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黟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回复“亚洲”-当代艺术中部邀请展2008年9月25日开幕!

[复制链接]
61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0:57:12 | 只看该作者








71
 楼主| 发表于 2008-9-30 10:57:32 | 只看该作者
81
 楼主| 发表于 2008-10-12 19:54:10 | 只看该作者
郭景涵访谈

问: 回复“亚洲”与这次的亚洲艺术节是怎样一个关系,或者说有关系么?

答: 是一种超然的关系,一个是大众文化为主体,一个是以先锋文化为探索方向。

传统与“当代”并融,新旧观念并肩,不同的文化态度为人们叙述着不同的生活境域、不同的价值观和不同的历史。

“回复‘亚洲’当代艺术中部邀请展”的目的是探讨亚洲当代文化的发展方向以及当代艺术的研究成果。“回复‘亚洲’”希望站在自身的角度和立场寻找亚洲文化的河南起点,而研究当代艺术正是这个“起点”的文化基础。从中原出发,找回河南丢失已久的话语权,是这个展览的态度。区别传统与“当代”,观念依然是核心,徐光春书记在一次电视讲话中谈到文化观念的转变有一条重要论述就是“思维方式的转变”,“回复‘亚洲’当代艺术中部邀请展”正是这一观念的实践和理论阐述。



问: “回复‘亚洲’___当代艺术中部邀请展,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态度。”这里面似乎有种颠覆的意思?

答: 由于河南整体上处于传统文化观念的核心地带,就艺术而言,很难有新的突破,艺术的展览也一样,很难见到有独特想法的展览,归其问题,重“集体”经验,轻“个体”创造,实质上任何集体经验和社会共识都是建立在“个体”的文化贡献之上,众多的“个体”智慧的拼发,社会才鲜活,文化才发展。艺术展览是表达观念的一个独特方法,全世界通行的策展人制度无疑是使每一个策展人的说话有意义,他们以个人的视角、个人的文化理解力拓展着文化的厚度,挖掘着历史的深度,丰富着社会的经验,落实着当代的方向。展览是理论课题,是策展人的“论文”。而很多美术展览不知所云,墙上挂些画而已,甚至有些直接就是“官位”展,不仅没有理论说服力、文化取向,更看不到深入的学术研究,从这一点上可以说:“回复‘亚洲’___当代艺术中部邀请展,是一种姿态,是一种态度。”



问: 通过这次的展览,您觉得对“亚洲”回复的还满意?

答: 这个展览是对“亚洲”文化的中原阐释,就像上海双年展的“快城快客”,南京三年展的“亚洲方向”,广州三年展的“与后殖民说再见”等等,但“回复‘亚洲’”只能是面对河南的现实和问题,从文化关系上寻找展览的意义,还不能从“当代艺术”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影响力上做出深入分析和判断,也无奈于时间、经费、观念和利益,特别是策展人的独立性不足。唯一让人欣慰的是这个展览在极短的时间内成形,并借“亚洲艺术节”的强势,发出一点声音,谢天谢地。



问: 说“亚洲就在河南”,是不是有点吹牛了?

答: 就表达文化态度、支撑“亚洲”区域文化发展等方面,完全有可能说“亚洲就在河南”,关键是你有没有实力说话以及是否对亚洲的当代文化做出贡献。纵览数千年的文化史,“河南”在中国,在亚洲,甚至在世界,都有过辉煌的记载。“神七”飞天,中国成为航天领域的三大强国之—,人们会怎样理解和思考。



问: 入选这次展览对艺术家的作品是怎样一种要求?

答: 首先看艺术家个人的艺术观念是否有价值以及当下意义,第二,艺术家的作品是否具有个人生存和文化经验作为根基,三是作品的表达方式和思想方式是否有独特性,四是作品的文化深度和信心,五、作品在当代文化语境中的影响力和社会态度,六是不接受“程式化”的传统艺术形式和缺乏现实洞察力和理解力的作品。(由于各种因素,个别作品不能保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17 17:22 , Processed in 0.110266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