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黟人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李辉PK文怀沙—大师的谎言?】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16:09 | 只看该作者
文怀沙:贱人还是大师?

——“国学大师”三辨之一

  2007年冬,我在海南参加至友和兄长张远山的巨著《庄子奥义》的新书发布会,那次会上我最盼望见到的旅美学者李劼没能出席,但他的贺信由远山的夫人代为宣读了一下。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在那封贺函中说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低于海平面以下。的确,这是一个堕落的时代,它之所以堕落,是因为整个社会不再有评判是非的标准,这又是一个喜剧的时代,它之所以具有喜剧效果,是因为那些肮脏的虫豸,都能摇身一变,成为社会上的好人物。不学无术、人格卑下反受世之隆誉的,触目可见。而其中最为成功的“秀士”——作秀之士,除了上海那位深情含泪的先生,就得数“被国学大师”的文怀沙了。

    深情含泪先生曾经说过,只要骂他就是想出名,所以我不打算点他的名。再说他与我这三篇文章无关,因为他毕竟只是“被大师”,而不是“被国学大师”。(關於深情含泪先生,陈明远先生的博客中有大量的资料。)

说说文怀沙。

最早知道文怀沙,是在1999年。那个时候,我结识了一位曾与文怀沙在中医学院同事的先生Z教授,我们在谈钱钟书的时候,Z教授说,钱先生不招研究生,因为“考我的研究生不是为了利用我就是为了害我”,照说是很懂鉴人之术的,但他当年就上过文怀沙的当,差一点要和文结邻而居,最后看穿文的真面目,就不再来往了。我马上问,文怀沙是谁啊?他想来想去,说,就是一个江湖人吧。他又跟我讲了三件关于文的事。第一件,是建十三陵水库那会儿,中直机关、各大院校都去义务劳动,有一天毛泽东去了,文怀沙多长了一个心眼,估计毛要题词,他先抢先占好桌子旁的位置,毛一题词,他就上去铺纸,果然,他的形象被摄进了相片里。在以后很长的时间内,这帧照片就挂在他家大厅,成为他向人炫耀的资本。(我后来见到很多江湖人物,抓住一切机会蹩到名人身边合影,学足了文怀沙的这一套。)第二件,是京剧大师梅兰芳的高足言慧珠出访日本,从日本给文带了一双袜子。本来,送袜子是日本人的一个非常普通的风俗,可是文怀沙在办公室里大声对所有人说:“言慧珠言老板,从日本给我带回了一双袜子,你们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你蹂躏我吧!你践踏我吧!”我听了这件事,当时差点就吐了!人怎么可以下贱猥琐到这种程度?第三件事:有一位号称“诗词界的公关小姐”的中专生J,专以用色相勾引老头为事,人送对联曰“能叫老头都入彀,可怜小姐未成家”。J送了一张半裸照给文怀沙,文怀沙人老心不老,每天放在枕边,临睡前非得狠看上几眼,否则无法入眠。(J现在已经是某著名学者的博士后了,这充分说明“卑鄙是卑鄙的通行证”是绝对真理。)

后来,我认识了一位老人X老,X老因为在1957的那场风暴中不幸成为被引出洞的小蛇,打成右派二十馀年,其间曾被劳教,即与文怀沙在一起。X老告诉我,文怀沙是以流氓问题被劳教的,当时很多劳教的人都看不起他。又说他仗着在中医学院工作的背景,给高层卖春药。还说,周恩来亲自过问了文的事,说文是“文化流氓,一定要严肃处理”。

但是,令我惊讶的是,过了好些年,竟然看到媒体上说,文怀沙当年是写诗骂江青而给送进了秦城,这与我所听说的情况差别太大了!而且竟然还有人吹捧他是“国学大师”,这不能不使我追问:我们这个社会究竟是怎么了?难道就没有一点天理、没有一点良知、没有一点基本判断力可言了吗?

