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071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尧小锋:市场进入“后金融危机”阶段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4 16:50: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最近两则有关拍卖的“丑闻”看后让人深思,一则是“吴冠中画作赝品拍卖案”, 12月15日在北京一中院一审宣判,花230万巨款购买作品的苏敏罗女士,其多项诉讼请求全部被驳回,理由是翰海公司在本次拍卖交易中就诉争拍品的真伪瑕疵作出了免责声明。也就是说卖赝品的胜诉了。第二则是以“100%成交率”、“天价估值”等美好承诺将国内300余名收藏爱好者的2500余件藏品汇聚一堂。可两日的拍卖会结束,却未有买家出手,前些日众买家围堵拍卖现场。该事件实质是虚高估价套取高额宣传费。前一则新闻,让我想起了数年前,一个拍卖会上卖吴冠中的假画,吴冠中奋起诉讼,耗费多时,最终胜诉。而这次审理却出现相反的结果,不能不让人拷问依据《拍卖法》所作出"真伪瑕疵作出的免责声明"为拍卖公司公开卖假提供护身符的法理是否可行。第二则荒唐的新闻,实际上也是那条法理庇护下的结果,在真假不用负责任的情况下,不用为征集好的拍品耗神费力只把拍品哄来就可赚取宣传费、资料费等等,这成了不少小拍卖公司之所以能生存的不二法门。靠钻政策漏洞当然不是长久之际,比拼实力才能成就百年品牌。
  这从第二阶段的秋季大拍便能充分感受出来,在此阶段的系列拍卖中,大中拍卖公司较量的是在优良拍品的性价比。一个细节或许体现这些公司的良苦用心,在拍卖前,几家公司都不约而同地当众宣布,撤销小部分拍品上拍,没有告诉任何缘由。事后从一拍卖公司老总得知,是因为在预展期间,相关行业人士对这些拍品提出了异议。当我问这位老总你这样突然宣布撤销已经签好委托协议的拍品,是否会得罪卖家时,进而失去一些卖家资源时。他说,这当然事前会跟卖家进行沟通,可能会让卖家不理解,但为了买方利益和公司品牌,这样做是恰当的。由于这种精益求精的态度,所以这些公司的专场尤其是那些拍品质量引人入胜的专场无论是预展还是拍卖都显得门庭若市;一些中小拍卖公司只要拍品好,同样能获得人们的青睐,而一踏进不少小公司的预展现场,不堪入目,其人气和成交就可想而知了。难怪不少买家说,只要东西好,什么都不说。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一些专场的成交额并没有因为金融危机而受到很大影响,或许这些专场正暗合了“后金融危机阶段”的生存策略。
  从去年就开始叫嚣的金融危机,今年下半年逐步在中国显山露水。艺术行业下半年谈得最多莫过于这个词,探讨其影响、寻求生存策略,人们普遍处在危机前后的过渡心态和观望时期。转眼半年快过去了,危机对艺术品市场的各方面影响都充分的暴露出来了,金融危机以一个固定的词汇已经深入到了艺术行业的各个角落并且还在不断蔓延,进入了“后金融危机”时期,如何最小化地规避这个时期的影响或是如何在这个时期寻找新的生存机会和商机,怎样在金融危机带来的大洗牌中崭露头角,都是这个时期所需要的新思路。前些天,一个画廊将原来在草场地、索家村的几家分支画廊都关张了,迁到了798,当我问到798租金那么高,最近又闹出物业纠纷,为什么要在这个时期搬过去时,画廊负责人告诉我说,这个时期到798是个非常好的机遇,一来别人迁出了,场地选择余地大了;二来我们强势在这个时期进入,也能逆市塑造我们的品牌。最近,受当代艺术市场大缩水的影响,当代艺术家的活动包括个展少了许多。而黄钢首次北京个展却高调举办,展览当天吸引来自马来西亚、台湾、香港、上海等地数百人士前来观摩。谈道逆市举办个展时,黄钢说,展览的作品基本都是借来的,跟市场没有关系,展览的目的是体现学术性。不问市场风向,也是一个成功艺术家在这个时期的应对之策。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9-24 08:27 , Processed in 0.10825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