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左克:借阅历史与火力探班
[打印本页]
作者:
黟人
时间:
2009-2-18 21:28
标题:
左克:借阅历史与火力探班
历史所愿意呈现给今天我们的,无非是一种伪存在,一种后验之后的怪诞和义愤填膺,一种被“解读”和“涂抹”过后的甜蜜姿态。这浩瀚如烟险象环生的现行历史文本中,无非是“英雄”与“小人”斗战舞台的脸谱化呈现。
老去的历史的尊贵戏剧舞台上,音容俨然未散,却也朱漆斑驳、蛛网飘扬。历史的真相却宿命般从始至终都被人类的需要解读成需要的样子,这似乎暴露出某种原罪特征。
不可否定的是,当下的必然将必然是最鲜活的历史和最本质的真相。
这“当下”的、比戏剧更具戏剧结构的各类型生动众生与万相,在狗仔队发达的今天,以“新闻”的方式爆炸性揭幕,历史提供的英雄文本模式在今天幻化成“偶像”与“明星”的新式文本重装登场,五彩斑斓。发现“明星”与“英雄”的速度比明星与英雄本身更让人热血沸腾。“明星”与“英雄”们在新闻的生产流水线上鱼跃推出,又迅速消费以及消解。在这消费与消解的过程中,芸芸众生们获得快感和梦境,新闻幕后的老板们获得金钱和利益。而更加激发人神经兴奋的,是这些消费时代的“英雄”和“偶像”们又在新闻围猎的枪口下纷纷落马,四处逃窜。一场伟大的消费主义英雄演义正热气腾腾地端上人类历史的高科技簇新舞台,所有众生都是“去中心”化的在场者和表演者,甚至围猎者。
万劫以来,众生们从没有获得过如此的狂欢,乱哄哄站在全面占领的历史舞台上尽情撒欢。
这舞台原本安保森严,装饰奢华,纯正皇家血统,且只被允许上演“英雄斗小人”的样板戏。但在“去伟大主义”的今天,这高贵的舞台终于在民主的旗帜感召下,与新闻媒体合谋,全面搞活经济,提供物质与众生个体戏虐精神的路演。这是立体风格的试验型大戏,没有观看角度也具有任意观看的角度,舞台只是一种新式道具,新闻媒介作为最初号召者的海报,一不小心就暴露了幕后者的狐狸尾巴(比如CNN们的撒谎与撒泼),这论证了这出立体风格大戏的结论——谁也别想成为幕后者!都给我出来!
在偶像落草、新闻撒谎的时代大戏脚本里,什么才是展示真相的神圣照妖镜,什么才能象征真正的真相精神?
其实这一切看似纷杂的迷津已然纯净,“所谓众生者,即非众生”,所谓真相者,也非真相。终极的、究竟的真相其实无相无不相。
76年生人的画者曾刚在他人的眼中,无非是一个70后愤青——很时髦的一个绰号。70后作为“即不承上也无法启下”的,却又是思潮汹涌的“历经”者的特殊一代,即具有稀薄的时代颜色记忆也历尽时代变革过程中的各种躁动与不安的纠缠。曾刚对历史的自由借阅也正来自这半透明的、恰好逃避了重大历史伤痕的“似曾在场”的力量。这将是一种个体灵魂无束缚的自由穿梭过程,即有别于60后的“苦大仇深”,也有别于80后的“浅显薄透”。这特殊的代性特征在曾刚的架上绘画中充分表露出来,将必然获得历史学意义上的价值。
看到曾刚新近推出的《英雄所见》系列的时候,我们将猛然发现他不可替代地要成为一个个性鲜明的时代摹写者和调戏分子,即没有慈悲软语地发菩提心,也没有如金刚护法显愤怒相,完全一副真真假假亦正亦邪的游戏模样。但正是这充满异样情调的游戏般的姿态,完全有别于龇牙咧嘴地强作大肚弥勒状或者眼含热泪地作受害控诉“祥林嫂”式的空洞与苍白。这似乎离真相更加接近,离这万象世界的存在本源更加接近。