当然,从逻辑上说,我所听到的未必是真相,文怀沙也许真的像他自己所标榜的,是一个“正清和”(文説孔子講正氣,純粹是胡説八道。孔子學説,没有講氣的。講氣是孟子開始的。是吸收了道家理論。)的没遮拦人物,如果文怀沙能反过来证明我提及的两位先生都是诽谤,我愿意向文怀沙道歉。但是就算文怀沙不是像我上面所转述的那样的贱人,他也离国学大师的标准差距太远了呀!要知道,中国人在传统上都是宽容的。黄侃先生据说风流不羁,好色如命,这丝毫不妨碍他是一位真正的国学大师,文人好色,在中国传统上来说,是小节。但好色而不能下流,这应是一个基本原则。不仅如此,即使在很多人看来大节有亏的一些学者,如瞿兑园、钱梦苕,还有被迫参加了梁效的冯友兰先生,我们依然认为他们是国学大师,因为他们的著作具在,而且无法超越。然而,文怀沙又有什么可以拿得出手的传世著作?不要说传世著作,哪怕是具有最低限度的学术水平的著作、论文都没有!这样的人能够“被国学大师”吗?难道就凭他活得长?就凭他飘胸的银髯?

按照中国学术的定义,凡国学大师,必在义理、考据、辞章三方面均有建树。我们试问,文怀沙为儒道释哪一种学问做出过贡献?有没有基本的文字训诂功力?他自己的诗若文又写得如何?这些都是骗不了人的。文怀沙本人,文怀沙的粉丝们,你们能举得出文怀沙有学问的证据吗?

不管文怀沙是不是贱人,国学大师这顶帽子,戴不到他的头上,他也戴不起。毕竟,国学大师不是广东人口中的靓仔、美女,是个人都可以这样称呼。

  

附注:网上登了一崔姓江湖人为文怀沙辩护的文章,说文的学问非豆丁者可比。饾饤这么简单的词,他都能用错,其国学水准之低下可知。这种人的辩护适足以说明,文怀沙的学问只能蒙蒙外行。(如果崔某人的博文把豆丁改成了饾饤,一定是偷偷看了我上面这段话。但我不指望他会向我表示谢意。)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17:04 | 只看该作者
黄羊滩:李辉剥了文怀沙的皮

    现代文学史研究者李辉终于忍不住了。2月12日,他写下注定将要掀起波澜、或者惹来麻烦的雄文《文怀沙的真实年龄 国学大师的荒诞人生》,对近年来活跃异常的文化老人文怀沙公开质疑:号称百岁,真实年龄果真如此吗?反右及文革时期入狱,是政治原因还是犯有流氓罪?以及他算得上“是国学大师、楚辞泰斗吗”?

     国中对于老人,特别是文化耆老,往往还是有些为长者讳的。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小毛病就算了、讳了。底线就是这些老人不要太不象话,不要太不要脸,能够庄重些、能够给后生小子呈现一种积极、正面的形象,用俗话说,就是“像一个正常老人那样生活”。那么,100岁、或者88岁的老人文怀沙做到这些了吗?

     似乎没有看到这样的迹象。这个美髯飘飘、红光满面的老人活跃于国中各种场合,讲国学、论政治、谈历史、说女人,如同穿花蝴蝶一般翩跹赶场,忙碌得很,也得意得很。而且,我们惊讶地发现,此老对于任何话题来者不拒,张嘴就来,语带轻慢,意甚邪狭,甚至编造个人传奇历史蒙蔽后学,丝毫不懂得慎言的道理。

     萨义德这样定义知识分子,“他或她全身投注于批评意识,不愿接受简单的处方、现成的陈词滥调,或迎合讨好、与人方便地肯定权势者或者传统者的说法或做法。”当然,国情有不同,文化有差异,我们很难用萨义德的标准要求文怀沙,中国的事情、中国的知识分子个中情形太复杂,很难用一种所谓的“普世价值”要求。

     但大体上的标准还是有的,比如诚实、不妄言、有良知等等。按照李辉的考证,文怀沙后来标榜的文革斗士形象,原形不过是“反右斗士”罢了——同样的斗士,斗争的方向却是不一样的。比如,文就是斗争吴祖光的急先锋、扔石头者。那么,先前的“反右斗士”何以又被自我打扮成了受迫害者形象了呢?时也势也,现实需要也。

     同样,胡子飘飘的文怀沙风流自赏,一再表白自己受到无数女人的青睐,“我一生爱过9个女人,每一个都爱得认真不重复。”可是,如果我们明白他早年被劳教、乃至入狱是因为奸污了10多名女青年而不是所谓政治迫害的话,公众张大的嘴巴如何能够合得拢呢?谁青睐谁?谁侮辱谁?谁践踏谁?谁蹂躏谁?谁欺骗谁?

