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5561|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张朝晖:苏新平新作观感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3-5 10:52: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中国启示录——苏新平新作观感

文/张朝晖
    面对众多的层出不穷难解难分的诸多社会问题,“谁让你不幸出生在中国?”成为2006年畅销在网络空间里的无可奈何而又铿锵有力的诘问。作为生活在时至今日仍然充满巨大制度缺陷的大陆的普通中国人,其生活充满了艰辛,焦虑,愤懑,不公正和被歧视。然而,作为艺术家生活在现在的中国则成为时代的幸运儿,这并非因为他们的作品可能在市场上买个高价,而是因为部分艺术家作为敏感而有良知并充满道义责任的知识分子,他们用自己的艺术记录了这个时代的生活图景和精神世界,并在某种意义上,向整个社会提出严峻的危机性问题。常言道“国家不幸诗人幸”,苏新平就是这样一位头脑不断受到社会现实的轰击,同时保持清醒而警觉的头脑并严肃思考中国人整体命运的艺术家。
    经过二十多年的感情体验与丰富人生经验的积累,一直创作勤奋的苏新平在最近两年进入了他艺术发展的新阶段。尤其是油画作品《干杯系列》和《风景系列》,集中展现了艺术家中年时期突出的艺术才华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观看他的作品,你可以感受到如同火山爆发般的能量释放。而这个时期恰好也是处在中国社会发展的敏感而关键的十字路口。
    《干杯系列》油画作品在图式上延续了他九十年代的同名系列版画的风格。 原来的版画包含着丰富的社会隐喻和艺术家个人的强烈感受,是对中国特有的当代政治心理,饮食文化,社交习俗的视觉提炼。新的油画系列作品不仅延续了原有的内涵,同时拓展了表现的空间并强化了表现力度。人物造型更加简练与概括,笔触大胆而奔放,从而显得更为单纯。版画《干杯系列》中的人物由温文尔雅的政府管理人员,公司职员的聚餐畅饮时的叙事性特征,在油画中转变为抽象的符号性和象征性意味。画面上的中年人往往赤裸上身,无情岁月已经将他们的身体变为略显臃肿而愚钝而充满欲望的肉皮囊。他们在火焰,尘埃,与废气交织的气氛中,呈现出躁动,焦虑而兴奋的情绪。在这样的情境中,他们如同一个个木偶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所支配。他们只是作为欲望的符号,沉湎于难以自拔的状态中。在这个系列作品中,艺术家将人物的社会学面具彻底地撕下,呈现出一个赤裸裸地沉溺于世纪末的欲望之海的行尸走肉。以巨大的画幅表现这样的图景,显示了苏新平所感受到的内心深处沉重的焦虑并传达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强烈责任感和人文意识。当生活失去方向,人生走向迷茫,社会环境不再健康,纵情的宴饮狂欢似乎填补了时间的空白,很明显,这是在人文精神缺失而物质主义癫狂的社会环境中,部分中国人心理状态的真实写照。
   《风景系列》在内容上也与他早期的《草原系列》有密切的关联。在画面上,原来辽阔的肥美的大草原和清澈洁净的天穹转化为贫瘠而荒芜的土地,以及被发展主义的工业化所污染的阴霾闭日的天空。无数的烟囱代替了森林和树木,工厂和城市以及高速公路成为废气和环境污染的源头,也成为经济发展提高GPD的符号,以及衡量各级官员政绩的硬指标和制度合法性的保护伞。原来的家园被毁灭,还有个孤独的知识分子样的人在彷徨,徘徊,奔跑,观望,一种置身其中,而又超然物外的情绪被强调出来。这个知识分子可能是艺术家思想的化身,似乎承载了难以摆脱的宿命,又无可奈何地成为一个试图成为思想者并拒绝沦为犬儒主义者的旁观者。这仿佛是一代人文知识分子的灵魂肖像。在发展主义成为主导话语,社会良知受到钳制的环境中,知识分子只能以超然物外的心态来审视一个个急剧变化而又混乱无序的社会奇观。与其说苏新平的画面展现的是真实的风景,不如说是个人感受的谮语式的心灵景观。当这样的景观可以与更多的人分享和交流,并引起共鸣的话,便转化为一种现实性的客观存在。
