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99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化是什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1 15:02:46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化是什么

上个世纪末到现在,人们不得不承认一个现象,那就是,“文化”这个词儿在我们中国这块土地上出现的频率很高,如什么酒文化,茶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旅游文化,城市文化,乡村文化,娱乐文化等等。看来,文化是无处不在,无处不有的。文化广泛的存在于精神生产领域,又广范地存在于物质生产领域。对于人的基本的生存需要——吃、穿,人们不断地变换花样,不断地推陈出新,人们认为这就是文化;一个企业依靠自己创立的理念,围绕着这个理念塑造自己崭新的形象,人们认为这也是文化。从封建社会过来的中国人,遇到熟人时拱拱手,这也是文化。据说,这手还不能随便“拱”,应是左手包着右手,不能右手包着左手,因为左手代表“善”,右手代表“恶”。为何左手代表“善”,右手代表“恶”?因为大多人习惯使用右手,或者说使用右手的频率要高一些。那右手作的恶事自然要多些,相反,左手作的恶事要少些。打拱时用左手将右手包着,是对别人的尊重。据说古时的小小的铜钱里也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单说那外边的圆形和内部的方孔,叫做“内方外圆”,是说一个人的人格修养,“内要方正,外要圆通”。这“方正”,是不是说一个人要正直,善良?这“圆通”,是不是说一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为人处世不要拘泥,要“中庸”,要灵活,要因人而异,要因地制宜,不要死搬教条,刻舟求剑呢?答复是肯定的。
近年来还有一个现象,出现了五花八门的“文化”概念,可以找出成百上千条,但各有各的解释,各有各的说法,真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值得一问的是,文化是怎么来的?人类最原始的时期有文化吗?如果那时已经有了文化,但有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吗?
我发现,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化”这个概念接近了文化的本质。恰恰是我们的教科书和词典上使用(概括)的以及已经出现的那些关于“文化”这个词的数百条的阐释并不怎么准确。我们的概念落后于我们的生活,我们的抽象思维落后于我们的生活。
《说文解字》里记载:“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依类象形,故谓之文”。依此记载,仓颉创造文字,是受到了鸟兽行走之后留下的痕迹(蹄痕、爪迹)的启示。从蹄痕和爪迹可区分是什么兽,什么鸟。人类的生活“痕迹”如何区分?如何辨别?如何记留?人类不能像鸟兽一样仅仅只留下“足迹”,而且要留下许许多多的生活情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仓颉在鸟兽爪迹蹄痕的启迪下,通过取类比象,“依类象形”,创造了文字。这些文字,是纵横交错的“纹”的组合,所以《说文解字》里又说:“文——错画也”。看来,这里的“文”,就是“汉字”。“汉字”就是右纵横交错的“纹”组合而成。从不同的“字”的形态里可以知道它象征着什么意思,就像从鸟兽的爪迹蹄痕里分辨出鸟兽的种类一样。
前面说了“文”,现在说“化”。《说文解字》里这样释“化”,“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贾生曰:此五学者既成于上,则百姓黎民化辑于下矣!老子曰:我无为而民自化”。又继续说:化——“从匕人。上匕而下从匕,谓之化。化,篆不入人部,而入匕部者,不主谓匕于人者,主谓匕人者也。今以化为变,匕字矣”。今版的《辞源》和《辞海》对“化”的部首归类以及《说文解字》对“化”的阐释值得玩味,《辞海》将“化”归于“人”旁部,《辞源》将“化”归于“匕”旁部。很明显,《辞源》在固守原意,《辞海》在叛离原意。“化”——(1)从“教行”的角度看,是统治阶级的行为;(2)带有一定的强制性(“匕”——利器)。
随着社会生活发展,“文”的含意有了些新的内容,它不仅仅是仓颉造字的那个单调的意思了。礼乐记:“五色成文而不乱,”引申为文雅,常和“文”和“野”对称。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论语子罕:“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集注:“道之显者谓之文,盖礼乐制度之谓”。“文”还“美”和“善”的象征,礼乐记:礼减而进,以进为文;乐而反,以反为文“(此处对“文”的阐释皆转引于《辞源》)。
“野”,不仅含有“野蛮”之义,还有原始、荒蛮,没有开化,比较落后之义。“文”和“野”相对称,说明“文”的气象(状态、景象)与“野”的气象(状态、景象)相反,即现代(相对的讲)的,美好的,经过了教化的气象(状态、景象)。又:“文”和“武”相对,前者执“笔”,后者执“刀”,很明显,从人性进化和人类进化的方向看,“文”,象征着人性;“武”,含有较多的兽性。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文”会不断增强,人们的兽性(其中自然有武的“血液”)会不断地减弱,人类的未来,血腥的屠杀,残酷的战争,是肯定要消亡的。那时,人与人之间的亲爱,友善,和睦的社会图景就展现出来了。
从“文”的含义的演变和“化”意思看,人们将“文”和“化”这两个字(词)结合在一起,组成的一个新词,起初的意义并不是一个名词,而是一个动词,是主谓结构的动词。而且其指向很鲜明,即人们创造这个词是针对着自身的,而不是针对其它物质实体和客观世界的,是针对人这个主体的。人们的主观向往是,要将自己“文而化之”。这里的“文”,取其“美”和“善”之义。而“美”和“善”可以引伸为人的一切美好的行为,用今天的话叫“五讲四美”。简而言之,“文化”就是用优秀的思想和品格去改变不怎么“文化”的人(野性的人)。
因此可以认为,最初的“文化”是描述的动态的过程。而后来,“文化”这个动词演变成了名词。作为名词的“文化”已经和作为动词的“文化”大有区别,首先,作为动词的“文化”是形容的动态,而作为名词的“文化”是反映的静态,或者说是反映的现象和结果;其次,作为动词的“文化”,表示着人们正在运用和使用着文化,而作为名词的“文化”,即指文化的静态存在形式,也指文化的动态存在形式;第三,作为动词的“文化”涉及的文化的内容要少得多,作为名词的“文化”涉及的文化的内要多得多;第四,作为动词的“文化”可以将“文”和“化”分开使用,而作为名词的“文化”则不能将“文”和“化”分开使用。在今天,人们使用“文化”这个概念往往是作为名词的概念使用,作为动词的“文化”这一概念的功能已经很弱小了,甚至可以说基本上没有使用了。
从仓颉造“文”(字)说起,我们从“文”的诞生可以看到几点:(1)人类之前是没有“文”的,“文”是人类在生活和生产劳动中逐步创造的;(2)“文”只有人类独有,其它动物没有;(3)“文”象征着人类社会在不断发展和演进,象征着人类本质意义上的向一般动物告别,象征着人类逐渐挣脱原始,野蛮,愚昧,落后的境况,向着“文明”的图景艰难地迈进。所以前面讲的“文”和“野”相对,是很有道理的;讲“文”和“武”相对也是很有到理的。“野”即“野性”、野蛮,原始;“武”,不论怎么“文”的武里都有兽性和野性的成分。
下面着重讨论作为名词的“文化”。由于作为名词的“文化”不能将“文”和“化”分开使用,所以言“文”,就是言的“文化”。仓颉创造了文字就是创造了文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也是在创造文化。很明显,人类创造的文化是一个由少到多的过程,也是一个由浅入深过程,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人类不可能一蹴而就创造出人类相象所需要的文化,不可能一夜之间创造出高级的文明。
由上面看到的“文”的四点知道,文化有一个重要特点,即文化的诞生或产生离不开人的创造,文化是非自然物的,是排斥自然物的。我们继而推演,人类是怎么创造文化的?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人类应用自己大脑的思维创造。当然啦,大脑的思维不能凭空创造,而是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人的大脑里的思维不断地“扭住”、“缠着”自然界里的一些具体物质和人自身(自我生命体的来源和生命活动规律)不放,于是大脑里变慢慢生出一些“东西”来。现在我们把这些“东西”叫住什么“意识”呀,“观念”呀,“理念”呀,“思想”呀,“理论”呀,“道理”呀,等等。
分析到这里,文化这个概念可以说是呼之欲出了。那么,文化是什么呢?答曰: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思维在对主、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结晶(结果)。这些结晶(结果)如果文化创造者传达出来,则表现为语言、文字、图形、表情和形象等信息。因此,具体的文化信息就是语言信息、文字信息、图形信息、表情信息和形象信息。通过语言信息、文字信息、图形信息、表情信息和形象信息可以认识和了解文化的具体含意和精神。文化的具体含义和精神不外乎种种“意识”、 “观念”、“理念”、“道理” 、“思想”及“理论”等。通过语言信息、文字信息、图形信息、表情信息和形象信息可以认识和了解文化所包含的“意识”、 “观念”、“理念”、“道理” 、“思想”及“理论”等。形象地说,文化是人的精神闪烁的火花,文化是人的智慧的结晶,文化是人类独有的幻梦和现实,文化的光亮照亮着人类本身,也照亮着与人类临近的自然界!
