味的多的女人。

目前,在以城市为背景的生活中,人与人缺乏着足够的信任和理解力。工作、感情间往往变成了一种残酷而荒诞的游戏,变得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无法准确判断和界定。“信任”在城市生活中变成了一种非常刻薄的有利用条件前题下的理由。这正是城市生活的局限性与残酷性,人格分裂的迹象相当一部分从这里开始。故此,我们到不到真正的满足,往往又以另外某种方式和捷径去获得暂时的碎片性的满足。满足之后,车马各回,烟火倶散。

今天可以说,宝贝寒是我爱的见证和关于这场爱情的没有理由的理由。

人与人的爱情就像风扑蝴蝶,永远难以抵达也永远的抵达着,因为现实的爱情旅程比理想化的爱情旅程要更曲折和有障碍的多,这表现在一对一的高尚、纯美而稳固关系确立中,是有很大难度也需要超长勇气的。这种关系的稳固又是需要物质和超物质东西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必须全然努力。从这一点上讲,我爱寒,是没有给自己留后路的,也没有给别的姑娘留下机会,“狡兔三窟”的游戏并不是也夫能玩的,也不是我自身性格能所为之的。

有宝贝寒一个就足够了,因为我的宝贝寒身上具备了所有美丽姑娘的优点。正像我在诗歌全集一开篇就对寒说的:“在你的身上,有许多花园”。对我来说,这是爱情的寓言。在所有小径分岔的花园里,我从一千条路上走向你;抵达你那里。



《昔人往事》



   小玉那天和我说:“也夫叔叔,2月4日是冬天,2月5日是春天”。我突然意识到:我和宝贝寒在07年的所有一切都成为昔人往事了。现在我们俩是一对新人。

其实,回忆起来,我和宝贝寒并不是突然爱上的,或者说我并不是突然爱上她的,而是必然。假如不是我所说的这样,那么,第一次在酒吧见面,我肯定就会迷恋上她的,甚至会到了不能自拔的程度。可是今天来回忆,第一次,寒并没有直接吸引我到深处,并把我的魂一下带走。而是后来的机缘,让我发现她美从内出,直到完全把我日夜笼罩了,事实上,她早已带走了我那痴傻的心。

第一次关注寒的美丽,尤其寒的乳房,是在那座房子里,那时,她穿得是略又粉头的短小T恤衫,背后印的是竖着一排“爸爸、妈妈、哥哥、姐姐”等等一整个家庭人员称呼的英文字母。就在她侧身让我看那些字母时,借着灯光的映衬,我突然发现她乳房的小巧饱满,那瞬间是那么的具备诗意和激动。我臆想着那对乳房在房子里慢慢上挺,而我的视线在越来越大的夜色空间里展开时,寒的乳房便成为了唯一的美。从她的胸脯、腰肢慢慢向下,一个最完美的“S”造型仿佛跃动着,不断起舞,不断地起舞,最后在我眼睛里成为了我整个世界。房子四周是暗色的,只有灯光聚焦下她的粉色上衣是那么抢眼,那挺起的一对乳房将上衣顶到了一种至高的顶点,站在稍远的灰暗空间里,偷偷注视着寒的乳房,那带有高光的顶点上,好像告诉我那里是两朵用心鼓出来的“桃花”,乳突让我早已神往。这让我想起来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小说《伊豆舞女》中所描绘的激动人心的一幕,寒的乳房啊,就像小说中“薰”的乳房一样,在月光下,它们闪闪发光。

那晚,我们俩平生第一次一起吃饭,我发现:我的心已悄然爱上了她。

时隔一年,寒更加美好,而那对乳房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寒和她的乳房,都是天赐的。我愿有一天,我和寒一起来凝视它们,关爱它们;同时得到,它对我们俩永生爱意的信任与呵护。



《抵达之谜》



    “ 假如女人们前来与我扮演情人的角色,你就站在门外边吧,而在我一直紧闭的门里边,我将足不出户。

你偶尔暗恋我吧,就像我偶尔暗恋你们;那里在往昔包含着所有的苦和乐。在今天是寓言,在未来将成为我和所有的我的共同灾难。”

