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收藏我喜欢玩有悬念的东西,考古的就少悬念,比如一个汉墓,没动过封土,也就是没被盗掘过,那里边当然都是汉或汉以前的东西。要是有尊带铭文的青铜器,连墓主人身份都锁定了。但传世的器物就不同,它会变换主人,随不同的主人迁徙。如果在博物馆里找不着“近亲”比兑(找到了有人会说仿制),或许无人认领。这样的传世品经历多多却从不说事,要你在把玩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阅历去体悟。感觉迟钝了,和氏璧可能持续沦落地摊,这主要缘于1949后相当时段有考古,无鉴赏,大规模盗掘、大量做假也是前提。关于这点,可以结合我几个谈收藏的段子一起读就清楚了。这个玩法的问题是你不停被质疑,同时就会去伪存真。除了学识和累累伤痕,对时间的要求更是必须的,接近真相的过程实在漫长。
鲍传江 2009.9.19
凸凸库资源专题简介:1,图像一堆(600余件);2,百年千卷;3,博古清供(40件);4,陶瓷精典(30件);5,瓦缶金玉(老紫砂壶具50件);6,文房雅集(60件);7,前朝袖珍(微型古董110件)8,鼻烟美器(鼻烟壶80件);9,过手余香(清代手递封等300件)10;文革在案(400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