这一概念有几个要件,第一,必须是人的大脑对主、客体的认识;第二,必须是人的大脑的思维作创造性的运动;第三,这个创造性的活动必须有一个结果。思维创造性活动在前,具有本质意义;结果在后,具有现象的意义。人们看到的文化,是“现象”,即思维活动的结果,思维活动的具体状态,往往是看不到的。文化的现象就是“意识”,“观念”,“思想”,“理论”,“理念”,“道理”的“语言化”,“文字化”,“图形化”、“形象化”,“系统化”等等。“语言化”就是文化创造者用口传达出自己创造的文化;“文字化”和 “图形化”就是文化创造者用纸、笔或其它方式传达出自己创造的文化;“形象化”就是文化创造者用表情和动作传达出自己创造的文化;“系统化” 就是文化创造者将自己创造的文化(观念、思想、理念、理论、道理)用逻辑推理、演绎、归归纳等方法,将这些观念、思想、理念、理论、道理做进一步的,全面的,从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说明和阐述,使之细化,条理,明晰,清楚。其所以强调“必须是人的大脑的思维作创造性的活动”,是因为人的思维还具有非创造性活动的性质,所谓“惯性思维”、“因循守旧”的思维就是非创造性活动的思维。一个人的大脑记忆他人的文化,复诵他人的文化,或者说一个应用他人创造的文化,这都不是自己在创造文化,而是在学习和使用他人创造的文化。这里的“现象”不能当住是人们看到的表面的“东西”,是说的文化表现的状态和情景。一个舞蹈演员表现自己创造的文化就是一种状态或情景,一个画家表现自己创造的文化也是一种状态或情景,大凡艺术家表现自己创造的文化都是一种状态或情景。非艺术家创造的文化事实上也是一种状态或一种情景,只不过这种状态或情景没有艺术家表现的状态和情景那么直接。例如,遗传学家要将遗传知识用于植物或动物后,出现了新的生命肌体之后,遗传学家创造的文化状态或情景才会被人们和他们自己看到。人创造了文化,他通过口头、文字、图形、表情、形象等方式表达出来,但也可以不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出来,而将它储藏在自己的大脑里。也即是说,文化可贮于人的大脑之内,也可以沋离大脑之外。一个人创造了文化,他表不表达出来,什么时候表达出来,这都是他自己的事情。有的人创造的有些文化,有可能他永远都不会表达出来,而将他带到另一个世界。我把人们隐藏在内心(大脑)的文化称为“隐形文化”。心理学就是研究“隐形文化”,揣摩人们的心理活动,探索人们的内心世界。心理学实际上是人们被动地将隐藏着的文化间接传达到社会,因为要他人去窥视你内心的秘密。“隐形文化”还可以扩大外延,将还是没有显现于社会的文化都可以称为“隐形文化”(也包括古人创造的而世面上传播中断了的还深埋在地下的文化)。可以把显现于社会的文化称为“显形文化”。前面说的文化只不过是一些“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理论”等等,但我们看到的有时候是通过文字、口头表现的“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理论”。这种表现文化的方式别人容易接受,容易看明白,而通过动作、表情表现的“意识”,“观念”,“思想”,“理念”,“理论”,这种表现文化的方式别人不容易接受,不容易看明白,这类文化多属于艺术文化,表演的文化,塑造形象的文化。
文化创造表现以脑力活动为主。我们虽然不能用我们的眼睛看到具体的大脑活动创造文化的具体状态,但是我们可以看一个人思维活动的征兆。如“三思而后行”,“行成于思”,“深谋远虑”,“多思”,“闭目而思”,“殚精竭虑”,“冥思苦想”等,都是一个人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特征。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高级领导管理者、艺术家等在创造文化时大多属于这种状态。而有的人创造文化的外在行为十分明显,往往是一边思考,一边创造。如例用实验室进行自然科学研究的科学家和文学作家,虽然他们也要作些纯思考的准备,但他们在实验过程中和写作过程中的创造性思维没有停息。所以作家的活动叫“创作”。“创作”就是大脑的思维活动。尤其是通过实验室研究自然科学的科学家,他们对自然事物的真知灼见就是在实验室里发现的。从这里我们看到,人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不断进步的,由纯粹的大脑的思考发展借助实验室等许多辅助设备进行思考。在人类的原始是时期,文化的创造是比较孤立的,单个体的思维活动。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对许多文化的创造可以通过众多文化创造者的合作和共同劳动,如人类对生命体的研究,对宇宙天体的研究。
一个人或一个合作的人的群体,只要他(他们)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有了一个成熟的观念,并且能找到许多论据给予有力的证明(这些大都属于思想哲学文化、自然科文化、管理文化、伦理道德文化、历史文化的范围)或者,他(他们)在艺术领域,在认识自然和社会的基础上,创造出神似自然物和社会的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那么我们可以说,所立意创造文化的过程就算完成了。需要指出的是,艺术家创造的作品并不是一具僵硬的无生命的漂亮的“躯壳”,而恰恰是艺术家把自己的心血,精神,理念蕴藏其中。这“精神”和“理念”就是具体的文化,“躯壳”只是美丽的外衣。正因为心血,精神,理念贯注其中,整个艺术品便不是僵硬的“躯壳”,而是有血有肉的,活生生的立于社会现实中的逼真的形象。
前面说过,人们创造的文化通过多种方式(途)传达到社会和人群体之中。人们看到的文化是“显形”于社会的文化,人们并没有看到文化创造者创造文化的过程;或者说,人们看到的是文化的流动和传播现象。文化的创造到文化见诸于社会,可以用以下简单的图形表示:
人的大脑创造的文化——语言、文字符号、动作、表情(四种方式)——社会人群。
人类创造文化的目的是很清楚的,小而言之,为个人或少数人所用;大而言之,为整个人类所用。文化的作用必须社会化后才能实现。一个人创造的文化如不能传达到社会,让人们知道,让人们应用,在社会上发生作用和影响。这样,创造出的文化储滞在大脑里,这样的文化还是“隐形文化”。如此,文化创造者是很痛苦的,是文化创造者的悲剧。如果他(他们)创造的是优秀文化,也是社会的遗憾和悲剧。所以,社会管理者们,不仅要应用好“显形”于社会的文化,还有一个重的任务,就是发现和应用优秀的“隐形文化”。这方面,历史上故事很多。例如姜子牙未“出山”之前,其创造的文化就是“隐形”的;诸葛亮在“未出茅芦”之时,其创造的文化也是“隐形”的。
这里,人们可能容易产生一个错觉,即要问:你说“文化要创造的才可称之为文化”,那么,现实世界存在着的许多文化就不叫文化了吗?而且这些文化我们在大量的学习,应用着。这实际上关系到文化的承传和文化的存在状态的问题,我在后面将有专章论述。在这里只是说,这些都是文化,是人们创造的文化“显形”于社会后流传到现在。也即证明,人们创造的文化没有流失或消逝。可能还有人认为:那些进入了社会,对人们起到了影响和作用的文化才叫“文化”。这个说法较为武断和片面,抹杀了文化的本质。这个逻辑推理就是:看到了胎儿呱呱坠地以后才承认有胎儿,没有看到胎儿呱呱坠地就不承认有胎儿。这显然是不合乎事实的,因没有出生的胎儿也是客观存在的。