                                     ———— 詹姆斯-塞美西斯(爱尔兰)



在爱情絮语里,我们一次又一次锻打着那一个字,那即将成为一句话的挤在我们中间的那一个字。它就永远在中间,牵着你的手,我的手。它似乎还是它,它又仿佛成为了另一个。

它很重,在一万个帕斯卡圆球中,它既是支点也是重心;好像女人的裙子和黑夜树丛里的珍珠,一片鱼肚似的白,在昏暗、霞光、和温暖里,如手帕包好的糖果;它在纯净里夺目光辉;在睡眠里下坠如玉,在失眠中上升如伞。

在所有孤独的道路上,雨滴是眼泪。一条时间的河正穿过你的腰身,在远方成为翅膀和海洋。它即将成为无处不在的光。

在别处,兰花静寂。微微听到蟋蟀的声音。小到不能再小,几乎成为它们自己的世界。

就在上面,在上面,你是一面旗帜。世界的中心中国式的红。仿佛你蹲在手帕上害羞了,几乎为爱喜极而泣而泪聚汪洋。

从一切回到你,从一座房子里再回到房子里,好像你移动了位置。在中国,在你我中间,水牵着圣经抵达彼岸,羊的形体从草地上升起;清澈注目着绿色。

明天还会有一个黑夜吗?有。永远都在你我中间,永远横亘在黑暗里面,世界的水果在大地上滚来滚去。于是,我们一起用沉默的方式倾谈水分的存在、流失和痕迹。我们又委婉的升起,在腰肢的触摸中,在乳房的迷失里,在眸子的井中;在一盏永生不灭的台灯上,在酒杯与嘴唇碰撞的细微回音里,我们的手,成为树。

……。


也夫

2008.2.8.下午

于“蚕茧”内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2-11 21:46
《大城小事》

1.樱儿

我从小对城市就没有什么概念,来北京后,曾经从东到西,从西到东的往来闲逛,也究竟不知道自己是在寻找什么。八年来,什么都有,什么也都没有。最后连曾经走街串巷的那个我的影子也看不见了,好像那些个我从来都不是我,都不属于我。然而我究竟又能是谁呢?意大利姑娘Erica后来和我说,北京是威尼斯的20倍,这让我着实吓了一跳。

01年春天,背着牛仔包在北京电影制片厂瞎溜达,一些和我状况相当的男女同志们,也都像无头苍蝇,钱没有地方挣,为了一盒米饭和一碗鸡蛋汤,就从城市的四面八方的角落聚拢而来。真是天可怜见,这些趾高气扬的同志们,感觉北京都是他们的,徒步在路上竟也是神清气满,步伐矫健;春初的沙尘凉风吹乱了他(她)们又脏又乱的长头发,而那些姑娘的胸部也险些成了一片沙漠,不断从他(她)们的裤腿或裙子里,散落下细沙;尽管这样,他(她)们还是彼此照应与倾心相谈的融洽。桃花盛开时分,就见这群人中小伙子给大姑娘折枝小桃花插于头上的。他(她)们正一起经历着人生最艰难困苦时期天赐的爱情;他(她)们痛并快乐的生活着。虽然这爱情并不会久远长持,但是瞬间的美好成为了他(她)们有关生命困苦记忆的永恒映照。那时,我背包里每天背着两本书,福克纳的《我弥留之际》和里尔克的诗集《杜伊诺哀歌》,车上车下,路旁树下都埋头苦读,最后竟暗自也产生了无尽的孤寂与悲意。

