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10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当代的抽象:生命寻找形式--与周国平先生商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4 23:03: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当代的抽象:生命寻找形式--与周国平先生商榷
作者:郭海平

近期读到周国平先生在《读书》(2002.11)上撰写的名为《纯粹艺术:精神寻找形式》的文章,读后生发一些感想,现书写下来以便商榷。
周先生在文章的第一节“抽象绘画:作为精神图像的抽象形式”中的开头写到:“在中国,我常常听到一些当代画家的悲叹,他们说,艺术的一切形式几乎被西方的大师穷尽了,创新近乎不可能了。但是,尽管如此——更确切地说,正因为如此——他们越发竭尽全力地在形式上追求新奇。于是,我们有了许多好新骛奇的前卫制作品,给我的基本印象是热闹、躁动不安,但缺乏灵魂。”接着周先生谈到他在观看了西方抽象艺术大师原作后的许多肯定评价。主要是赞赏那些作品有很多让人感动的境界和精神内容。
我不否认抽象艺术中不能缺少精神的力量,但若将精神境界和意义孤立的无限升华,这恐怕也会有问题,正如周先生在文章的结尾写到:“我的结论是,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有两件事是重要的:第一要有丰富而深刻的灵魂生活,第二是为这灵魂生活寻找最恰当的表达形式。”
虽然,周先生倍加推崇追求精神的艺术,但是,我们不能忽略今天的时代背景,时代已经在今天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个充满着理想主义色彩的精神世界已经成为历史,或者说那种艺术只能是那个时代产物,即使在今天,那也只能是少数人的追求。
就中国而论,二十年前,中国还是一个充满精神理想的时代,那时,从思想到衣食住行,每个人都摆脱不了“计划”体制的约束,在这种情况下,人要寻求自己自由发展,只有依靠抽象之类的艺术来获得精神臆想性的补偿,除此之外,别无更好的选择。
二十年过去了,中国意识形态中的集体主义思想统治已不复存在,如何建造自己的精神王国,如何选择自己的衣食住行,在今天已取决于个人的自由创造能力,而且,在通过二十年的奋斗之后,中国的城市居民都已进入到了小康社会,个人寻求个性自由发展的空间已不再是当年可以相比。在这种情况下,当代艺术再一味地追求精神的升华,这将意味着让人们抛弃或脱离现实的自由。
其实,艺术在今天的职能已经悄悄地开始发生了转变,这一转变不是艺术的需要,而是艺术关注服务的具体对象在客观上已不再是昨天的对象。为此,我们有必要对今天的个人作出客观的审视,这将有助于我们探讨今天的艺术应该表现什么和怎样表现。
今天的中国人,已经开始倾心于自己生命实实在在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包括生理、心理、精神在内的统一体验,人们开始从过去那种超脱的虚幻精神追求中转向了对自己肉体、精神满足的综合性需要的追求,正如今天的绝大多数消费品既不再是脱离精神的纯粹物质商品,也不再是脱离肉体欲望的纯粹精神产品,人们需要的是灵与肉相统一的综合反映人的生命价值的复合型物质消费品和精神产品。即人们在消费物质商品和精神商品时一般都会兼顾到生理、心理和精神的需要。当下流行的精神经济、心理经济理论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了物质消费品已与人心理精神需要的内容溶合在了一起。
在当代艺术中的具体表现就是将人的肉体、生理的欲望引入到艺术家关注的视线之中,即以生命中的灵与肉作为统一的关注对象,这时抽象艺术表现就不再是“精神寻找形式”而是“生命寻找形式”,艺术家创作的原动力不再单纯依靠精神的驱动,而是来自于包括生理在内的灵与肉的生命驱动。为此,在上个世纪中期出现过的单纯追求生理的本能反映的抽象艺术,如以波洛克为代表的自动主义和生物形态主义(亦称抽象表现主义),以及上个世纪中后期颇具影响力的克莱因的抽象艺术,都在设法排除人思想精神对艺术创作的干扰,他们关注的只是“普遍”、“永恒”的本能,他们之所以发展到这种极端,是因为“二战”和西方资本主义精神让他们丧失了生存发展的信心,以致波洛克在现实生活中成了一个酗酒成性的“狂人”,而克莱因则以自杀式跳楼来体现生命的意义,直致在多次心脏病发作中死去。
