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843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青年书法十家许雄志卷|刘彦湖]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4-2-6 12:58: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著名青年书法十家精品集-许雄志卷》序
□刘彦湖

中原书印坛,才俊如云,旧雨新知与余相往还者亦颇不少,其中交最久、知最深、志趣最协洽者为少孺许
兄雄志。忆己巳杪子萍游汴郑,与雄志一面而成倾盖之故,及访龙门造像、开林古刻、铁门唐志与夫故都
西安,皆雄志兄为之接引胜缘,开方便之门,使厥游称壮、眼欲为饱,此後十余年问,数谋其面,每见必
谈,每谈甚欢、兄於古印旧碑之学甚是博洽,见闻既广,新见叠出,启我多多矣。此间又数通音问,其
书恒於简尾缀以「心驰神往』四字,余初不知为其手札惯用伎俩,每於冰封雪盖之地,寂寥抱冬之时,夜
寒灯昏读此四字,心田为之一熟。
雄志兄初以印人名,回视五百年印学流派之发展,印人例工於书,则印人雄志亦莫能外。自碑学繁昌以至
於今,大印人若邓完伯、趟悲庵、吴昌硕、齐白石辈亦允称书坛大家手笔,可知工印与工书息息相通,大
有因缘也。有因缘也。
印人之书,概而言之,有三端焉。 一日古,二日构申述之:日整;请试其一,印人必工篆,印学中所谓篆
法、刀法、章法者,篆法实居其先。古人云:「不究心於篆而丁意於刀,谬矣。」又云:「学不宗经,是
为俗学;书不习篆,是为俗书…」是故於印於书,篆学皆为本根,本立而道生。旧学信奉探本求源,从上
做下,即此意也。碑学之兴,其初因或缘於帖学梨枣之壤而求权变,其结果则是跳脱出姿媚樊篱而获古法
。古法者何?日篆籀之法也。「大小二篆生八分」,衍而为八分隶法,若更合以羲献新法,则书法之法始
备,书学传统始完、唐人之後,世为羲之老子所圃,古法渐失,不能振拔,则帖学无关乎梨枣,必至末途
穷路可想见矣。三法中篆籀之法为之祖,『领略古法生新奇』,於印人之书足以徵之。其二,印人之所为
作也,或势脉相寻、周流回环,或翕辟开合、腾挪倚让,『当门去棘,向牖栽花」,活计万象,尽皆起於
方寸之间。切分空间於厘黍,雕琢形画於毫发,负阴抱阳,黑白相生,或断处还连以固其形,或连处犹断
以畅其气;故印人之书,敏於分割,精於塑造,此於古谓之善结构,於今谓之讲构成,有形无形,形优形
劣,此中消息微茫,晚近之书非参透印人若趟悲庵、吴缶庐辈不易解此。其三,印人所作,方寸而成气象
,不特结构谨严而已,其尤为可贵者在於以小观大,小中见大。古人论印日:一印之成必如大匠之构屋,
或如名将之布阵,皆言必胸怀全局始成章法矣。分疆辟理,纵横有象,分问布势,对比平衡、有撑柱若文
有健笔,有干旋若诗有丽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得其环中,超以象外。启承转合,完满自足,而後成
一段境界也。
印人雄志之书亦兼此三端无疑、许兄之书,以予所见尚有二事须於此处表出:兄诸体并能而尤擅场於隶,
兄之隶,非汉隶,乃先秦古隶也。古隶者何?日先秦简牍是也。简牍之学可以超金石而言笔墨矣。故其书
简古中透真率,拙拗中见机巧,此其只眼独具、善於取法处、先秦之书,大可取径,惟文字关是其障,雄
志乃破其关障而优游於三代者也。风格之成端在取法,又在取材,以初具之风格,择易於表现之题材,
则题材於风格之完善与拓展,居功至伟,雄志乃善择题材以炼风格者。近年其书其印颇有所谓现代构成之
象。其所作多三角形之构成,於是其择字若「幽」若「断」若「人」字头若「其」字脚,层见叠出。此颇
类彼吟出「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张先,惯炼「影」字,号为「张三影」。雄志惯炼“幽”字,予戏之日“
许三幽”可乎?风格之论,本著眼格局气象,不知格局气象实从炼字炼句中来也。雄志善炼字,故其风格
之成也结实。漫书,不知搔列痛痒处否耶?略一踯蹰间故其风格之成。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9-15 16:43 , Processed in 0.115742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