还需要指出的是,创造性思维活动不一定产生文化。农民种地,有时丰收,有时歉收,有时甚至颗粒无收。创造性思维活动有时也是“丰收”,有时也是“歉收”,有时还是“颗粒无收”。为何出现在三种状态?取决于文化创造者所创造文化具体内容的难易程度,取决于文化创造者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取决于文化创造者所具备的相关的知识基础,取决于文化创造者当时的精神状态,取决于文化创造者所处的环境条件,等等。一般的情况是,深入到事物内部,创造那些反映事物本质规律的文化较难,反之则易;创造那些反映复杂事物之间的关系的文化较难,反之则易。有的人也有创造文化的那股激情,也在进行着文化的创造,但往往不得要领,抓不住认识对象的关键,到头来仍是空手而归。“志大才疏”者大都属于这类人。创造任何文化都需要相关的知识基础,没有相关的知识基础,创造文化,纯系空谈。可以用“空中楼阁”来形容这类人。文化创造者创造文化是需要一定环境条件的,包括生活条件,工作条件,以及与创造文化内容密切相关的物质条件(例如自然科学家搞实验所需要的仪器设备)。但是,当前面叙述的所有条件都具之后,如果文化创造者在创文化时的精神状态不佳,找不到“灵感”,也是创造不出文化的。这对艺术家来说,这种状态叫住“没有进入创作状态”。
写到此,有必要对传统的“文化”概念作一分析。传统的“文化”概念是:“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认为“文明”,“犹言文化。如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我以为,这一概念是经不起推敲。(1)传统的“文化”概念将“文化”和“文明”混为一谈。认为“文明”就是“文化”。“文化”和“文明”是不能划等号的。很明显,狭义的“文明”是一种美好的社会图景,是优秀文化发展和实践的结果;形象地说,“文明”是美丽的文化苍苍之树绽开的花和结出的硕果。“文化”到“文明”的图景有个过程,即“文化”的实践和应用的过程。“文明”的图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不论怎么优秀的文化,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如果不加以实践和应用,“文明”的图景就不会出现。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先有优秀的“文化”,然后才有“文明”的图景出现。(2)广义的“文明”是对某一历史阶段和一定民族、国家、地区的“文明”发展水平的状态,它是文化融入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综合现象。(3)传统的“文化”概念将“文化”的创造过程和“文化”的应用、实践过程混为一谈。文化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是人的精神运动的结果,纯粹是精神性的。“文化”可以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也可以不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也就是说,从概念上,“文化”可以和物质的东西区别开来;或者说,精神就是精神,物质就是物质。当然,就有些“文化”看,只有进入物质生产领域,与物质紧密地连结在一起后,这样的“文化”才有真正的意义,例如科学技术就属于这方面的文化。但有些“文化”永远和物质实体都走不到一起,永远都是间接地和物质联系着,例如艺术类文化。因此,“文化”只能是“精神财富”而不是“物质财富”(借用传统大概念,实际上这样概括“文化”不准确);“物质财富”只有在“精神财富”的基础上才能建立。在“精神财富”的基础上才能建立的“物质财富”具有浓郁的文化意义。而现代文明,本质上就是精神文明,是具有充分人文特色的文明。从自然的生物学的角度看,从人的进化——由猿到人的历程看,先有物质后有精神这个道理没有错。但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一旦人具有精神这一条件之后,人的行为再不是自然的了。大自然诞生了人,人是一切文化的起点,人是全部哲学的起点,人的任务是向大自然走去。人是物质和精神的统一体。在社会实践领域,机械将人的精神和承载精神的肉体割裂开来,片面强调谁第一谁第二是不科学的,也是毫无意义的。人在社会实践中和社会活中,所有的言论和行动都受着大脑的支配,受着文化精神的制约,如果将自然范畴的物质和精神产生的先后顺序照搬到人类社会实践中来,人就会成为自然物质的奴隶,人就失去了参与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因此,人类的文明史和人类社会史,必定是先有精神文明这个基础,然后才可能有物质文明。(4)用“财富”来概括“文化”,似乎是正面的肯定,是一切“文化”实践之后带来的良好的结果。所谓“总和”,即全部,一切。而在浩如烟海的文化海洋里,无疑,它里面既有精华的部分,又有糟粕的部分;既有真理的部分,又有谬误的部分;既有正确的部分,又有错误的部分;既有先进的部分,又有落后的部分;既有积极的部分,又有消极的部分;既有优秀的部分,又有低劣的部分。难道那些糟粕的、谬误的、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低劣的文化用于社会实践之后也会创造出“物质财富”吗?显然是不可能的!人类只有将精华的、真理的、正确的、先进的、积极的、优秀的文化用于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并产生了良好的效果,物质文明的状态才有可能出现。(5)传统的“文化”概念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混为一谈。“精神财富”就是“文化财富”。只不过“文化”的称谓比“精神”的称谓更具体。而事实上,“物质财富”的创造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是两个不同的过程。创造“文化”的过程是以物质为条件,以文化为重点,主要表现为大脑思维的活动,参与的人相对少一些,社会性相对弱一些;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是以文化为条件,以物质重点,主要表现为对文化的学习应用,推广,参与的人相对多一些,社会性相对强一些。“文化”的创造不一定要和物质结合,而具有人文特征的“物质财富”的创造必须和“文化”结合,不和“文化”结合的物质生产是自然经济,它也不叫“物质财富”。因此,“物质财富”不是纯粹的文化,也不是纯粹的物质。“物质财富”里既包含着精神,也包含着物质。从表面看,“物质财富”呈现给人们眼帘的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实体,但归根结底看,这些“人文化”的物质实体与自然的物质实体大不一样(如跟人们在大海里捞的没有经过人工养殖的鱼大不一样),它里面既有自然的部分,又有科学技术(文化)的部分,它的形态,它的体积,它的内部结构,都和纯自然物不一样。例如应用遗传科学培育、培植出来的动、植大都具有这一特征。这里的结论是:“物质财富”是精神和物质有机地统一的结果。(6)传统的“文化”概念将忽略了文化的创造特征。只注重了文化的社会应用和实践,没有注重文化的思维创造特征。