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标题: 【闻正先生访谈|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打印本页]

作者: yiren    时间: 2007-10-11 10:29
标题: 【闻正先生访谈|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环铁时代·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闻正先生访谈


受访人:闻正
采访人:张仅
  间:2007.9.28
  点:环铁时代ART
(以下采访人简称:张;受访人简称:闻)                              

张:您在发扬及革新中国书画方面做了很多努力,您觉得发展及革新中国书画的命脉在哪里?

闻:根植传统,在此基础上艺术家确立自己的文化身份。在确立身份后立足于本土资源去创造,这样的作品才是有根源的。个人觉得艺术家只能做本土的事儿,比如说东方人无法真实表述西方的故事,艺术照搬形式自然也是行不通的。形式的吸纳应基于生命本源,而我们的主体生命是东方,因而传统书画的发展命脉无疑基于东方本土文化,只要把内在的东方文化视觉唤醒,那么所完成的作品自然具备东方气韵。

张:我觉得您的抽象作品中既有传统的气息又有很强的现代性,您是怎样在作品中处理这两个关键词的?

闻:我的抽象作品由中国传统笔墨故事和现代视觉形式融合而成,与西方抽象绘画本质不同。西方抽象绘画是点、线、面的几何布阵或形式堆积,而我的作品中所运用的点、线、面是东方的故事,只有视觉元素有生命力,整体画面才可能气韵生动有生命气息。

张:有人说我们现代人对传统艺术的审美是西化的审美,所以对于根脉的触摸是十分困难的;另一种说法现代的审美是国际性视觉语言,我们应该用新的视觉语言去探讨现当代的中国艺术。对此您怎么看?

闻:这种模糊性确实存在。我们怎么来理解这里涉及到的国际化语言呢?比方说,我与你沟通必须用“通用语言”,这样我们才能够相互理解对方所要表达的意思。艺术领域也是一样,交流必须建构一种对等的当代国际性视觉语言,这样东、西方的艺术家才能沟通,但双方在作品中讲的故事内容和文化积淀一定需是本土的!

张:那您觉得当代视觉艺术对于当代绘画语言的探索上处于什么阶段?

闻:文化的视觉积淀形成至少需要几十年,当下中西视觉速配嫁接这种方式蛮暧昧,但这就是中国“当代”艺术现状。符号绘画及艳俗形式等已经伪装成中国当代艺术的面容,这种直白的视觉语法着实让西方资本嘴脸暗自窃笑,但谁知道这是西方资本对本土文化的视觉侵略?热点传媒的视觉评价标准的仍倾向于西方,因而也导致本土当代艺术的恒久失语。当代视觉的成长发展和评价起始标准应当源于本土,这可能还需三五年努力才能够完整建立。

张:那您觉得我们的艺术自身是否存在枷锁?

闻:存在,比如说艺术分类对创作就存在制约和干扰,分类越细致交流就越多隔阂。个人认为艺术创作不应该有视觉界限,还要勇于打破视觉分类产生的诸多问题。简而言之,只要符合创意不必排斥任何元素。

张:其实是真正的回归文化,回归艺术本源状态。

闻:嗯!宛若风筝不能断线,艺术不离本土文化。

张:您希望您的作品承载什么?希望作品给观者什么?

闻:艺术创作是一个行为过程,包含艺术品终结。对我而言,艺术创作是制造矛盾与解决矛盾的过程,我也常以此去衡量评介艺术家。艺术当属生活的一部分,是生命本体自我完善不可缺失的过程。我的创作不会有废弃作品,纸面随机出现的任何矛盾都可作为历练机会。觉得艺术创作应成为人们提升智慧的途径,若此它就能成为一把万能钥匙,社会生活中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张:在您的作品中有对中国汉字文化的探讨,能具体谈谈吗?

闻:汉字作为艺术的一种创作资源,是很特别的。汉字区别于其他国家的文字单纯表意形式而带有强烈的视觉图示感。汉字既是具象的也是抽象的,当你看到一个字形时候你认知它,这是她的表意性、具象特征。而当抽离出来单纯观看一个字形时,你就会发现它所构成的视觉空间是另一个奇妙世界。在艺术创作中运用汉字元素时通常是挪移改造,偶尔需要溯源,去追溯汉字的视觉发展历程,从而更好的理解运用。汉字形象在画面中出现有积极和消极两面影响,积极方面是汉字可以让观者直接切入主题思想;反之这也是一种干扰,字的个体意义会对作品整体造成破坏。我的作品中有部分类汉字形态,也是遵从古人造字办法而形成。

张:在您的创作中很多作品是以意象,印象形式出现的,那么以您参展的这幅作品举例谈谈《网·CN》——您从消化到创作的过程?

闻:创作确实需要一个消化吸收过程,直接挪移绝不可取。这次参展作品名称叫《网·CN》,网就是现代艺术部落网,与“CN”相关联就凝化为中国本土抽象艺术。传统的笔墨线条与网络这种新媒体相关联确实蛮有意思。艺术部落网发展至今已有七年时间,我一直把部落网站当作艺术品,在全球性网络艺术互动环境中,所有访客行踪自然成了部分作品。

张:谈谈您的石板画创作?