     记得有人揭发李敖入狱并不全是因为政治迫害的时候,我就已经领教了中国文化人的“穷斯滥矣”的做派,这一次,文怀沙也入彀了。为什么大家那么愿意把自己打扮成一个曾经的政治迫害者呢?我们不是一向对政治躲避的很远吗?我想,很简单,这样编造出来的“政治犯”现实风险最低却最能获得最大的现实利益。

     至于国学大师、楚辞第一人的帽子,我想,根本不必当真。熙熙攘攘中,大师还少吗?可怜就可怜在国中那一拨80零后媒体人的文化依赖、文化盲从乃至文化无知上。也不能说他们有什么坏心思,轻信而已。也难怪,文怀沙是不是亲炙过章太炎的 耳提面命不好说,但至少听说过,而他们,实在是没有见过真正的国学大师啊。

     另外,文怀沙这样一个基本上等同于江湖艺人一般的人物居然成为一个“文化重镇”,招摇撞骗有年,可能也与我们的江湖传统有关。或者说,所谓国学圈正是一个鱼龙混杂的江湖。你看你看,这样一个形象怪异、口才极佳、身世传奇的老人横空一出世,他是多么符合我们对于文化圣贤的想象啊。我们的惊喜那真的是莫可名状了。

     要之,文怀沙之成为现在的文怀沙,功劳不仅仅是他老人家自己的。他身边的食物链、我们、以及我们所存活的社会环境、文化传统同样起到了助纣为虐的作用,都与有荣焉。只不过,这个老头太轻浮,有点过于把握不住自己罢了。话说回来,老人家也许压根儿也没想到,现在的 世道真的太好混了,没怎么费力居然就闹这么大发!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18:37 | 只看该作者
徐晋如:"正清和"是胡说八道

  2月20日,文“大师”在凤凰网发表声明,说自己“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他的《四部文明》二百卷,据一位江苏淮安籍人士向《燕赵都市报》报料称,2004年,他在西安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了《四部文明》编辑部工作,“编辑部在西安市何家村,老板傅光在那里租的房子。关于傅光和文怀沙的关系,我们当时知道的情况是,文怀沙‘文革’时曾和傅光父亲是狱友,傅光父亲傅庚生是研究杜甫的专家,曾供职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两人出狱后,文怀沙在北京发展,后来去西安找傅庚生,但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几经辗转找到了傅光。两人一合计,准备做这部书。”



  “这部书到底是怎么个编辑法呢?其实,就是由文怀沙从北京弄来一些古书,我们把古书扫描、复印,完全没有任何的编辑和文笔润饰的工作。正因为所谓的编辑工作没有任何文化含量,只不过是个体力活,所以编辑部成员,只有我一个是大学生,做一些编译工作,其余的六七人,最高学历不过是高中。如果说文怀沙对这部书的编辑有什么帮助的话,那就是他从北京弄来许多古书。其实,这些古书也都是从国家图书馆拿来的,然后由傅光负责分类,比如《论语》就放在先秦这一部分,我们拿过来直接扫描、复印就行了。我在里边工作了几个月,发现这么浩大的文化工程居然是这个样子,而且薪水也很低,我就离开了。编辑部比较固定的员工,除了傅光,只有两个,一个是小姑娘,在计算机学校学了点photoshop,因为扫描书页的时候可能会有黑边,她就负责把黑边清除,另一个人是从农民工市场上随机叫来的,之所以选上他是因为他当时蹲在地上,看上去很老实。”



  “后来,我们听说这部书居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在惊讶之余,也感到好笑,因为我们最清楚这本书是怎么编辑出来的。”



  而且,这部电脑版剪刀加糨糊的东东,在名称上就根本不通。一般认为,四部分类法是我国很早就有的一种图书分类方法,它的最终成熟,是以《隋书·经籍志》的划分为标志。四部即经史子集,从唐代至今,绝无歧义。而文怀沙所引以为傲的这个剪刀加糨糊的东东,它是哪四部呢?曰,《商周文明卷》、《秦汉文明卷》、《魏晋南北朝文明卷》、《隋唐文明卷》,试问何者为经?何者为子?何者为史?何者为集?连一点基本的目录学常识都没有,就敢编书,用句北京话说:胆儿够肥的呀!



