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052|回复: 4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杨列:国际拍卖行借“印象派”抢滩中国市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24 14:23:4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874年,一群不肯在官方巴黎沙龙展出作品的年轻人,借用了摄影商那达尔的二楼展出画作。这群叛逆青年的作品,着色怪异,下笔粗放,以简朴的日常生活为题材,不追随时尚绘画端严人像和宏伟的历史场面。画作一经展出迅即成为巴黎街谈巷议的话题,群众不但前往讪笑,甚或向画布唾啐。其中莫奈所绘的一小幅海景,所受讥嘲最多。画的是哈佛港晨景,题名为《日出印象》。一个好讥诮别人的评论家就用此题名挖苦那群画家,称他们为“印象派”。
       一个世纪的时间足令世人遗忘很多,然而,一定有些什么使人不能遗忘,不然,人们为何依然会在“印象派”的代表莫奈的画作前流连忘返。莫奈比任何画家更着重于捕捉一瞬即逝的景象,并不注意物体本身的轮廓。他说:“光是画中的主角。”他描述过如何努力去画“空气的美…..但这是不可能的。”莫奈毕生致力绘画那些不能画的东西,他的精品中有许多是一瞬即逝的美丽景物——《撑洋伞的女人》天空中有浮云掠过,我们几乎可以感觉到那吹送浮云的微风,在浪花飞溅岸岩的海景里嗅到空气中的盐味。
        “印象派”成国际拍卖行金字招牌
当国内的拍卖公司还沉醉在书画瓷器屡创天价的数字游戏时,国外的拍卖公司已经悄悄调整了经营策略,越来越多的国际拍卖公司将新的拓展方向指向了“印象派”艺术家的作品。事实上,每年国际拍卖公司的专场策划中,始终都会写下这样一个内容:西方经典绘画专场(在某些公司中,可能会被称为战后 & 当代艺术)。它们一直被佳士得、苏富比和菲利普斯等顶尖拍卖机构当作看家之宝,不仅多年来始终经营不弃,而且在成交率和涨幅比上节节攀升。在国际艺术品经济指数“梅摩指数”研究结果中,“经典绘画”也以稳定的成交率和收益涨幅成为全球艺术市场中的“一枝独秀”。 当然,印象派画作也包含其中。
实际上,早在2005年,法国古典油画大师柯罗的《风景》就作为“经典绘画”第一次在中国春季艺术品拍卖会中出现。2007年,北京华辰推出“西方油画及雕塑”专场拍卖,24件拍品中12件成交,总成交额达1408.5万元,其中印象派大师雷诺阿《树林中的少女》以1120万元的高价被中国藏家收入囊中。中国嘉德四季在2008年12月和2009年3月,陆续推出两届“美的喜悦——十九世纪欧洲油画珍藏”拍卖。而在2009年4月份北京华辰春季拍卖的西方油画专场中,雷诺阿的《女孩与洋娃娃》拍出了1153.6万元的高价。同年在北京农展馆举办的“经典北京”艺术博览会上,一张19世纪印象派绘画大师埃德加·德加的水粉画作《站立的女人》,以1200万元人民币成交,轰动一时。
正是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无限潜力,2010年几大拍卖行纷纷来到国内进行预展与宣传。“越来越多的中国买家到纽约、伦敦去购买印象派和欧洲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那我们为什么不把它们带到中国来呢?”苏富比印象派及现代艺术部国际联席主席兼行政副总裁大卫·诺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10月22日至25日,由苏富比拍卖公司主办的“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巨匠油画展”在北京举行,包括巴布罗·毕加索、克劳德·莫奈、艾德嘉·德加、马克·夏加尔、皮耶·奥古斯特·雷诺瓦等在内的多位欧洲现代艺术巨匠的代表作首次与中国藏家做了零距离的接触。
