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艺术部落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刘彦湖书法作品展|研讨会】

[复制链接]
111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2 11:05:30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湖书法作品展|研讨会】

老蔡开始大骂书坛怪之现象,后面的老兄倒睡着了...的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121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2 11:06:30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湖书法作品展|研讨会】

听了邵哥的发言倒觉得似“邵岩书法研讨会”,呵呵....也高人。
131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2 11:07:09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湖书法作品展|研讨会】

老湖,缅甸人,发言缓慢透彻。
141
 楼主| 发表于 2003-11-12 11:07:24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湖书法作品展|研讨会】

刘公指点江山:过五百年后,考古专家会发现500年前书坛竟然如此旺盛过,
这难道不是奇迹?不是高峰乎?
————————————————————————————————————
老渔翁接岔:这与我在书坛二十年的奉献是分不开的。
151
发表于 2003-11-12 13:43:28 | 只看该作者

【刘彦湖书法作品展|研讨会】

    中国书法的当代性价值
    ——刘正成在刘彦湖书法研讨会上的总结发言

    我认为今天的会议基本上完成了我们提出的命题的任务,三个大的议题,基本上涉及到了。参加今天的会议有美术史家,还有文艺学家、美术批评家,多学科的介入完成了这三个论题的讨论,我觉得这个讨论会将会是当代书法学科和其他学科交往中间值得借鉴的一次会议。几位书法界以外的学者,范迪安先生、王岳川先生、陈传席先生他们都跟我们非常明确的提到了三个话题中最中心的一个问题——书法当代性问题,当我们书法界还在研究什么“喜闻乐见”,什么“丑书”的时候,他们这些站在学术前沿的学者给我们提出书法的当代性问题,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自觉从社会学讨论进入当代书法核心问题的讨论,这个学科才能前进发展。这种多学科的参照,非常有利于书法的发展。我参加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成立五十周年的一个国际考古学讨论会,我发表了一篇论文《现代考古学对书法的影响》,我提供了很多图版,阐明现代考古学对书法的影响的程度,从罗振玉、董作宾先生一直到当代。我发表完论文以后,从美国回来的著名考古学者陈星灿先生跟我说,你的观点具有一种后现代的观念。当时我对后现代的观念没有什么了解,我就和他作了一次谈话,我总结出这个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讨论传统,在讨论当代书法的时候,其实我们已经具有了当代性。甲骨文、简牍这一系列新的考古成果在书法中的表现,这个表现可能在五百年以后才能发现,只有二十世纪的末期和二十一世纪之初才有这种书法,从远古至今所有的书法素材都运用到当代书法的创作,正好是我们书法的当代性。可以举个例子,宋代就没有什么篆书,汉代没有楷书,从汉代到当代,就是一个世纪以前,没有人看到竹简书法,也没有看到秦汉人是怎么写字。三千年之间,也没有人能够看见甲骨文。而这一系列中国书法最广泛外延的传统在当代都获得了最大的传承,这个当代性,如果在我们五百年以后来看,就是这个世纪书法最大的特点。也就是说,我们在传统最广泛的继承之中,体现了书法的当代性。
    我们讨论传统与当代性的问题,确实需要一种自觉。今天围绕刘彦湖的作品来讨论,他的作品有非常理性的对传统广泛的继承。刚才我谈到他的汉代篆书,对简牍、敦煌写经、唐代楷书、甲骨文、金文的吸收,他是当代书法创作家中间一个有代表性的书家。这种当代性很多是在清代、明代、宋代、唐代不具备的。艺术考古学的历史将会证明我们当代书法一代人的创造获得了书法的当代性,刘彦湖先生就是一个明确的例子。
    对刘彦湖本人的微观研究来说,我认为他的成果进了很大一步。他最好的是行书,写得非常好。继而是他的篆书,今天我看到他的草书,特别是临祝允明的狂草卷,非常有建树。当然这不仅仅是祝允明,可能祝允明、张旭加上王铎。我在他的微观世界中,发现他的一个矛盾,这种矛盾可能是他进一步前进的基础。中国书法从手写的作品转入金石作品,产生了重大的分野。金石作品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或者碑石上的,它重视书法的装饰性;从东汉以来的文人书写重视表现性。我明显的看到刘彦湖的书法,一种是理性的,一种是感性的,他的狂草非常具有感性表现,他的篆书又非常具有装饰性,这就是他的艺术理性。正是这个矛盾,可能会促成他的艺术进一步的发展。那么,什么时候能够妥善地处理达到最好的一个点和最好的一个度的时候,他的书法会获得真正的成功。但今天,他已经获得一个很大的成功,他毕竟只有四十多岁,还会有一个“人书俱老”的时候。今天有些同志提出一些批判性的意见,我觉得正是这次讨论会的价值所在。肯定性的意见也谈到了他的点子上,落在了他的要害处。 我想,对刘彦湖做这样一个微观的讨论和批评,对每一个书法创作者和书法评论家都可以获得一种参照价值。
    最后,我想谈一谈这个会议的引申的意义。对于当代书法,有些评论家提到了让“老百姓喜闻乐见”,而我更注重江总书记讲的“三个代表”,我们的艺术家他不是要代替,而是要作代表。中央美术学院一定是一个提高我们书法水平、学术水平的团体。我们优秀的书法家一定要从提高上去普及,这就存在我们的精英艺术怎么去发展和怎么被社会所认识?最近,我受漓江出版社之约编了一本书叫《当代获奖书法篆刻选》,我对每一件作品进行了评点,还写了一个序言,标题是“流行·主流·精英”,我认为当代流行书风并不是流行音乐的意义,流行音乐是所有人都能唱的,而流行书风恰恰是一种精英的书风。
    先进文化代表性首先体现在它的高度。像刘彦湖这类作品,刚才有同志也提到,是不是每个老百姓都能看得懂呢?而我们做的正是最前沿的,也许今天在普及贝多芬的时候,在当年它就是非常高深的音乐,甚至今天还有许多人也不懂。我们中国书协下一步的工作如果集中在让更多的老百姓去理解的普及工作上,实际上降低了我们挖掘传统的深刻性——降低艺术创作的高度去适应一般的民众。那么,省书协、市书协、县书协去干什么呢?没有“提高”的“普及”是一条让书法艺术走上庸俗化的不归之路。
    今天中央美院举行这样一个展览和这样一个讨论,我想将会以“提高”来指导“普及”,因为我们倾向于精英这样一个艺术展览去引导和代表我们时代的高度。今天能不能代表,绝对不会是以多少人能理解为标准,而一定以这个艺术本身和在历史中间所留下的一个座标的位置来证明。
    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高水平的讨论会,我非常钦佩中央美术学院范迪安院长这样一批领导,能组织这样一个展览和这样一个讨论会。什么叫学院派?今天范迪安先生领导的这个展览和讨论会就是学院派的表率,希望我们的精英艺术在学院的参与下,获得真正的健康的深入发展,能够实现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代表价值。
(此文转自中国书法在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9-15 16:45 , Processed in 0.120025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