  而文怀沙的“三十三字真经”又是什么样高深莫测,“一句顶一万句”的东东呢?感谢搜索引擎,我搜出的结果如下:


  文怀沙:“正清和”三个字是我晚年创造的哲学。是我写的最短的文章,也叫《文子三十三字箴言》,全文正文仅3个字,加上解释共33个字。“孔子尚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中国的传统文化基本上由儒、道、释三部分组成,孔子儒学的核心便是一个“正”字,700年前我们文家的前辈文天祥写了《正气歌》,正,就是讲的无羞无愧,精神健康;老子的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则是一种“清气”;而释迦的佛教讲究万事以“和”为贵。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也”,完全不符合文言语法。如果认为“其”在这里是一个指示代词,则明显辞费,而且三气后面没有一个“者”字,语意未足,多读一些文言文,有基本的文言语感,就会知道,只有“东方大道,其在贯通并弘扬斯三气者乎”,才符合古人的用语习惯。谓余不信,请颂孔子所著十翼。而“孔子尙正气,老子尚清气,释迦尚和气”,十五个字的三句话,竟然没有一句话是正确的!


  先来剖析“孔子尚正气”的问题。经籍所载,孔子所教,均无尚气一说。尚气之说,始自孟子“养气”之论。孟子说:“吾善養我浩然之气”,“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於天地之间。”又言:“持其志,无暴其气。”孟子才是“尚气”之士,孔子何尝尚气?


  文怀沙又说,“孔子儒学的核心便是一个‘正’字”,这句话也是他文氏独门秘方,“孔子儒学”不受也。孔子之学,学为人臣。萧公权先生说,“故就孔子之行事论,其最大之成就为根据旧闻,树立一士君子仕进致用之学术,复以此学术授之平民,而培养一以知识德能为主为新统治阶级。”(《中国政治思想史》P35,新星出版社2005年11月)孔子儒学的本质是政治哲学,孔子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塑造什么样的统治阶级以及如何塑造。故孔子儒学的核心如果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礼,即有差等的和谐。只要不是只读《于丹论语心得》的人,都不会被文“大师”骗倒。


  再说“老子尚清气”。遍稽道德五千言,未见老子尚“清气”之说。我想了半天,终于明白,文“大师”一定是把“道教三清”和作为东方哲学家的老子搞混了。帛书《老子》原文说:“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其致之,一也。”看吧,天得一以清,“一”是比“清”更重要、更基本的东西。老子所尚,是“一”而非清。此“一”者何?无为是也。老子又说:“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学父。”以为学父的,该是最最尚的了吧?“强梁者不得其死”,与“清气”有关系吗?文“大师”说,“老子的道家追求的最高境界则是一种‘清气’”,不知有何依据?


  文怀沙说“老子的道家”,这个短语只有五个字,却又一次露出了他的马脚。在中国哲学研究领域,根本就没有“老子的道家”的提法。既然有“老子的道家”,那么是不是还有“儿子的道家”、“孙子的道家”?乃至于“庄子的道家”?道家与老子的关系都没有搞清楚,就放言雌黄,真是越无知,越无畏,这一点倒是学足了老子所教:“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


  事实上,老子一人的学说,涵蓋不了道家的真谛。凡治中国哲学的学者都很清楚,老子与庄子之说,判然二途,传统上也是把黄老之术与庄子学说分得很清楚,后世炼还丹、弄采补的道家又等而下之。这三个派别的道家,都深刻地影响了中国文化。黄老之术影响了政治的中国,庄子之道影响了文化的中国,第三种道家发明了让西人叹为观止的房中术。


  文“大师”最满嘴跑马的,是他对佛学的论断。佛教本有小乘与大乘之别,进入中国后,又产生了如禅宗华严宗等多种派别。作为宗教的佛教,和作为一种哲学思潮的佛学,绝不相同。而二者又各自对中国文化有巨大影响。笼统说“释迦的佛教”,又一次说明文“大师”完全不懂佛学。


  而重要的是,无论佛教还是佛学,无论是天台宗、华严宗,还是其他什么宗,都没有“尚气”之说,更没有尚“和气”的记载。是的,“大师”的门徒们要说,佛教或佛学没有尙和气之说,不等于“大师”不能归纳啊?可是“大师”不归纳还好,一归纳,连最后一点遮羞布都脱落了!“大师”煞有介事地解释说:“释迦的佛教讲究万事以‘和’为贵”,却不知“和为贵”是完全彻底的儒家思想!典出《论语》:“礼之用,和为贵”。“大师”要当心了,你侮辱了全国的佛教徒的信仰,你把释迦牟尼变成孔门弟子了!


