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闻正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边缘艺术|编辑档案(二)]

[复制链接]
211
 楼主| 发表于 2003-1-26 21:42:35 | 只看该作者

[边缘艺术|编辑档案(二)]

    山东徐信8月21日来信:电视里介绍一个女摄影家王女士,王女士经历颇感人,原是建筑专业,后转行做摄影家。她有一个专拍女性眼神的系列,捕捉到了一个寻常拍摄者难以捕捉到的瞬间,确实不错。王:女士另有一个花的系列,创意乃至手绘,与知名度很高的已故美国女艺术家奥基芙之画太过相近,所不同的,仅是王女士的作品为照片。
    这个系列,据说在西德等地还很被看好。我因此感到奇怪的是:一、那些西方人也同样是“老土“,不知奥基芙之画?二、这又是与“后现代”有牵连?杜桑那个不知从什么地方搬来,也不知是谁设计制造的小便池,被人照样做个不锈钢的,照样出了名(谢里·莱文)。还有索性将名家名作翻拍一次,算做自家的作品,也出了名(雪莉·莱维)。王女士作品与奥基芙之画的关系,可能正是吻合了“后现代”的时髦!二、王女士在谈到自己这个系列时,也只字未及什么奥基芙的画——可能她真的没见过。而她关于这个花系列的话题,在许多谈论奥基芙之画的文章里,都已被说起过了。
    王女士这个系列所以被人看好,可能还另有价格上的原因。因为即便是西方中产者,也未必买得起奥基芙的原作,平时墙上挂的名家名作大多是仿真印刷品。相比之下,王女士的作品虽是照片,但毕竟原作,又断不会如奥基芙作品那样的价格。㈩低廉的价,买个有名家味道的原作,又何乐而不为呢?
    同样是拍花的照片,梅普勒索普的作品才堪称“艺术”。当然,拿一个公认为大师的作品与王女士的作品相比,也许不够公平。但在论到王女士作品时却不要忘了奥基芙、梅普勒索普们的作品,否则,工女士们的作品就有可能成了“大师作品”了。
    大凡对成功作品“名牌”之类的步趋模仿,先就具备了必然受欢迎的因素。比如徐晓燕女士的《高梁地》,因为图式与手法跟基弗的《焦土地"目近,就自然有了——种“名作派头”。这让此间一班信息往往滞后见识往往局限的理论家们见到之后,就有可能人为叫好了,他们对“名作派头”毕竟尚能领略。当然,这些理论家们断不可能有奥利瓦发现“三C”那样的“原创眼光”。栗宪庭先生倒还好像是见多识广,并且比较坦白,关于那个有死婴的展览,他明言是受了达米恩作品的影响,达氏作品中还有可待开发的空间,所以值得一做。只是栗氏发现没有,同样在福尔马林里浸点东西,视觉效果却有天壤之别,这里福尔马林浸的东西也被塞曼邀去了威尼斯展览一一说不定这位曾做过奥利瓦跟班的“洋栗先生”,却原来也是个“土包子”!
221
发表于 2003-6-21 18:16:18 | 只看该作者

[边缘艺术|编辑档案(二)]

应该“一家独鸣”
231
发表于 2005-2-22 17:48:07 | 只看该作者

[边缘艺术|编辑档案(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11-1 07:02 , Processed in 0.16273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