准确的说,传统的“文化”概念是一个“应用文化”或“社会文化”的概念,不是一个反映文化本质意义的概念。因为创造“物质财富”就是对文化的学习,应用和实践的过程。虽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有新认识,新的作法,但都是次要的和辅助的,作为大量的,大规模的物质生产活动,往往都是在既定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上进行,那些些许的“新方法”、“新作法”只能起助推作用。例如某项重大农业技术的推广,绝对是先有较可靠科技文化后才进行推广,这个技术是“核心”技术。在推广的过程中,人们有可能根据不同的生产条件,采取不同的推广方法,或者更新推广方法,这也叫创造了文化。但这种文化是“附属文化”,是为既定文化的推广应用“服务”的,相对而言,价值就小一些了。(7)用“总和”来概括“文化”在用词上也不妥当,只有“总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才叫“文化”,那么,一本“词典”,一个文物,一部小说,一个发明创造,一条科学道理,一幅画,一首诗,一部学术著作等等,这些单个的,散见的就不是“文化”吗?把这些所有的任何文化凑在(连接)在一起才叫“文化”吗?显然是不能这么概括的。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会认为,平常人们说的“学文化”,难道就是学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这岂不令人窃笑。再说,“总和”带有“终止、停顿”之意,难道“文化”的创造已经到了尽头,再也不能发展了,再也不能创造了,再也不能前进了。而恰恰是,文化的创造在不停地丰富和发展着,文化的创造是永恒的话题。
传统的对“文化”的解释还有一种,认为“文化”,“泛指一般知识,包括语文知识在内。”(其实还应包括一般的算术知识)还举例说:“学文化”,就指的是学习文字和求取一般的知识。这里,实际上是人们不知不觉地将“文化”和“知识”当住是一回事,是同质同义的概念。我们稍加琢磨,就会注意到,前人创造“知识”这个词的意思是,你对“文化”“知”了多少,实际上是说的一个人了解了多少文化,学习了多少文化,掌握了多文化;“识”,是在学习“文化”的基础上,你分析事物和判断能力达到了什么水平。把“知识”当住“文化”是我们后人犯了错误——一个不在意的错误。这里的“知识”,实际上是指掌握基础文化的水平(相当现在的高中水平。对基础文化,不同的历史时期应有不同的要求)。
“文化”这一概念也不应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传统的狭义的“文化”概念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从文化性质分类学的观点看(我将人类创造的全部文化以文化性质分类学的观点分为科学技术文化,伦理道德文化,管理文化,思想哲学文化,历史文化,艺术及体育娱乐文化等六大类。),“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类文化,属于“管理文化”这个大类。“意识形态”即系统的管理观念,“制度和组织机构”即管理观念的实践和社会化。“制度和组织机构”是管理观念的具体体现。把“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这类文化当着是“狭义”的文化,可能受到了传统的对“化”的解释的影响,按照前文的叙述,“化——教行也,教行于上则化成于下”。“化”是统治阶级的“专利”,被统治阶级不可言“化”。以此推理,传统的“狭义”的“文化”概念,是由“化”演绎而来,“化”成了“文化”。如果这种“演绎”成立,那么,狭义的“文化”概念的错误是非常明显的,因为“文”和“化”这两个字(词)在古时也好,在现代也好,都是比较独立的,各自有不同的意义的,将“文”和“化”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新词,它的含意已完全变了。讲到这里,是不是可以说,狭义的“文化”概念是不应该存在的。既然狭义的“文化”概念不存在,广义的“文化”概念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没有狭义,哪有广义?没有广义,哪有狭义?只要是人类用自己的大脑,用自己的思维创造的文化,不论它是科学技术文化也好,不论它是伦理道德文化也好,还是管理文化、思想哲学文化、历史文化、艺术及体育娱乐文化也好,我们都把它叫住“文化”,只不过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用“文化分类学”的观点,把五光十色,多种多样的文化的分类工作要作好。
看来,传统的关于“文化”的概念需要修正,需要重新认识“文化”的本质,给“文化”以科学的定义。这对于我们认识文化,了解文化,研究文化,创造文化,发展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回过头再看文化的创造。文化是人的思维活动或运动的结果,是人的思维之树绽开的花朵,结出的果实。再考察人的整个(全部)思维活动,我感到,人的思维活动具有创造性思维活动和非创造性思维活动两类。从这两类活动的“量”看,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量”要少得多,非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量”要多得;进而肯定,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要少些,进行非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要多些。特别是人类在落后的原始时期,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要少得多,进行非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要多得多。随着人类文明的演进,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会逐渐增多,进行非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人会逐渐减少多。“饱食终日,无所用心”,“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安贫乐道”,“安于现状”,“做一天活尚撞一天钟”等等,都是非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现象。人类的许多活动都是非创造性思维活在指导着。这些劳动在不断地重复着,非创造性思维活动也在不停地指导着。这些劳动基本上都属于简单的各种生产劳动和生活活动。如工人做工的劳动,农民种田的劳动(指传统的耕作方式)。这些劳动和活动它没有创造文化,是在应用文化,是在日复一日的不断地重复地应用着先人们早已创造出来的既定的文化。
文化的创造具有以下一些特征:
第一,文化创造的精神指向有两个方面,一是指向自然界,二是指向人自身。所谓“文化创造”,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的过程中,为了生存和生活得更好,必须探索自然界和人自身的奥秘。既探索宏观世界的奥秘,也探索微观世界的奥秘。这个“奥秘”就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道理。例如科学家们对宇宙的认识,对分子、原子、中子的认识,对人自身生命体的存在和发展的认识。人们探索到了“奥秘”,就发现了与此相关的事物存在和发展的“道理”。这个“道理”就是“文化”。探索到了“奥秘”就是创造出了“文化”。人类在演进的过程之中,不断地探索着自然界和人自身的“奥秘”,不断地打开着自然界和人自身的“奥秘”,又不断地将这些被打开的“奥秘”用于社会生实践,为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服务。在这一漫长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地丰富,完善,改造着自身。迄今为止。人类的精神“辐射”和文化创造是很有限的,尽管少数国家已跨出了地球“数步”之遥,到了月球,或更远的地方,甚至个别国家发射了认识天体的科学探测器,但人类思维所及的“圆弧”仍限于与人类日常生活有关的联系较紧密的种种事物。尽管如此,人类还是探索到了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许多具体事物的“奥秘”。所以,现在的文化已是种类繁多,令人眼花缭乱了。应该特别指出,人类在创造文化的过程中,人的精神的张扬起着主导和决定性的作用。从人的自然生命的精神起源的角度看,精神是次要的。但人们忽略了一个问题,即人类认识自然界和和人自身的起点是“人”自己而不是其它,是在由动物进化而来的“人”这个基础上来讲“人”对自然界和人自身的认识和探索。如果在这个时候还讲“物质在先,精神在后”,岂不是还要人类回到他的祖先那种状态,再来一次“进化”,然后再谈“精神”的作用吗?因此,当人类跨进“社会”这个“大门”那一刻起,当人进化到具有思维的精神这个前提的时候,人类高扬精神的旗帜,向自然界和人自身的深度和广度“进军”的伟大社会历史时期也就到了。
第二,一般而言,创造文化是少数人在进行着,或者说,人类社会迄今为止,文化创造者是人类的少数,而不是多数。而学习文化,了解文化,认识文化,研究文化(一般意义上的研究)到最终应用文化,几乎是所有的人或绝大数人(除了文盲)。文化创造者也不是仅仅只创造文化,恰恰是,特别是进入文化较昌明的时代后,文化创造者往往又是学习文化,了解文化,认识文化,研究文化最积极、最主动的一批最值得社会关注的人。毫无疑问,文化创造者是人类的精英,是人群中的娇娇者。如果说,群众是推动社会历史的主体力量,那么,文化创造们就是社会历史前进的先导力量或引导力量。文化创造者是整个人群中的先知先觉者,他们积极地、主动地走在人群体的前面,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人自身;他们富有创造精神的天赋,他们比较聪明,比较智慧,勤于和善于运用自己的思维。那些伟大的真理的发现者,创造者,那些认识到自然界和人自身以及人类社会的“真谛”的人,为人类社会的前进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的人,他们是伟大的人和值得敬仰的人,如孔子、马克思、牛顿、爱因斯坦等等。在古老的社会,由于整个社会的文化较为落后,由于物质生产水平低下,文化创造者相对的还要少一些。随着文化的不断积累,社会不断进步,物质生产水平大大提高,文化创造者会不断增多。也许,人类到了高级文明时期,一些简单的,具有“创意”色彩的非常一般文化,一般的人就能创造。而那些复杂的文化,“高难度”的文化,仍然是非智慧者莫属。这是因为,人的智慧是千差万别的。当然,智慧处于中等水平的占大多数,智慧处于低等水平的占少数,智慧处于高等水平的占少数。这一客观现象不仅是由一个人后天的生活条件和教育水准决定的,也还需要先天的条件,即母体的遗传。这是由遗传科学证明了的。先天和后天的条件对一个人的智慧都有重要的决定作用,忽视和重视一方面是片面的认识方法。
第三,文化的创造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人的智慧之花是会轻易的绽开的吗?精神之果是会轻易的品尝到的吗?不会的,哪有这么轻松的事!特别是那些最令人惊叹,最令人注目,最灿烂,最美丽,对社会最有意义的文化,更不是轻松的事情,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当牛顿看到苹果落地,发现“万有引力定律”那一刻之前,不知在多少个呕心沥血的日日夜夜,经历了多少劳动和劳动过程中产生的梦幻,不知经历了多少等待和期盼,这个神圣的时刻才终于到来。这个“苹果”天使般地,神灵地闪现在他的眼前,。这个“闪现”就是牛顿迸发了创造的灵感。人类发现“火”,不知经过了多少个漫漫的黑夜,才终于看到那一丝光亮。一部《红楼梦》,曹雪芹倾注十载心血,仍没有完成。于是,发现和关注、关怀,理解和支持文化精英们的劳动,应该成为全社会和社会管理者的美德。尤其是对一种复杂的带有规律性的文化的创造更是难上加难。对微观世界的认识是这样,对宏观世界的认识也是这样。比如“地心说”与“日心说”争,科学家们不知付出了多少惨重的代价;再如对原子分子的认识,尽管人类在这方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谁也不能说这种认识已经结束。很显然,我们不能以市场经济的方法对待“非常文化”的创造,“非常文化”的创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它是没有眼前的经济效益的。如果因为不能立即看到它没有经济效益我们就不重视它,那是非常短视的。对有些事关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的基础文化方面的创造,国家和社会都要大力支持,要给与必要的资金投入,为创造文化提供物质保证。
第四,文化创造具有两面性。即有的文化的创造对社会有益,有的文化的创造对社会有害。特别是认识“有害文化”对人们掌握和应用文化很有意义。“有害”文化的出现大概有两种情况,一是文化创造者有意创造有害的文化,以达到有利于自己和危害社会的目的。如“口是心非,表里不一”的文化。这种文化反映事物的本质和现象不一致,以假象混淆他人的视听,最容易使人在认识和判断上失误。其后果肯定是不好的,甚至是很不好的。还有一类人,他们创造有害的文化肆无忌惮,以明目张胆侵犯他人和社会为目的。如历史和现实中的“战争犯”,他们的心灵不倾向善而倾向恶,有的甚至是魔鬼。他们只想到满足自己或小集团的私欲,他们要把别人的东西据为己有。这类人创造的文化往往有害。就是自然科学技术这类可以为任何人和任何国家服务的文化,他们创造出来如果用于对他人的占有和掠夺,这类文化也让他们变成了有害文化。二是文化创造者的用心是善意的,积极的,正面的,但限于人的认识能力,认识水平,他们创造出的文化不能反映事物的本质,偏离了事物存在和发展之“正理”,这实际上是一种“伪科学”或“伪文化”。这类文化对人类社会也是有害的。