  如果文“大师”不在凤凰网发这篇妙趣横生的声明,我还不会注意他的“正清和”究竟是个什么东西。现在,“大师”连裆前最后一片树叶也黯然滑落。一个人没有底气不要紧,要学会藏拙,要安份守己,否则,老子早就说了,“无已贵高,将恐蹶”!



附:就文怀沙的问题答《申江服务导报》记者问

ZY你好:
    我的答复如下:我是一个政治哲学家,我只关心文怀沙这样没有任何学问的所谓“国学大师”是怎么能够成功地欺世盗名的。我认为,这个原因就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了反右和文革以后,其根本遭到彻底的斫伤,于是社会上不再有一个可以带领人们向上的贤士大夫阶级,也不再有以生命价值为根本特征的古典价值。这是一个只讲“有用”不问高贵还是下贱的时代,正是这种时代使得文怀沙如鱼得水。至于其他的,我不关心,也不会回答。我认为,只要整个社会没有能够形成尊敬知识德能的风气,文怀沙还将恬不知耻地做他的“国学大师”。

徐晋如 2009.2.21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19:58 | 只看该作者
思公:文怀沙何足挂齿

大家,大师也没有什么神秘,在学术上无非是比较出众的人物,一般学问和人品上让人佩服。近几十年来不见大师久矣,一些在民国时期已得到公认大师名望的人物,进入新朝,多为落汤鸡,自身难保,很少保全大师风范,佩服效仿也无从说起,后续之人更是希罕鲜见。但是由于有“大师”这么个名词和传统,难免社会还要捧出些比较优秀的人充数,所以今日滥竽充数的大师为数不少。



文怀沙这种老人基本上就是人造大师,自造大师,是电视时代靠一张嘴塑造的。要学问有一点,但离学术大师差之何止千里,文的平生著作哪有几本,所谓楚辞专家不过借当编辑之便出版过普及文化的丛书,解释介绍一下屈原的《九歌》,《九章》之类。这种大师中国不下几百万,自已认为自己学问不错,自诩大师也未尝不可,可是但分和水平高的学者比较一下,高低一见便知。但是为什么现代很多人很容易取得大师之名呢?在高度垄断的电视上,人出名很容易,有一句话,一条狗在中央台露个脸,也会成为名狗。这年头就是电视说谁是大师谁就是大师。如果敢厚着脸,有机会在电视上吹嘘一番,很容易就出名,这种例子比比皆是。



文怀沙所谓大师就是自吹出来的,可能在文化圈混过,有些因缘,所以主要靠营造和名人的交往,来提高自己身份,一首应答诗,一张留影,拿来炫耀神吹,结果吹成个“大师”,成了大师,又聚集一群和他差不多同类文人墨士互相吹捧,在场面上混混罢了。真正学者读书人对此不齿,也不会和这类“文化混子”为伍,这些人最热衷的是混场面,吹大牛,蒙那些文化比较低的年青人,得点廉价赞美和占点小便宜而已。这种人学问的根基就是吹牛,恶劣说就是行骗。所以看看文怀沙的简历,处处都是疑点,没什么学术成果,多是靠些名人交往充数,什么章太炎的弟子,国专的教授,胡耀邦的平反,估计都是子虚乌有。他放一通屁,把裤子都崩穿了,谁有功夫去考证这种臭气。既然电视上请出来的鸟大师,还是自己攃屁股吧。



文怀沙如果讲点屈原的诗,少吹点牛,我看也没什么,小知识分子吗,人品不过如茅盾说的“轻浮”文人,男女关系随便点,对文人也不算太大的事,当然因为这个被劳教,想必严重些。但是现在看,这人把自己这么块土,磨成球,镀层铝,当成宝珠,以为“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冒充当代屈原,也太不知天高地厚了,让人轻轻一敲,土渣滓就露出来了。