   象征主义的隐喻是苏新平艺术创作的一贯手法。这样的手法在80年代新潮美术运动时期开始兴起,在九十年代初期的政治波谱和讽刺现实主义中达到高峰,并转化为强烈的社会批判。从他早期的有关草原主题作品中的白马,到九十年代的《欲望之海》系列中行走和漂浮中的男人以及《世纪之塔》中一群奔跑的人,再到《表情》系列中知识分子那尴尬的表情和困顿的眼神,都展示了作者明显的象征主义艺术倾向,尽管手法上也使用了写实主义的叙事性内容。原来的作品主要的展示是在社会变动的时期,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冲突以及由此而引起的复杂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对人性的扭曲和压抑。而在他最新创作的巨幅油画《干杯》和《风景》系列中,则表现了人作为一个整体与客观世界的关系,人类作为充满欲望与巨大改造世界的能力的一个生命种群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这在十三亿中国人走向现代化的经济发展过程中,这个世界能够提供多少能源来满足发展的欲望?这个世界能够有多大的忍耐力来承受和消化污染所造成的危害与危险?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个工厂以价廉的原材料和低微的劳动力成本为全世界提供了各种价廉的产品,却将污染留在中国,这样饮鸩止渴式的发展已经日益显露巨大的环境与社会危机。如何解决这些严峻而迫切的问题,不在艺术家的工作范围之内,但作为一位严肃的思考型艺术家,苏新平以他具有震撼力的作品为整个社会拉响了警钟。
   苏新平的新作品《风景系列》和《干杯系列》是这个时代启示录性质的视觉诗篇,是当代中国的警世箴言。
    我曾经在多篇文章中表示,生于六十年代的人是幸运的,文革的动荡是他们孩童时代的记忆,改革开放的八十年代的轰轰烈烈社会动荡是他们的青少年时代的壮怀激烈的社会土壤,九十年代以来的经济大潮伴随着他们的精神的困顿与焦虑,而新世纪以来的国际化浪潮与日益凸现的社会问题与危机使人到中年的他们在寻找着新的超越。所以四十年的历程是一部他们精神发展的历史。很显然,苏新平的艺术发展很典型的反映了这一代人的精神历程,无论他早期的“草原主题”,还是“欲望之海”系列”和“干杯系列”,以及《肖像系列》和《风景系列》都贯穿了一个思想者对现实,历史,与艺术的思考。而且也反映这这段短暂的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这个逻辑以艺术家的经历和感受连缀起二十多年的社会进程。
    苏新平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教师,学院的高墙并没有成为束缚他艺术自由的屏障,他思维的触角一直感受着更广泛的社会生活。他象从一只草原飞来的雄鹰,其犀利的目光可以捕捉到任何风吹草动的细节。对于热爱生活与艺术,以及渴望了解中国的人来说,他的作品打开了一个真实的窗口。
    在最近两年的当代艺术创作中,中年艺术家们以历史见证人的身份完成了史诗般的作品,例如刘小东的《三峡大移民》,徐晓燕的《望京》以及苏新平的《风景系列》。显示了这代艺术家的成熟和表达自己的渴望。虽然现实世界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矛盾,无奈,尴尬和焦虑,人们应该承认中国正处在一个伟大的转折时代,是一个将人类历史与文化的碎片重叠并压缩在一起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变数而且失去方向的时代。当世界发展的重心和被关注的聚光灯转向中国的时候,杰出的中国艺术家正在做出有力的回应。
2007年春节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匿名  发表于 2008-7-21 10:28:31
我毫不犹豫地把楼主的这个帖子收藏了 欢迎光临艺术部落!

  3 3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9-5 20:52 , Processed in 0.113468 second(s), 20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