我们当代人看到的全部文化,有些是我们当代人创造的,有些是紧挨着我们当代人的先人们创造的,有些是离我们当代人不远的先人们创造的,有些是离我们当代人较远的先人们创造的,有些是离我们当代人很远很远的当代人创造的。也就是说,我们现在学习,认识,研究,应用的一切文化,最多的是古人们创造的,现代和当代人创造的是极少量的。虽然不可否认,人类创造的文化有些已经失传,但流传下来的文化也是极其丰富多彩的。失传的原因大体有两个,一个是文化的继承中断,而没有流传下来,一个是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有些文化已不适应新的历史时期的需要,人们已不需要记忆它和在文化典籍中保留它而逐渐消逝了。尽管如此,人类文化的积累仍然在不断增多。人类社会越是发展,其创造的新文化的能力会不断增强。近百年来人类在自然科学领域里“文化发现”日新月异,突飞猛进就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不论是古人创造的文化,还是今人创造的文化,它都叫“文化”,文化不会因时代的变迁而改变它的基本性质。从文化产生的时间的先后看,可以分为旧文化和新文化,但从一个人学习、掌握,应用文化的角度看,凡是他没有认知过的文化都是“新文化”。
小结:在物质世界里,在人类社会里,人类的精神活动总是关注着自然界的具体物质和人类社会本身,在这一过程中,人类的精神活动表现为创造性思维活动。创造性思维活动的目的不仅要将与人类相关联的那部分自然界给以认识和根据人的需要进行改善,改造,更重要的是人类要首先改善和改造自身。认识,改善,改造人类社会是从人类本身出发,认识,改善,改造自然界仍然要从人出发。因此,推动着人类历史和人类文明前进的,起着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概而言之,也可以说是人类的创造性精神(或者叫文化精神,另有专章论述)。文化是人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产物。人类创造的文化和自然界里的物质是可以分离的,也是可以结合的。人类创造和积累的文化的存在状态带有独立性(即与物质分离了的文化)。人类认识,学习,研究,应用的文化就是这种存在状态的文化。有的文化尽管也能和物质结合在起,但他在本质上仍然表现为精神现象。物质实体只不过是文化的“载体”。






第二篇 文化精神
依我琢磨,宇宙间的精神有三种,一为物理精神,二为生命精神,三为文化精神。
世间万物,各自不同,分野在哪里?分野在物理精神。物理精神规定着万物发生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物理精神不同,分野即不同,所走的路径就不同。太阳之所以成其为太阳,地球之所以成其为地球,人之所以成其为人,自有其物理精神决定着。
何谓生命精神?就是维护生命体的生存和活力的那种精神。一切生物皆具有这种精神。一棵生机勃勃的树便体现了生命精神。“生龙活虎”这话体现了动物的生命精神。医生给病人看病,首先看这个病人有没有精神。动物的生命精神比植物要发达得多,不仅要维持自身生命体的活动,还要认识、反映周围的环境,以作出行动的判断。在比较高等的动物群里,生命精神维持着生命活动和一般意识、思维活动。一方面,它象征着精力与活力,神志与心神的生命运动状态;另一方面,它象征着头脑里的最一般意识和思维活动。生命精神由物理精神的规定而发展着。表面看,生命精神与物理精神有很厚的“隔膜”,似乎物理精神并不直接产生生命精神,似乎生命精神是事物在进化过程中获得,与被着附的物体不可分离,否则,这个物种就会变成不是原来的物种,但穷极根底,生命精神仍然是由物理精神赋予的。
文化精神是生命精神的高度进化的表现形式。文化精神与生命精神有着紧密的联系。从目前“地球村”的情况看,只有人具有种精神的最明显的特征。其它星球有没有文化精神存在,现在人类的科学还没有充分的证据表明。如果“外星人”真正存在,即表明文化精神也应当存在。说不定,“外星人”的文化精神比“地球人”的文化精神更为发达和高级。
文化精神可与生命精神分离,“走出”原来的物质载体,而后以不同的方式被新的物体承载,有限的存在于宇宙之间。
以下主要讨论“地球村”村上人的文化精神。
“地球村”上人的文化精神能创造文化。这里的创造是指具有创新意识的文化实践活动。原始人创造了石器,今天的人仍然跟着原始人创造的石器样子仿造一个石器,这不叫创造,这只能叫摹仿。凡学习和重复前人或别人创造的文化而在学习和重复的过程中又没有一点新创见,这都叫摹仿。摹仿不具有文化精神的意义。
看来,“地球村”村上人的生命精神和文化精神区别的标志是:生命精神不能创造文化,而文化精神可以创造文化。
“地球村”村上人的生命精神维持自身的基本的生命存在和最广泛、最一般的社会生活及实践活动。人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生命精神,伴随着生命体的存在而存在,伴着生命体的消亡而消亡。
我们说生命精神维持着人的基本的生命存在和最广泛、最一般的社会生活及实践活动,是说一个人的任何活动都受到意识和思维的支配。如今天早晨,什么时候起床,早餐吃什么,上午干些什么,中餐吃什么,下午干什么,晚餐吃什么,晚上的休息时间到不到郊外散步,然后看不看电视,什么时候睡觉等等,看似简单枯燥的事,实际上都是意识和思维在指引着。
人的生命精神的活动状态虽带有一般动物的特征,但仍与一般动物拉开了遥遥的距离。原因在于,人的生命精神虽然不能创造文化,可是具有生命精神的人却能学习文化创造者们创造出的文化,他们学到这些文化之后,可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大量运用这些文化。从而使他们的人格和行为具有了文化的品味,也即是,他们被文而化之了,他们被文化创造者们同化了。他们虽不能创造文化,但他们的言行已受到文化精神的约束和左右,他们的社会行为已跨进了文明的领域,而一般的动物是万万达不到这景象的。
特别指出,非文化创造者们在学习文化创造者们创造的文化的过程中,进行着一般大量的意识和思维的活动,这也是与一般动物不同的地方。这里虽称之为生命精神,但实际上已带有很强的社会性。由于这种精神不能创造文化,又由于为便于将这种精神和文化精神相区别,所以称之为生命精神,笔者曾考虑到用“一般精神”取代生命精神,但虑及容易和文化精神相含混,后确定仍用生命精神这一概念。
人类发展到今天,我们还不能说人人都能创造文化。具有文化精神的人占少数。具有文化精神的人肯定具有生命精神,具有生命精神的人不一定具有文化精神。而这两大类人里,又可以分许多不同类的人。例如学习文化,有的人积极主动的学习,有的人要环境逼迫他学习;有的人学习下苦功夫,有的人学习心不在焉;有的人能知能识,有的人知亦难识更难;有的能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有的人不能将学到的东西用于实践。就创造文化看,有的人只能作一般的创造,有的人可作高难度的创造;有的人偏重于实用技术的创造,有的人偏重于理论的创造;有的人长于逻辑推理的创造,有的人长于形象物态的创造。
人的文化精神亦即人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活动。没有文化精神,就谈不上文化的创造。一切创造的文化显然是过去没有的新的东西。
一个人的维持着基本的生命存在和最广泛、最一般的社会生活及实践活动的生命精神是无时无刻存在着的,但创造性意识和思维活动状态的特征却是间隙性的。一个作家没有进行创作而在干着一般日常事务的时候,他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活动处于基本休眠的状态。这里我们也看到了生命精神和文化精神的区别。同时也看到,生命精神是基础,文化精神来源于生命精神,文化精神丰富和发展了生命精神,文化精神是生命精神的人格表现,文化精神是区别动物和人的根本标志。人格化的精神就是文化的精神。