我看文怀沙刚发表的声明,基本上就是个告饶书,对年龄嫌疑来句:“后世史家当以此为据,无劳辨析,此哀言也。”还后世呢,今世都说不清楚,就别后世了,1920年出生不是你文怀沙自己填的表,几十年了,白纸黑字,和着最后“俱不足信”,你哪句话能让人信呢?无非让人看在“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的份上放他一马,而他“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立命的《四部文明》究竟是本什么书,请读读后面的附文。借《四库全书》的名声胡编乱造的《四部文明》早晚成为文化史上的一个笑柄。看在老先生奔九十的人了,估计自己以前说什么也记不清了,不忍再多说什么,不过说句实在话,老头长的有点大师模样。



附文1:

文怀沙发声明

究竟是李辉造假炒作,还是文怀沙造假盗名?李辉文章曝光两天之后,文怀沙终于在昨晚10点通过香港某网站对此事发表声明,然而,声明并非针对众人关心的三大质疑作答,只表明了文怀沙个人对此次风波的态度,即“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



全文共200余字: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鸟之将死,其鸣也哀。我诞生于忧患频连之己酉腊月初五,即阳历一九一零年一月十五日,其它歧说,俱不足信。后世史家当以此为据,无劳辨析,此哀言也;亦善言也。自揆平生碌碌,泰半荒度。堪留赠后贤及我不认识之子孙,已公开刊布者有:“正清和”三十三字真经及《四部文明》二百卷(约近一亿四千万言)。知我,罪我,有书为证,乌足道?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如是而已。

落款为燕堂文怀沙,二OO九年二月二十日



附文2

《四部文明》原编辑称: 编辑部成员大都不具备高中学历

郭天力

文怀沙有“沉甸甸”的学术成果:由他领衔主编的大型丛书《四部文明》于2007年出版。据悉,这部卷帙浩繁的丛书“对我国先秦至隋唐两千余年间的历史文化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学术的、总结性的大规模纂述,堪称展现中华文明前半期的集大成之作。”这部200册的大型丛书曾经在2007年12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学术界众口一词给予了高度评价。这样一本书到底是怎样编辑出炉的呢?

昨日一位江苏淮安籍人士向《燕赵都市报》报料称,2004年,他在西安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毕业后,进入了《四部文明》编辑部工作。

“编辑部在西安市何家村,老板傅光在那里租的房子。关于傅光和文怀沙的关系,我们当时知道的情况是,文怀沙‘文革’时曾和傅光父亲是狱友,傅光父亲傅庚生是研究杜甫的专家,曾供职于西北大学中文系。两人出狱后,文怀沙在北京发展,后来去西安找傅庚生,但发现他已经去世了,几经辗转找到了傅光。两人一合计,准备做这部书。”

“这部书到底是怎么个编辑法呢?其实,就是由文怀沙从北京弄来一些古书,我们把古书扫描、复印,完全没有任何的编辑和文笔润饰的工作。正因为所谓的编辑工作没有任何文化含量,只不过是个体力活,所以编辑部成员,只有我一个是大学生,做一些编译工作,其余的六七人,最高学历不过是高中。如果说文怀沙对这部书的编辑有什么帮助的话,那就是他从北京弄来许多古书。其实,这些古书也都是从国家图书馆拿来的,然后由傅光负责分类,比如《论语》就放在先秦这一部分,我们拿过来直接扫描、复印就行了。我在里边工作了几个月,发现这么浩大的文化工程居然是这个样子,而且薪水也很低,我就离开了。编辑部比较固定的员工,除了傅光,只有两个,一个是小姑娘,在计算机学校学了点photoshop,因为扫描书页的时候可能会有黑边,她就负责把黑边清除,另一个人是从农民工市场上随机叫来的,之所以选上他是因为他当时蹲在地上,看上去很老实。”

“后来,我们听说这部书居然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首发仪式,在惊讶之余,也感到好笑,因为我们最清楚这本书是怎么编辑出来的。”这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报料者说,现在发行的只是其中的上部,共100册,售价高达3.8万元。记者在《四部文明》官方网站看到,标注的上下部全套售价为8.8万元,连香港澳门的高校都曾购买。 (郭天力)
151
 楼主| 发表于 2009-2-24 18:24:24 | 只看该作者
辩论话题:国学大师文怀沙遭人质疑是否是被陷害?