后来,我便转战到东直门地铁和北大未名湖畔,游击于我的“手帕诗歌”营生买卖了。我躺在未名湖畔的柳荫下,作着春天的美梦,任凭太阳轰暖我紧皱的眉头。那些学子们每每买回我的诗歌手稿便贴在宿舍床头的墙壁上。那些还不太会臭美的女学生也曾自拍照片送给我,因为在照片里的背景上,贴有我的诗歌手稿;那些女生们常告诉我在课堂上,她们也经常把我的诗歌手稿铺在桌面上,来回琢磨几番;我也算终于放心的下了,幸好她们不是拿着我的诗歌手稿如厕时当了手纸,或者在她们孤独的深夜手淫所用。有时,等他(她)们晚饭后,闲溜达于未名湖畔,就忍不住再买首我的诗歌插在书页里。当然也有不喜欢我的诗歌而只喜欢我的人的,他(们)们就请我去北大西门外河岸喝扎啤,互相吹牛一番握手而散。那时,流窜街头卖打口碟的姑娘樱儿,大概从来不读诗却每次买我最多的诗带回自己夜晚的小屋,也经常免费送我音乐碟片,后来常一起吃饭闲游于五道口和颐和园等,宛然不识生活愁滋味的青春情侣一对。我深深记忆着那时我们俩的生活,早晨每人两个鸡蛋灌饼,有时共同喝一杯豆浆,常常坐在马路旁木排椅上,让那杯豆浆在两只手之间来回传递着,两个人的嘴唇在那豆浆的吸管上留下了永恒的爱情印记。

和樱儿相识也许是命中注定的,全是天可怜见安排的。起初,01年3月25日,我去南湖渠老美院和诗人西川见面,第二天就去北大参加第十九界未名湖诗会。在半路上的公交车里,我旁边是一个空座位,所有人看我披着长发,衣冠不整,没有人肯挨着我去坐。后来,突然上来一个姑娘,她穿着灰色的呢子风衣,带着白色圆帽子,围巾也是洁白的;就坐到我身边,在听随身听。走了好长的路,我被她的美丽深深吸引而按捺不住,我就鼓了鼓勇气,从包里拿出灰皮日记本撕下一页,就给她写了一张小纸条,写完后放到她的双腿上,并递给了她那支水笔。纸条的内容是:“在现实生活中,你喜欢乌鸦还是喜欢孔雀?你喜欢鲜花还是更喜欢石头?”她便用修长细美的手指捻起那支水笔,分别在“孔雀”和“石头”上划了一个对号;递给我时用黑而闪亮的眼睛看着我的眼睛,并且带着诚恳而调皮的笑意。我们就这样来回递着小纸条,每次我都轻轻将小纸条放在她的双腿上。又过了几站的路程,到了一个站牌,她就下车了,是从前门下车的。下车时,她在那门口稳稳站了瞬间,扭头深深看着我,微笑了一下,轻轻将右手抬起到下巴的位置,和我摆了摆手,下车离去了。这期间,我们却没有向对方说一句话,我从车窗里看着她越走越远,直到混杂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消失了她的背影;这时,我才后悔忘了记下她的名字和联系方式了。可是怎么也没有想到,我和樱儿竟能再见面,竟还有一段特殊的好感情。

再后来,我和美丽的樱儿就搬在一起居住了。我们俩就常在北京郊外住处附近,那一片荒地与火车轨道上来回散步,来来去去不知走了多少回;我们在春天小雨中共同撑着一把伞;我们一起看着枯树枝变活,地上各种草儿渐渐变绿,火车道旁边的两株桃花鼓出花蕾直到绚烂的盛开。我们幻想着我们最初的爱情和计划着未来的婚姻,我们甚至想到未来房子阳台上的花与卧室大床上枕头的布料与颜色。甚至更想到我们未来的孩子在北京怎么上学的事,并为此事天真而单纯的大发过愁意。更有意思的是,我们为孩子起了无数个名字,总一起觉得这个不行那个也不行,不断为孩子琢磨一个个新名字。孩子还不知猴年马月才生下来,名字却起了一大堆。我们点孩子的名就像幼儿园里的老师每天点那些孩子的名。