  “这个展览对苏富比以及中国而言,都是史无前例的。”苏富比亚洲区主席黄林诗韵表示:在苏富比近期举行的拍卖会上,来自中国和亚洲各地的藏家都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表现出非常浓厚的兴趣。”此次是苏富比第一次在内地举办欧洲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预展活动,如此规模和等级的欧洲现代艺术展览在中国内地也是史无前例的。“我们这次带过来的所有油画都出自于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纵横欧洲的顶级艺术巨匠之手,而且并非他们的一般画作,都是他们在美术史上非常具有代表性的作品。”黄林诗韵说,“因为中国买家虽然涉足印象派和欧洲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时间并不长,但是,他们都是要最好的。”
无独有偶,11月13日,首尔拍卖在北京举办了“印象派及现代大师画作”特展。这也是首尔拍卖第二次在北京举行拍前的预展和宣传。此次展览展出六件来自西方印象派及现代大师的作品,包括雷诺阿、莫奈、夏加尔及毕加索杰作。其中,雷诺瓦约于1890年完成的《梳理头发的浴者》,细腻动人,之前从未在拍卖市场上曝光,引起了收藏界的高度关注。
       首尔拍卖亚洲现当代艺术部主管金秀炫表示:2009年首次在北京举办预展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此次首尔拍卖再次登陆北京,并带来重要的印象派作品,是因为中国藏家当下收藏的重点仍然在中国古董和书画上,但是资金雄厚的中国藏家也逐渐表示出对西方印象派等经典艺术的兴趣,虽然印象派作品目前在拍场上多为欧美人所购得;但中国藏家的逐步参与,也让拍卖行看到了市场前景。
       而日本成立最早的拍卖公司:伊斯特拍卖也将目光集中在亚洲市场上,2010年5月14日,日本伊斯特携巴勃罗·毕加索、皮耶·雷诺加、皮耶·苏拉吉、马克·夏加尔等亚洲少见的欧美精品印象派油画作品在北京亚洲大酒店举行预展。这也是日本伊斯特拍卖行首次现身北京。伊斯特拍卖有限公司社长关敬表示:中国在亚洲艺术市场的的无论是总价还是数量都居主导地位。此次来北京预展为了提高伊斯特拍卖的知名度,将更多元化的日本及西洋艺术精品推介出来。因为日本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收藏西洋美术,拥有很多优秀作品。
       入手“印象派”画作正当时?
       那么,在如此众多的精品出现时,入手“印象派”是否是最佳时机呢?“梅·摩”的创始人梅建平在五年前刚刚回国的时候曾经预言说印象派在未来十年到二十年会有一个泡沫。 2008年的国际金融危机促成了这个预言的实现。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的一些收藏家拿出了一些作品来变现。“都是博物馆级别的作品,不是金融危机不会出现在市场上,对于拥有足够资金量的投资者来说,我认为这是一个好的时机。”
       20年前,日本买家曾经在全球买下了数百亿美元的艺术品,一举占领了全球30%的艺术品市场。最受日本买家青睐的梵高、毕加索等欧洲现代艺术大师的作品被炒高了数倍。有这样的估计,在1987年到1990年间,国际拍卖会上40%的西方印象派作品都落入了日本买家的手中。这4年间,日本竟然从西方进口了138亿美元的艺术品。在20世纪80年代晚期,日本的银行大力鼓动客户贷款购买艺术品。银行家们高调宣传,称西方艺术品是绝佳升值的收藏。许多日本企业和商人花大价钱购买画作。著名的安田火灾和海事保险公司买下了梵·高的《向日葵》,付出了3900万美元。大昭和纸业公司董事长齐藤良平在1990年5月15日更是挥金如土般地花1.606亿美元收购了雷诺阿和梵·高的两幅画,其中雷诺阿那幅价值7810万美元,梵·高的《加歇医生像》价值8250万美元,创下油画交易史上的最高价。
但是,随着上世纪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的破灭,各阶层的财富迅速缩水,据日本画商最乐观的估计,当年以50亿美元购入现仍保存于日本各银行手中的画作如今最多能卖出14亿美元。日本《东洋经济》周刊透露,当年随着梵·高的《向日葵》《鸢尾花》和《加歇医生像》被买下,大量三四流印象派作品同时流入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后,这些当初高价买来的作品,如今降到半价都难以出售,日本银行的地下仓库里面已经堆满了抵债的画作。那么,中国买家会不会也面临这样的风险呢?