闻:创作技法不必多谈吧。我的石板画绝对是传统山水味儿,不同之处是简化了传统山水元素,画面没有树木,桥梁、房屋、行人等地域性识别元素,似乎接近国际化视觉语言。

张:您的家乡文化对您的创作有影响吗?

闻:徽派建筑和文化艺术对我影响很深,可以说我在砖木石雕和古字画环境中浸泡出来。
如今徽派文化已经成为全球热门的研究课题,我也期望艺术家们去关注!

张:谈谈您近期的创作方向?

闻:根植传统,探索试验。近来客串做策展人(笑…)

张:现在的中国艺术市场处于很复杂的时期,您从一个艺术家的角度谈艺术市场以及作为一个艺术家应该怎样面对市场的问题?

闻:现在艺术市场泡沫太多,只有少数人在泡沫中获益。这是需要反思的事儿!如果艺术创作目的是这个泡沫,那么其作品还可以称为艺术品吗?干脆叫人民币得咯!做艺术家难在创作与市场决裂,孤独之后必成大器。

张:谈谈《环铁时代-首届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吧?

闻:这次邀请展把整体展示空间也当作了一件艺术品,由环境创意到作品选择而后定位艺术家。艺术展厅传统照明方式也给取消了,采用环境筒灯照明效果。独立视觉空间内只挂一幅作品,整体空间作品布阵采用视觉关联衔接,有很好的视觉延展性和体量感。背景音乐播放谭盾的《英雄》系列乐曲,空灵玄妙。地面用古船木镇场干冰烟雾特效,现场绝佳。

张:给我们大致介绍一下参展艺术家的作品特点,希望您能为观众在此对展览作一个简单导读?

闻:嗯,按照视觉顺序来吧。魏立刚《波洛克电影观后感》、郑学武《世纪文本》、王华祥《整容》、曾来德《默许山河》、赵梓君《水墨花园》行为、丁方《城》、夏小万《堕落与期待》、邢俊勤《士兵》、原国镭《开牙+神话》、王非《少年狂得志》、刘旭光《墨相》装置、宫林《面花》装置、闻正《网.cn》、邵岩《遗迹》、成浦云《宋体构成》、庆庆《容》装置、刘彦湖《黄钟大吕》、枫翎《时装》装置、一了《囚》、刘毅《070513》、徐杰《凿》印章。每件作品都是其代表作,尺幅之大,气势之强,非现场亲自感受不可知也。

张:展览中提到了中西文化“对阵”的概念,请具体说说。

闻:对阵有两个含义,一方面就是东、西文化的视觉对阵。东、西方的思维方式不同,不必盲目效仿,平等交流即可。拿“几何形”来说,东方思维说是具象的,无论怎样堆积变化都逃不出几何形式。而中国的线条下笔便是抽象的,属非确定性痕迹且蕴含生命力,是艺术家的本体生命迹象。西方是理性语言体系,东方属感性语言体系。再说中国本土文化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对阵。为什么要加引号呢?其实就是伪当代,由此孕育出自然是伪当代艺术!

张:您觉得《环铁时代》和《现代艺术部落》在当代艺术领域应该是怎样一个角色?

闻:环铁时代,这个词创意绝佳,有“当代先锋”和“艺术圈”双重意味。个人期望它能引领中国本土当代艺术潮流。现代艺术部落是网络传媒同时也是我的艺术作品,贵在坚持。

张:展览中涉及的中国传统艺术当代化进程问题,希望您具体谈谈。

闻:答案已经预置在展览视听空间中。每位艺术家及其作品都会告诉你一套独立的视觉进程解决方案,去现场感受和体悟吧!


作者: yiren    时间: 2007-10-11 11:08
【开幕式篇|“环铁时代”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http://www.xdsf.com/bbs/thread-11407-1-1.html

【水墨花园|“环铁时代”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http://www.xdsf.com/bbs/thread-11408-1-1.html

【东方书写|“环铁时代”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http://www.xdsf.com/bbs/thread-11409-1-1.html

【展厅空间|“环铁时代”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
http://www.xdsf.com/bbs/thread-11410-1-1.html

【环铁时代|现代艺术部落邀请展作品集】
http://www.xdsf.com/bbs/thread-11439-1-1.html

平面媒体源文件点击下载:
http://www.xdsf.com/arts/news.rar

作者: 所谓文本    时间: 2007-10-17 09:43
支持酋长
作者: 山越工坊    时间: 2008-1-13 13:16
标题: 回复 1# 的帖子
支持酋长支持酋长
作者: 喻风    时间: 2008-4-20 19:50

作者: 遒三漫道    时间: 2009-6-15 16:04





欢迎光临 【艺术部落】 (http://www.xdsf.com/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