可是后来,樱儿就永远的离我而去了。那是4月5日,我和樱儿一起坐公车穿过整个朝阳区、宣武区和丰台区,而到达房山区。因为路程远,双双也不知道在一路上睡了多少觉。我去一个石油公司应聘销售经理的职位,本来我要自己去的,可樱儿硬要陪我去,说也好在北京转转。在路上,她靠在我的肩膀上熟睡的时候,我就有一种感觉,在胡思乱想中好害怕樱儿假如永远不醒了,我们俩会是什么样子和局面。因为感到害怕就不敢再多想,随后转到看车窗外的风景上了。到房山后又转到一辆小公共汽车上,同行车上的约有二十几人。当行到一段与高速公路交叉的地方,那车子突然鬼使神差冲破护栏,又撞毁高速路上的护栏,往前一个360度腾空倒翻在一片低洼的荒地上了。它是为了躲从高速路上下来的一辆吉普车的。我的樱儿本是坐在最前排,靠我肩膀而睡着,瞬间,那车窗的碎玻璃全部砸在了樱儿的头脸上,车子倒翻时,而樱儿就一头载倒在狭窄的车门口又被甩出在车外的荒地上。等我从车窗钻出来后,紧抱着樱儿吓得哭喊时,而樱儿在我怀里只喊了两句:“---妈---,----妈----!”就断气了。我感到,樱儿满脸的血一下全部涌到了我的整个胸膛和大脑里面了;我瞬间全部崩溃了……。

事后,我去了樱儿的老家兰州两趟。每当翻过那大片寸草不生的戈壁滩,看着兰州市深陷在一条狭长的沿河绿带中,我就会忍不住幻想樱儿小少女时期生活甜蜜的样子,而看着兰州市四处半空中矗立的那些锈迹斑斑钢铁架构时,我内心里就不断产生强烈的酷冷与悲痛。去年八月份我去西藏拍片子,再次路过兰州时,看着昔情旧景,我在车厢里就再也忍不住的在沉默中放声地哭了。在那段路程里,我站在列车问口透过车窗往外凝视着,我的心完全的空掉了。

08年4月5日不久将要到来了,愿我的樱儿安息并以圣灵照看着也夫!那片春草野花依然是我们的。

……。



2.四月寓言。


为“樱儿”所写的第二篇文章及诗歌,由于尚未改好,故此暂不发布。


也夫
2008.2.10.晚
于“蚕茧”内
作者: 惠子    时间: 2008-2-21 16:10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3-11 23:24


2008年3月11日 “蚕茧计划”体验者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3-11 23:26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3-11 23:31


《蚕茧日记》

地上的草开始绿了,远远望去,柳树的树梢隐隐约约也萌发了绿意;离我的“蚕茧”六七十米开外的一排白杨树,鼓出了叶苞,,试想过不了多久,成群的嫩叶就会形成浅浅的树荫,地上布满阳光的随影,像豹子满身的钱花一般。那个树上唯一的鸟巢也会被深深掩藏在一片树叶里面了。

从昨天我“蚕茧”里的小躺椅坏掉了,没有办法,我心突发奇想,便把椅子拆掉,用那弧形的椅子板面串上绳子,作成了一个秋千;这下可好,每天可以在“蚕茧”里荡秋千了。

以前没发现秋千的诗意又浪漫的好处,又一种神仙般的极度悠闲全藏在荡秋千的快感里了。但不知为什么,荡着秋千那般自在,可越荡越觉得有点孤独和忧伤,也不知它们是从哪里来的?我心想,有个心爱的人陪我一起荡秋千该有好啊。后来发现,越孤独越忧伤,就越想去荡那秋千,荡完不一会儿还想去荡;后来干脆一难受,不管三七二十一,只选择荡秋千,一直荡个没完没了。

一荡秋千,我就开始想她了。想的心里空空荡荡的。好像我们俩离得更远了,好像我们俩都消失了,也不知是谁先消失的。

尽管这样,我还是每天独自荡着秋千。直到内心极度平静,直到我想回到小房子里,我就真的回到小房子里了。

我觉得自己越来越小,像颗小豆子似的。也像个小蜗牛,独自蜷缩在自己的壳里面。

这个春天,整个世界只有我和我自己独处了。哪里还可以让我看见一只翩翩起舞的蝴蝶呢?向我飞来,哪怕仅仅是从我这里路过。

这个春天,她藏到哪里去了呢?比我还自私的远远地藏着。让人深深知道杳无音信的滋味。

(明天让大家看看我亲手作的空中秋千。)


也夫
2008.3.9.傍晚
于“蚕茧”里
作者: yiren    时间: 2008-3-11 23:34


也夫的秋千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www.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