在《英雄所见》系列中,即成事实的历史英雄人物们穿越时空,进入当下火力凶猛的立体大戏的现场。这些因借阅出场的英雄们的形象依然高大,甚或硕大。而众生的五毒轮回之所相比这些高大甚或硕大的英雄形象,表现出极度渺小。在这人人都可以是“英雄”的年代,人人都可以出名的多媒体时代,这样的渺小也正暗喻着其实人人都是小人,人人都在幕后人人都是二皮脸。
曾刚让历史英雄们以一贯的言词作风莅临当下的立体戏场,而这些英雄被脸谱化的作风形象和话语,却在当下产生极度的不适应和不协调,历史英雄们在这样的时代环境下活灵活现的“入世”表情,透出了英雄们的原有智慧,而表情又与脸谱化的话语与作风错位,让这样的莅临及火力对抗彻底变为娱乐记者式的片场探班——一种双向参与的、互为价值的集体游戏。
历史英雄们参与到当下众生的剧情中来,消解了历史的必然和历史的去者身份,把人人都是主角的时代大戏推延到历史的任意角落,在时间与空间的交错中,让当下一切喜怒哀乐、伟大渺小、义正词言或者嬉皮笑脸,瞬间就遁入历史的雍容皮草之下,现出“宠物”的猥琐原形。
这也是一种牛奶加中药式的搅拌过程,这些去者从而在这样的搅拌过程中灵魂附体、影显当下,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主角参与到轰轰烈烈的消费主义大潮中来,被迫面对金钱与肉体的诱惑。那些无法言说的原罪能量在物欲横流的戏剧现场将遭遇怎样的悸动与慌乱?
曾刚的这一对历史的借阅手法,完全有别于愤青式的所谓“僭越”以及揭露,在当下,一切的所谓愤怒地揭露都只是小人企图,告密者角色。这人人都是英雄的时代,任何喷唾沫的批判与揭露都是老派幕后式的小人行径,这是一个没有幕后又人人都在幕后的立体戏剧现场,这些愤怒企图在现场幼稚而拙劣,虽然一副大义灭亲的古典英雄嘴脸,但实在无法掩盖那些“起心动念”的内心打算。
英雄们并没有在曾刚的画笔上被杀掉。相反,正是曾刚让这些英雄们在当下立体大戏的狂欢下即将朽去的时刻还魂登场,让这些英雄们自我捍卫了作为英雄的面目。这不是哈姆雷特那被迫死去的父亲灵魂的凄惨宣告,而是一种东方智慧式的亲自参与和倾情表演。正是这样的表演和参与,让真相最终成为真相。曾刚的叙述语言甚至在某种层面上借助了新闻的叙述法则(任何英雄的任何方式莅临任何现场,在当下都将被制作成新闻,而活生生的参与画面正是新闻式的决定性瞬间),以及舞台化的叙述手段(其实在画面中,立体时代大戏的现场与其说被描绘成舞台,到不如说被描绘成堆满玩具的脏乱桌面)。历史英雄们对当下的莅临,一方面作为新闻的参与者和制造者的角色,一方面,又是“新闻”的消解者和批判者,甚至还智慧般地入乡随俗地动用了当下人的语境和言辞式样,用一种戏虐般的“开火”方式完成了英雄作为英雄的存在与“浴火”重生。
这正是“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的伟大的东方智慧。所有被符号化的所谓真相,在当下画者曾刚的笔下,成为被调戏的对象。这样的话语策略,对整个当下社会生态与现实都形成一种复调的调戏,一种后解构主义的戏弄与嘲讽。但这不是针对历史的,而是借助历史对当下的调戏。这样的调戏其实也没有什么丑化与颠覆的思想源头,而是一种对众生苦难的深刻同情与对英雄的另类缅怀。这极符合曾刚的年代身份。历史将证明这一切。
è è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www.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