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03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遗产]九寨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2-16 13:33: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九寨沟位于四川西北部,南坪县境内。昔日,九寨沟隐藏在崇山峻岭之中,交通不便,只有马道和山间小路,九个藏族村寨坐落在这片高山湖泊群中,因此而得名九寨沟。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东南斜面向四川盆地的过渡地带和眠山山脉南段尕尔纳峰北麓,是长江水系嘉陵江源头的一条支沟。风景区范围为东经103°46’~104°4’,北纬32°54’~33°19’,面积720平方千米,外围保护地带600平方千米。主沟呈“Y”字形,由树正、日则、则查洼三条沟组成,总长50余千米。则查洼沟尽端是长湖,日则沟尽端是草湖,两沟由南向北在诺日朗合为树正沟,两沟尽端湖泊至树正沟口高差1000余米,其间有呈梯级分布的大小湖泊114个,湖泊之间有17个瀑布群,11段激流,5处钙华滩流,相串相联,形成以高山湖泊群和瀑布群以及钙华滩流为特色,集湖、瀑、滩、流、雪峰、森林、藏族风情为一体,体现原始美、自然美、野趣美的风景名胜区。
    九寨沟属温带季风气候,地处我国北亚热带秦巴湿润区和青藏高原波密—川西温湿区的过渡地带,气候特点是晴天多,云雾少,夏日凉爽,冬无烈风,是旅游、观光、度假之佳境。
    由于高差悬殊、气候多样、山水相映,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种类繁多,现有天然森
林近3万公顷,高等植物2576种,低等植物400余种。植物区系很有特色,有白至纪末、第三纪初的子遗植物,如独叶草、星叶草、箭竹等。湖泊众多,植被多样,生态系统完整,为各种野生动物栖居繁衍提供了良好的条件。据调查,现有脊椎动物170种、鸟类141种,属国家一类保护的有3种、二类保护4种、三类保护10种。
    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审定九寨沟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2年12月,九
寨沟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为自然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奇特的水体景观  
九寨沟以高原钙华湖群、钙华瀑群和钙华滩流等水景为主体的奇特风貌(表1),其水景规模之巨,景型之多,数量之众,形态之美,表局之精和环境之佳等指标综合鉴定,位居中国风景名胜区水景之冠。
    优美的综合环境  九寨沟以明朗的高原风光为基调,融翠湖、叠瀑、秋林、雪峰于一体。
号称“人间仙境”  九寨沟历来被当地藏民视为“神山圣水”。沟内山、水、林、石均为藏民所崇拜和保护的对象。风景名胜区对外开放后,东方人称九寨沟为“人间仙境”,西方人把它誉为“童话世界”。
    类型多样的地貌景观  九寨沟地处青藏高原向四川盆地过渡地带,地质背景复杂,碳酸盐分布广泛,褶皱断裂发育,新构造运动强烈,地壳抬升幅度大,多种营力交错复合,造就了多种多样的地貌,发育了大规模喀斯特作用的钙华沉积,以植物喀斯特钙华沉积为主导,形成九寨沟艳丽典雅的群湖,奔泻湍急的溪流,飞珠溅玉的瀑群,古穆幽深的林莽,连绵起伏的雪峰,这些地貌景观的和谐组合,构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名胜区。
    保存完好的冰川遗迹  九寨沟角峰睁嵘,刃脊璀嵬,冰斗、U字谷十分典型,悬谷、槽谷独具风韵。槽谷伸至海拔2800米的地方。谷地古冰川侧磕、终债垄发育,成为我国第四纪冰川保存良好的地方之一。
    生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库
    ●九寨沟为多种自然要素交汇地区,山地切割较深,高差悬殊,植物垂直带谱明显,植物资源丰富,有高等植物2576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24种;低等植物400余种,其中藻类植
物212种,首次在九寨沟发现的藻类达40余种(表3)。植被类型多样,隐藏着不同气候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植物区系成分十分丰富,几乎包括了所有大的世界分区。许多古老、子遗植物保存良好,单型属、少型属分别占植物总数的3.3%及13.73%。形态上原始的领春木、连香树、金连花、独叶草等对于研究植物系统演化及植物区系的演变均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九寨沟野生珍稀动物资源共有17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牛羚、金丝猴等;二类保护动物有毛冠鹿、白唇鹿、小熊猫、猕猴、林爵、红腹角雉、绿尾红雉、大天鹅等;三类保护动物有鬃羚、斑羚、碉羊、蓝马鸡、血雉等。

   て 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27 02:14 , Processed in 0.13087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