不能将一个人的生命精神和文化精神机械的割裂。不能说有的人只有生命精神,而不能产生文化精神。应该说,一般的人都是能创造一定的文化的,都是能产生文化精神的(当然有程度的差别)。一个人能不能创造文化,关键在于他有没有创造文化的第一次“动机”。这个“动机”不是一种文化精神,带有“原生性”,是生物生存发展的“连续的贯性”作用,只能说这个“动机”激发了文化精神的产生,这个“动机”是产生文化经的因素。这个“动机”来源于何处呢?来源于外界的刺激。例如,人类奔向月球,是因月球吸引着人类;人类奔向太阳,是因为太阳吸引着人类。人们现在正在下大力气寻找造成人体“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的病原体,是因为某种病原微生物侵害了人体。一个人能不能产生和具有创造性文化精神,与其受教育的水平、生活环境以及逐步形成的主动的创造性兴趣有关。这种主动的创造性兴趣已具有文化精神的意义。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一个人如果对某件事物的探究达到了“乐”的程度,他不仅会创造出文化,而且会创造出比较丰富的文化。“创造性兴趣”不同于外界的第一次刺激,它已形成了一个“创造欲链条”,他是人的意识、思维主动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所以,我们说它具有文化精神的意义。人类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主动精神。真正对人类社会的前进有着巨大推动作用的也是这种主动精神。第一次“刺激”毕竟是外界的,原始的。如果你对这个“刺激”不感兴趣,它是不巩固的,是容易消逝的。一个具有文化精神意义的人,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中,更多的要发挥文化精神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更好是对一个人,从小培养其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探索的兴趣,不要等待外界的刺激,而是要主动向大自然和人类社会走去,将大自然和人类社会中的具体的事物放在心中细细地啄磨和玩味。这样,人的品格无疑达到了新的境界,人的进化和修养正是要达到这个境界。到了这个境界,人和动物就离开得更远了。一个人具有“创造性兴趣”是一种美德。这种美德可以影响当代人,也可以影响后人,因为他具有文化精神的品格了。但一个人养成“创造性兴趣”是困难的。一个人能不能坚持“创造性兴趣”这种美德,这当然与生存的环境、生活状况有关,但与生物遗传素质也有“神秘”的联系。因此,仅管一般的人都具有产生文化精神的基础,而人类社会迄今为止,创造文化仍然属于少数人的事业,更多的人只是学习和运用文化,他们在“创造”二字面前失去了积极主动而形成了消极被动的品格。
文化精神与文化不是同一概念。文化由具有文化精神的人们所创造的,相对而言,文化是具体的,文化精神是抽象的;文化是外在的,文化精神是内在的;文化是有形的,文化精神是无形的;文化是流,文化精神是源;文化是枝叶花果,文化精神是根杆。文化精神亦即人的创造性意识和思维活动,文化是这种创造性意识和思维活动产生的结晶(结果)。文化来源于文化精神,文化与文化精神不能割裂,文化中包含着文化精神。
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种状态,一为动态文化精神,一为静态文化精神。我这里把动态文化精神称为阳刚状态文化精神,把静态文化精神称为阴柔状态文化精神。
(1)阳刚状态文化精神。其特征是:文化精神表现出的情状是阳刚的,兴奋的,激动的,积极的,向外的,进击的,拼搏的,勇猛的,无畏的,乐观的等。
(2) 阴柔状态文化精神。其特征是:文化精神表现出的情状是阴柔的,宁静的,平稳的,被动的,向内的,守成的,退让的,弱化的,主和的,忧患的等。
在中国文学史上,豪放派的文化精神是典型的阳刚状态文化精神,婉约派的文化精神是典型的阴柔状态文化精神。中国古人有一句名言:“文以气为主”。这“气”,就是文化精神。豪放派的诗词歌赋就是阳刚的文化精神贯注其间,婉约派的诗词歌赋就是阴柔的文化精神贯注其间。古代中国的哲学文化精神主要表现为阴柔的状态,孔子是这样,老子也是这样,唐代在中国盛行的对中国文化影响较大的佛教也是这样。此点,我已在《各类文化之间的平衡发展》里作了叙述,这里不再多说。还要强调,这里是讲古代中国的哲学文化精神以阴柔为主,并不否定阳刚状态文化精神的存在,只是二者相比,阴柔是主要的。西方人的文化精神的特征正好与中国相反,他们的文化精表现为以阳动为主。古希腊大科学家、大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对外部世界表现出浓厚的兴趣,一是面向人类社会,二是面向自然界。这第二点古代中国远远不及。特别是欧洲文艺复兴运动以来,西方的本是阳刚文化为底气的肌体里又灌注了新血的强流,高扬人文精神大旗,使阳刚状态文化精神陡涨千尺。西方人在技术和物质生产的发展方面从文艺复兴后走在世界的前面,文化的深层原因即在此。
上述两种文化精神各有短长。从“气”与“性”看,阳刚状态文化精神“易折易碎”,难以久长;阴柔状态文化精神韧性绵绵,不易消逝。从一时一事的力的较量上看,阳刚状态文化精神会取得暂时的胜利,阴柔状态文化精神会落得暂时的失败,但最终,阴柔状态文化精神会战胜阳刚状态文化精神。不过,阴柔状态文化精神战胜阳刚状态文化精神有一个前提,即阴柔状态文化精神不能阴柔得腐弱,应柔中藏刚,刚柔相济,以柔为主,以刚为辅,并在实践运用中灵活变通,才会取得胜利。如果是迂腐与腐弱的阴柔,不仅不能胜利,还会永远落败,甚至被灭族亡种。晚清政府就是一个迂腐与腐弱的政府,结果被外来的阳刚文化蹂躏与欺凌。顺便指出,由于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主流以“阴”为主,加上历代封建统治阶级对这种文化精神的大力发扬,因此中国的文化精神显现着“阴柔有余,阳刚不足”的特点(此点有专文论述,在此不多论及)。阳刚状态文化精神“易折易碎”,难以久长。这在西方已有先例,第一个是罗马帝国,第二个是大英帝国,二战时的德国、日本都属于这样的国家。何以失败?从文化的深层看是因为太刚;从其实践看,你的进功性太强,并且是以武力攻城掠地,杀人抢劫,犹猛虎下山,人返为兽。这种反人类反文明的行为必然四面树敌,必然受到四面的还击和围困,必然孤立无援而最终落败。当今世界,美国已显露出太刚的阳刚状态文化精神,如果美国人不尽早反思这种文化精神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如果美国人的行为没有深远的把握人类文明演进的具有历史意义的哲学智慧,将来美国也会重蹈罗马帝国、大英帝国等的覆辙。这不是对阳刚状态文化精神的否定,而是指出这种现象是对阳刚状态文化精神的过度运用并带来了恶果。
总体评价看,阴柔状态文化精神优于阳刚状态文化精神。首先,由于它不具进攻性,而是防御性的,客观上不会给他人带来灾难。他们的行为容易受到别人的赞颂。其次,阴柔状态文化精神的实践,事实上是不断弱化了兽性,增强了人性(过度阳动的文化精神更多的保留和张扬了兽性)。人由兽而来,要渐行渐远离兽而去。因此,阴柔状态文化精神的实践符合人性的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体现着人性的进化和人类社会发展的本质。这实在是一种高明的伟大的智慧!人类生存的竞争,最深层的竞争是此种智慧的竞争,是本的竞争,科技和物质是末的竞争。不无忧虑的是,现在许多中国人不知道这个深刻的哲学道理。特别是那些引领着中国人劳动、生活、生存、发展的“精英”们,不知他们对这个道理知之多少?