       “当年日本买家确实已经到了‘疯狂’的程度,那时候,苏富比拍卖的印象派作品八成被日本人买去了,几乎是疯抢,他们把整个市场弄坏了。”苏富比的黄林诗韵说,“但是现在的市场已经不是靠一个国家去支撑。目前在苏富比印象派和现代艺术大师作品的买家中,亚洲买家占8%左右,是非常健康的状态。但是如果有一天,中国买家也占了八成,那可能就要开始担心了。”
       那么中国的买家们是否也会在这场投资狂潮中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呢?市场人士普遍认为,经历了金融危机的投资人明白了中国当代油画虽然可以达到2000万甚至3000万元的高度,但一旦市场出现动荡,就有可能变成废纸一张。而西方经典油画,并不是根据一国经济的时强时弱来定价的。它们沉淀了上百年,价值已经稳定下来,在国际拍卖市场上价格也一向稳定,不会暴涨暴跌,每年都会有稳定的涨幅,属于稳健型投资。因此很多人对于这一市场很是期待。
       然而,国内拍卖公司对西方印象派画作的抢滩登陆并不看好。保利拍卖的负责人赵旭表示:日本和韩国拍卖公司纷纷来京做预展,就是想争取中国的客户源,但是西方画作在中国并没多少买家,这个市场还没形成。中国嘉德相关负责人认为:“目前中国拍卖行能拿到西画顶级艺术品的渠道并不多,很多进入国内流通的西画都在国外属于二、三流的画家,在国外大拍上很多也只有几千或上万欧元,收藏价值并不大。”华辰拍卖公司相关负责人也承认:渠道是一个非常大的障碍,“从国外藏家手上直接拿画还是很难,他们整个对中国的行业水准没有信心,而且高额的保证金也让国内拍卖行难以承受。”
警惕“亿元时代”下的投资泡沫
如此看来,这些国际拍卖行的动作就十分耐人寻味了,朵云轩拍卖行创始人祝君波在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与国际艺术品交易市场在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时期进入“亿元时代”相比,中国晚了20年。中国收藏“亿元时代”的到来,有两个直接推手,一是目前充裕的流动性,二是出现了高价值艺术拍品。以日本“印象派”泡沫为例,当时梵高和毕加索两人作品拍卖的高价,和我们今天“亿元时代”到来的情况有很多相似之处。因此,中国收藏“亿元时代”的到来符合国际上艺术品贸易和文化发展的规律。当经济高速发展,资本急剧扩张的时候,大师名画的价格往往创出新高。
再联想到尽管苏富比、佳士得至今尚未获得在中国境内拍卖的资格。但中国藏家在最近几年中,越来越多出现在纽约印象派油画等拍卖会上,并时有出手。于是当一些西方的重要艺术品在纽约和伦敦拍卖前,各大拍行会不辞辛劳的把这些艺术品先运到香港展览。而苏富比、佳士得更是不远万里地将印象派名作移师到北京预展。可以说,正是由于这些国际拍卖公司看到了目前亚洲市场乃至中国国内市场的大好形势,借“印象派”的春风前来分一杯羹。       日本从1987年开始到国际上重金购买印象派画品,但不久后经济萧条到来时,价格跌至拍卖值的50%,前车之覆,后车之鉴,已经经历过一次金融危机洗礼的中国艺术品市场,我们是否应该静下心来思考一下,“亿元时代”之下,鸡犬升天否?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11-7-5 09:27:24 | 只看该作者
自从论坛改版之后,我就已经心灰意冷,对论坛也没抱什么希望了,传说已经幻灭,神话已经终结,留在论坛还有什么意思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00:25 , Processed in 0.104336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