与周国平先生相比,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而周先生希望艺术家在今天找回失落的精神理想,这是可以理解的,但我以为这只能是一种理想,欲使其成为今天主流文化倡导的内容,我以为这是有害的。因为,只强调精神,一方面会使当代人与现实分裂,另一方面,则使人的精神与自己的肉体分裂。
今天,我们的确不能不强调人的精神价值,现实中人的精神的确潜藏着极大的能量有待挖掘。但是,我们并不能因此就忽略人的肉体生命的欲望和价值,因为精神的发展毕竟不能脱离肉体这个坚实的基础,否则我们又会走向脱离现实的虚幻世界。从历史上看,人在过份精神化的状态中,同样是十分危险和脆弱的,因为人的完整生命是难以长久经受任何一种顾此失彼的分裂考验,尤其对于当今面对激烈竞争的人们而言就更是如此。
对于艺术家的个性,周先生写道“当我们谈论艺术家的个性时,我们不是在谈论某个人的生理或心理特征,某个人气质和性格,而是在谈论一种精神特征。实际上,它是指人类精神在一个艺术家心灵中的特殊存在。”我以为,脱离艺术家的生理心理特性去谈艺术家心灵中的“人类精神”,这与脱离人的精神去谈人的生物本能是同样的偏激。我们今天不能再象过去那样总是摇摆于人性的生理或精神两个极端,如果今天的艺术家继续追求那些普遍、绝对、永恒的精神,其结果必然是让艺术家们走向自我的毁灭,或者只有让有血有肉的个性受到无情的抑制,个人的独立完整必然会因此走向分裂。
当代的艺术,已不应当再局限于对普遍共性和抽象人性的追求,当代艺术已是一种
多元自由的艺术,它追求生命个体的独立与完整,其中个人的生理和心理是艺术家创作中必须珍惜的生命体验,只有在确保这种生命的完整和统一性不受破坏,在这个基础上表现的个性才是当代艺术关心的个性。对此,我们不要怀疑这种个性的表现会影响艺术的交流,因为不同人的生命之间存在的统一性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艺术家只有真实深入的表现自己生命的和谐本质,其艺术作品自然会有赏识它的观众。不过,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那种只专注于培养个人道德修养的“抽象”是另当别论的。 要想获得大家一致的欣赏,即使艺术家采用象周先生所说的那种“对世界的革命性的认识手段”在今天仍然是一种奢望,不论怎样追求,在抽象艺术中表现人精神的普遍性、绝对性和永恒性都是相对的,因为艺术家毕竟不是科学家,要想超越属于自己的生理、心理的限制,这只能是一种理想或幻想,因为艺术毕竟不同于1+1=2。抽象艺术一旦脱离了艺术家各自的生理心理特性就难以表现出艺术个性的光芒,否则,抽象艺术在走向“绝对”“普遍”性的时候,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抽象艺术大师蒙德里安和克莱因向我们展示的“精确”彩色方块和大片蓝色和白色的画布。
至于周先生在文章中摘录德国抽象艺术家帕登海默的诗歌,我认为也是值得商榷的,周先生写道:“我很喜欢他关于色彩的那几首诗,例如黄色:在海岸的孤枝中/天空弯下身子。/洞口大开。/收容我吧。/把我留下/天国快乐的彼岸!白色:苍白的卵石滩上/驻着时间。蓝色:时辰的衣裳……”这种类似的色彩联想,在一百年前的康定斯基《论艺术的精神》著作中已有大量记载,从今天纯粹抽象艺术的角度看,这种描述性、叙事性的联想已经不再是纯粹抽象艺术所追求的,当今纯粹的抽象是通过心灵的直觉和感应来获得艺术中的能量,只有纯粹到这种程度,抽象艺术中力量才能穿透我们纷乱的思维直达心灵的深处。否则,抽象艺术则难以达到周先生所说的“纯粹”境界。我赞同一位抽象艺术家的观点:“对待抽象艺术的最佳方式,就是保持沉默。”所谓沉默就是让无意识的生命有机体实现它自己的自由。
以上既是我对周先生文章的观后感,也是我在自己的抽象艺术探索实践中的体会和感受。我之所以提出艺术应对生命作出整体的反映,目的仍是为了发展当代人的精神力量, 以及为了避免我们生命的完整性再一次走向分裂。正确与否,请周先生批评。
(郭海平 艺术家 南京)


  ず ず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4:15 , Processed in 0.104226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