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974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手机:一种新媒体]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6-17 23:18: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手机:一种新媒体

·手机的发展将会在未来许多方面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
  ·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手机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主要信息终端,它对应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
  ·随着手机媒体信息发布能力的提高,报纸最终将会变成类似于“通讯社”的东西,将自己的新闻卖给手机内容提供商
  ·将来手机若能提供更大的屏幕和更高的视频质量,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走向可能是相同的
  ·手机传播的过度扩张正在侵害人与人之间的传统联系,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引人深思
  “在今天,钱包可以丢,但丢了手机,你的生活就好像真的被改变了。”一位大学教授这样风趣地说。而这一点,大概许多人都感同身受。手机这个小巧、移动、随身的通讯工具,已经让社会的传播方式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巨大的改变。5月26日下午,来自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著名教授、媒体精英和通信业界人士共聚一堂,就“手机改变生活”这一命题展开了一次生动而又深刻的座谈。
  手机,带着体温的媒体
  “带着体温的媒体”———主办方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陈刚教授在主题发言中,用这样一个形象而富有深意的比喻来解读手机媒体。他说,手机这种现象对传播领域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在诸多媒体中,它是唯一一种“带着体温的媒体”。看电视的人虽然多,但没有人会把电视抱在胸前,握在手里的手机,却几乎是身体的一部分。因此,它与我们的关系和对我们的影响力,跟其他媒体是不一样的。陈教授肯定地说,手机的发展,将会在未来许多方面影响文化产业的发展。
  短信文学、段子文化、非典期间的谣言传播……这些现象都曾引起过传播学者的注意,手机早已从一个单纯的通讯工具,演变成了一个具有强大信息传播功能的综合性媒体。因为带着体温,它又对人际传播甚至是人内传播都能产生影响:它本身是一种与人际传播息息相关的联系工具,同时又是一种保存个人记忆的工具。通话记录、记事本、短信存储……这些都使得手机成为一个更个性化的媒体,阅读它也能唤起更为真挚的内心联想。
  新的媒体竞争力
  网络媒体的出现创造了新的内容规则,这一点如今已是有目共睹。新闻不再受限于版面篇幅、频道资源、时段限制,内容可以多而全,可以超链接,可以多媒体、跨时空。那么,手机传媒的发展对现有传媒格局会有何影响呢?
  国内科技资讯门户网站CNET的执行主编高飞认为,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相比有很多类似的地方,都可以承载文字和图片,可以提供流媒体,提供声音,还可以向电视一样提供视频。二者相比,网络媒体的界面更友好,更舒服,很难想象在手机上浏览两千字的新闻。手机的移动性更强,将来手机若能提供更大的屏幕和更高的视频质量,手机媒体和互联网媒体的走向可能是相同的。
  那么已经和网络媒体搏斗过一回的传统媒体,面对手机媒体的发展又会有何变化?《京华时报》的新闻中心主任张锐说,随着手机媒体信息发布能力的提高,报纸最终将会变成类似于“通讯社”的东西,将自己的新闻卖给手机内容提供商。他还提到《京华时报》正在筹划给订户免费发送《京华时报》手机版。这一构想实际上是对手机媒体的充分肯定———一个用户绝对值极大的媒体、一种集资讯和通讯于一身的工具、一个到达率极高的广告媒体、一种兼具大众传播和分众传播特点的传播方式,对准入门槛低、权威性高、历史悠久的纸媒体而言,实际上是一种比网络媒体更为有利的补充方式。
  当手机不再是手机
  许多人都还清楚地记得电影《手机》的海报上,把手机画成了一个“手雷”。五花八门的手机功能使通讯工具变得不那么平庸,但也给人们带来了一些困惑。
  摩托罗拉市场营销总监郑立群女士说,的确有一类来自消费者的观点,是希望能买到还手机以通讯工具本色的、功能简单的手机,对此摩托罗拉也会考虑制定更有针对性的方案。然而身为手机制造商的他们也发现,手机功能本身也反过来在改变着人们的使用习惯。比如以前白领们桌前的日程表,今天就可能被手机中的日程表取代。
  手机设计一方面充分考虑着消费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和引导消费者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手机制造商也是手机内容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是“手机改变生活”这个传播关系中基础且重要的元素。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熊澄宇提到自己在国外考察时,在和厂商的交流中听到将手机定位于“成人玩具”这样一个新颖的观点。作为一个充满现代感的玩具,手机慰藉了许多现代人的心。既有手机本身带着的广播、MP3、摄像、录音、录影等各种功能,也有网络提供商支持的彩信、彩铃、梦网、聊天等各种服务,这些元素构建出了一张充满乐趣的网,让寂寞的人们随时随地都可以找到玩耍的对象。但同时,这样的虚拟世界也暗暗抹煞着人们之间的感情,手机传播的过度扩张正在侵害人与人之间的传统联系,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引人深思。
  永远不会冷却的短信?
  有“中国第一短信写手”之称的戴鹏飞援引陈刚教授“带着体温的媒体”的说法来讲述他对“手机改变生活”的理解:“我们残余的纯真,总能通过这种带着体温的工具传达”,因此,“手机让你心中一动”。
  中国移动全球通市场经理刘立丰认为,戴鹏飞的成功既与其优秀的个人能力有关,也与手机短信庞大的受众有关。正是有这些数目巨大的读者,他那些文采飞扬而又极具创意的短信才能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他本人也才能获得如此高的知名度。
  刘立丰说,短信业务的火爆,是因为首先它满足了受众一对一传输信息的需求,其次它的编辑和发送都非常简单,容易掌握;再次它的收费相当明晰,这些都导致了短信一经诞生,手机制造商、移动运营商和内容提供商便迅速且自然地,以消费者为中心整合为一个平台,从而创造出了巨大的经济利益。
  彩信的发展丰富了手机短信的表现形式,正如今天的人们更喜欢阅读图文书一样。但它受到的应用瓶颈也比普通短信多一些。尽管如此,经营彩信业务的空中传媒始终认为,能够传递丰富资讯、更具真实性、现场感的彩信,将会是未来手机资讯传播的主要形式。
  手机是一种生活态度
  熊澄宇教授对“手机改变生活”这个主题作出了深刻的阐释。他认为,手机不但是一种媒体现象,而且还是一种经济现象、生活态度和文化行为。经济现象自不必多说,而当一个人习惯于手机带来的便捷而无法摆脱时,这就是一种生活态度,当这种生活态度为一个群体具有以后,那么就升级为一种文化现象了。
  熊教授说,那些以工作为中心的人,电脑也许最可能成为他们的信息终端;以家庭为中心的,电视也许最可能成为其信息终端;而那些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手机就有可能成为他们的主要信息终端,也就是说,手机对应的是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但这种简单的归类也正在被媒体的整合所打破。所谓媒体的整合不仅仅是功能上的整合,更是一种物质形态上的整合,现在电脑的手机化,手机的电脑化正成为一种趋势,也许最终有一天,各种媒体之间的界限将会不再那么泾渭分明。
  手机对应的以个人为中心的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正呈现一种渐渐扩散的趋势。在这种悄然无声的扩张中,手机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手机媒体有着承认差异,尊重个性的优点,这将是其发展的优势所在。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3 22:37 , Processed in 0.1021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