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7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美钦:全球化、亚洲化和艺术个性]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5-11 22:46:5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全球化、亚洲化和艺术个性
文/王美钦
    最近十年,人们对全球化在艺术领域内的深远影响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讨。在各种积极的讨论和描述中,亚洲艺术的崛起已成为众多书籍、学术杂志以及展览图册中的焦点议题。随着世界各地亚洲艺术展事的增加,对这一领域的兴趣也在成指数上长。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艺术策展人正在积极组织策划大规模的具有突破性的亚洲艺术展;很多知名的国际双年展相继邀请亚洲地区的艺术家参与他们的展览;西方一些有声望的艺术馆、艺术机构等也不断推出与亚洲艺术相关的活动。“亚洲崛起”成为一个热门的各方关注的中心(当然在经济领域最为明显),并在一定程度上鼓励了人们去寻找一个单一的、可以作为“亚洲特性”的身份认同和图像认知。特别显著的是在东亚诸国内,人们已在努力寻求一个共同的、特别是过去历史上的文化与哲学基础,因为这被视为是建立一种与西方不同的亚洲现代化模式的根据。在各种旨在探索东亚地区不同文化之间的共性的研究会上,很多学者关注如何加强甚至是重建亚洲文化的独特性来对抗日益增强的全球化。这样,寻求亚洲身份认同或亚洲化运动(可能被称为的)与日益加强的在文化领域内展示全球化影响的兴趣形成了一个并肩齐进的有趣现象。这两种倾向在艺术领域内,特别是艺术展览方面有大量的相应实践。
    然而,“跨界体验”这个展览试图同时避开全球化和亚洲化这两个相互矛盾的倾向。它旨在一些来自东亚、具有跨越东西方政治和地理边界特殊生活经历的艺术家中寻找具体的艺术个性。它并不是用令人吃惊或出人意料的作品来体现艺术家的艺术个性,而是重在展示多样的、个人化的艺术创作方式,并质疑了归纳单一的亚洲特性的可能性。这个展览最基本的策划思路就是反对仅以一些泛泛的文化背景或甚至一个特殊的历史时刻来理解具体的艺术创作。相反,我们认为对艺术创作的理解应该结合艺术家个人经历和他们对体裁、风格和媒介等有意识的选择。
    在过去的十年,经济、政治和文化领域的改革推动着中国艺术界朝着多样化和个体化大步迈进。当前,靠政治力量强制进行的社会主义艺术教条已不再有效,艺术家们获得了极大的艺术自由,可以运用多样的方法从不同的角度(本土或全球、文化或市场导向)探索个人对当代社会的理解。他们从原先被强加在身上的社会主义集体的一员这个身份中解放出来,以中国人个体身份进行生活和创作。他们也许仍在探索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传统,以及它们与当代社会的联系,却是以非集体的相当个人化的方式进行的。
     这个展览的中国展区展出三位创作角度相当不同的艺术家的作品。他们显然不足够以代表当前中国艺术的活力和多样性,但毫无疑问他们的艺术展示了其主要特征之一,即个体多样性。这些艺术家没有试图去迎合通常意义的“文化身份”或“中国图像”。同样毕业于中国艺术院校的林延、徐冰、朱伟都曾接受过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表现手法的训练;然而,在他们当前的作品中,他们都很大程度地放弃或改造了原先所熟悉的单一的艺术训练,并发展了各自独特的个性语言。林延创造性地结合素描、绘画和装置语言,表现她旅居于北京和纽约之间的生活经历。在她的作品中,她主要运用宣纸和水墨这两种最为传统的中国画媒介。然而,她无意重现这些媒介最为人知的(已被中国艺术史总结和认可的)特性如光滑、透明、轻薄等,相反,她探索出新的用法,利用它们表现粗糙、浑浊、厚重的效果。著名的当代艺术家徐冰致力于观念装置艺术,关注当代世界性的文化与社会问题。他的作品经常结合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但不是为了展示某种思想的独特性或智慧性,而是借此来表现他个人对当下现实世界的个性化阐释。朱伟的意象风景画毫无拘束地游走于具象与抽象之间,把记忆中的、带有隐喻意味的景象转移到画布上。他捕捉印象中的过去、现在、甚至是未来的景象,运用富有乐感和诗意的优美调子,通过片断破碎而又零乱的线条和色块构成一幅幅心象。
    总而言之,三个中国艺术家的作品拒绝了西方所流行的对中国艺术进行的普遍化的定义,并呼唤对他们各自独特的艺术方式进行个性化的相应解读。


   ハ ハ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4 05:36 , Processed in 0.10220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