网友回答:

问问年龄和学历有怎么了?这年头打着各种幌子招摇撞骗的骗子太多,是该用质疑的眼光看一下世界。身正不怕影子斜,有什么证据摆出来不就澄清了么!对于男人来说,年龄和学历又不是什么隐私。对我们来说,年龄和学历每次去招聘会的时候都得写无数次呢。

我LP"有幸"听过一次文大师的讲座,据她说,该大师整场都在讲些不着边际的废话,根本没啥真东西(当然也有可能是我LP只是大学毕业,和大师的弟子相比学历太低),不过,最后大师为自己写的书拉赞助和做宣传推广,那可是不遗余力。

为什么反对李辉的都是对李辉进行人身攻击,确没人去调查,拿出证据来反驳

1.活到这样大的年纪了,怎么自己的年龄都搞不清楚了,你的国学大师真是老糊涂了。2.是不是政治犯还是流氓犯,去公安机关调查一下档案就真相大白了。3.你的书法写得不好,没有书法的扎实功底,只有“正清和”三个字招摇撞骗.4.你到底是不是章太炎的学生?如果你在某个环节说谎,那以后哪个还会相信你说的话呢?年纪一把了,嘴巴说起来有一套,快要见阎罗年纪了,说话应该老实了,不要这样欺骗我们了吧,文怀沙你最少是男人吧,怎么不敢出来证实自己呢?!

李辉有理有据的分析,很理智!赞一个!

历史就是历史,真理不怕反驳,查查历史档案吧,让事实讲话.不管是谁,更改档案,不讲实话就是有问题.....

他就是一个骗子。

希望来个人肉搜索,弄清文老的真实背景,还历史一个清白!

在北京接触了一些形形色色的大师:会写几个毛笔字则是书法大家,或自吹是是欧阳大师的弟子;会画几笔则是中国当代画家,什么画院的院长;会凑几句七字诗,就是诗词协会常委;在博物馆呆了几年的就成了鉴定专家,,,,反正东抄西抄的著作出的还不少,水份何其多也,,,看多了最多也是笑笑而已,,

李辉这一当头棒喝但愿能起到正本清源的作用!

学者首要的是道德人格,如果人生的履历都是混浊不堪,连一个做人的基本良心都没有了,哪里能够奢谈警醒世人?强烈支持李辉质疑!!!!

人应该长脑子思考问题。不要做人云亦云的看客。

文怀沙的回应苍白无力、糊涂账一本,年龄问题都说不清?

建议文老到医院做一下骨龄测定,通过组织部门查一下档案,让政府发布权威公告。通过公检法机关,追究李某的刑事责任,诬陷罪、诽谤罪、两罪并处,让那个什么李某,摘不到苹果摔断腿。

李辉穷折腾!惟恐天下和谐!对李辉这个害群之马,建议公安机关将其劳动教养5年。

李辉挺住!把打假进行到底!全中国网民会为你撑腰!

学者首要的是道德人格,如果人生的履历都是混浊不堪,连一个做人的基本良心都没有了,哪里能够奢谈警醒世人?强烈支持李辉质疑!!!!

不是批判,只是寻回历史的真实!

老爹骗了名,儿子又想骗钱,还一个亿,你两父子回家躲着画钱去吧!就你儿子回答老爹年纪的弱智___-是为配合家母,看起来般配,,,滑天下之大稽!

李什么辉只是借文老达到出名的目的罢了.不知道为什么有那么多对文老不熟悉的人也支持他.鲁迅先生早就对中国人的这种起哄行为,做过深刻的揭露,柏杨也曾说过丑陋的中国人.面支此景,我们只能一声叹息.

文怀沙不论是99岁还是88岁,都是高岑老人了,不管是不是名人,这几年都很少露面,还拿他来说事的人,应不是善良之辈。

伪大师在中国太多了,就是该揭穿他们的真面目.自己的年龄都不敢证实,谁能信你!顶李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24 15:14 , Processed in 0.115344 second(s), 17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