需要强调的是,阴柔状态文化精神在发展科学技术和创造物质条件方面,切不可采取消极守拙的态度。持阴柔状态文化精神者在发展科学技术和创造物质条件方面应与持阳刚状态文化精神者基本保持同步。因为你不去惹人家,人家要来惹你,甚至要吃掉你。在人类社会里,人的优秀的文明的品格的修养和发展不是同步的,野蛮和文明混合着,交错着,就力的较量看,短兵相接,野蛮的物质力肯定会战胜文明的精神力。所以,在人群中,只要还有豺狼和虎豹,文明的阴柔状态文化精神如果不创造物质条件,就有可能被野蛮的阳刚状态文化精神吞噬。
从短期的历史观察,阳刚状态文化精神与阴柔状态文化精神发生着冲突,但冲突的过程中会不断融合、交流、交织、交汇,相互吸收有益的成分,最后实现有益于人类文明进步的同一。
西方的阳刚状态文化精神较为凸显,并不是他们没有阴柔状态文化精神;同样,中国的阴柔状态文化精神较为凸显,并不是他们没有阳刚状态文化精神。事实上二者皆备,只不过谁强谁弱罢了。同时,阳刚状态文化精神与阴柔状态文化精神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是可以相互弥补的和相互借鉴的,不要把二者看住是僵化的东西。当代的中国文化精神,在固守阴柔状态文化精神的同时,还必须加强、加快阳刚状态文化精神的张扬,积极搞好的文化精神上的防御,以防止外来太阳动的文化精神的攻击,以保护民族的生生不息。
不论是阳刚状态文化精神或阴柔状态文化精神,它们都有许多基本的品性品格和带有观念的特征。这些品性和特征不是具体的知识和具体的文化,而主要体现在人的形象上。如《论语》中有人评介孔子的形象:“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这就是一种文化精神。孟子的养“浩然正气”也是一种文化精神。面容慈祥,和善,文质彬彬也是一种文化精神,“恭、宽、信、敏、惠、诚、礼、义、仁”仍是一种文化精神。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与时俱进,奋发向上,积极主动,艰苦创业,艰苦朴素,智慧,毅力,意志,志气,勇敢,坚毅,沉着,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大智,大勇,大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助人为乐,舍己救人,仗义执言,以身作则,舍己为公,公而忘私,公私兼顾,豁达大度,乐观无忧,正义正直,修身养性,“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能不屈,”勤奋学习,勤于思考,亲爱,和善,和睦,和谐,团结,宽容,谦逊,谦让,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嫉恶如仇,惩恶扬善,扶危济困,批评与自我批评等等皆是文化精神的形象特征。当然,这些都是优秀的文化精神形象特征。
自私自利,损公肥私,损人利己,行乐无度,贪婪财货,腐败堕落,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有愁明日忧,不劳而活,阳奉阴违,口是心非,口善心恶,以权谋私,循私枉法、结党营私、专横跋扈、独断专行、一手遮天、“家天下,关系网,裙带风”、妄自尊大、出言不逊、投机专营,投机取巧,以强凌弱,仗势欺人,谋财害命,嫁祸于人、挑拨离间、欺骗,欺诈,狡诈,奸诈,我行我素,只顾自己利益,不顾他人利益,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心狠手辣,横蛮不讲理,得理不饶人,庸庸碌碌,无所作为,明哲保身,见死不救,见利忘义,幸灾乐祸,抱残守阙,不思进取,饱食终日,无所用心,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无事生愁,患得患失,等等亦皆是文化精神的形象特征,不过,这种文化精神的形象特征是丑恶的文化精神形象特征,它更多的接近兽性而远离人性。这类文化精神是阻碍人类文明进步文化精神。
上述的具有品性品格和观念特征的文化精神(包括阳刚和阴柔状态文化精神方面)升华为各种极其复杂多样的具体的文化。在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人们的一言一行几乎都能找到文化精神源头。事实上是这些文化精神在左右着人们日常的行为。例如,今天正在进行着腐败行为的人,其灵魂深处的文化精神与“自私自利,损公肥私,损人利己,极时行乐,贪婪财货”等品性品格和观念有关。
通过上述的分析,我们是否发现了一个问题,亦即文化是否可以脱离文化创造者本身(大脑)而去到其它的地方?即找到另外的物质载体。这些物质载体包括不属于这种文化创造的人以及其它多种多样的物质(如纸张、竹简、石头、布、电脑等等)。笔者以为,事实上完全是这样。如果人们创造的文化不能离开文化创造者这个特殊的文化载体,而是文化创者把他创造的文化带到了另外一个世界,人类今天的世界不可能有如此复杂丰富的文化,也谈不上文化的继承,对一切问题的认识和研究都要从头开始。只要文化创造者把他创造的文化传授给他人,或者寄托到其它物质体上,我们说,这样的文化就离开了文化创造者,这样的文化就有一定的独立性了,这样的文化就可以流传和继承了,这样的文化就属于社会文化了。这里我们找到了社会文化的概念,即:文化离开文化创造者进入社会流传就是社会文化。任何文化都有精神这个“内核”。某种文化离开了文化创造者,相应地精神也“同时同体”离开了。
文化的存在状态是分散而不集中的,并且以不同的形式存着,或在地上,或在地下;或在人体,或在书籍、碑刻等等地方。在这大量的多彩的文化汪洋里,有许多文化虽然不是一个人创造的,但有些文化有着共同的特点,即同质同性同气。同质同性同气的文化可以形成一个大类或派别。如儒家就是这样的派别。孔子和孟子等儒家创造的文化就同质同性同气,老子和庄子等道家创造的文化也同质同性同气。就是东方的孔子和西方的柏拉图,都有许多同质同性同气的地方。如柏拉图的《理想国》致始致终围绕着“正义”讨论,与孔子的人格修养学说有着相同的“血质”。这些同质同性同气的文化一旦被许多人学习和掌握,它会形成一种巨大的社会文化精神(可以简称为社会精神)。而社会文化精神可以形成潮流,对社会生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文艺复兴运动对资本主义制度的产生有重大影响,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产生有重大影响。优秀的社会文化精神可以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相反,低劣的有害的社会文化精神会不仅不能推动人类文明向前发展,反而会使人类文明倒退。例如私欲过度,物质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行成社会文化精神潮流,就会使人性向兽性返归,文明倒退。看来,文化精神和文化是可以独立于文化创造者而存在的。我们不能笼统的讲“精神”和“肉体(人体)不能分开。我承认,生命精神不能和人体分开,分开了这个人就不存在,但文化精神是可以和文化创造者分开的。人们平常说的“精神不死”、“精神永恒”,事实上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概括。孔子逝世了2000多年,他物质的人体虽然不存在了,可他创造和传授的文化精神今天还存在,今天还在影响着人们。
上述事实提醒今天的人们,哲学研究的对象应该是人自己!我们的一切事情都是以人为出发点的,人是一切文化(包括哲学)和社会历史的起点。大自然造就了人,大自然是主动的;人如何认识大自然,更多的表现为人是主动的。人的主动,就是认识人自身和与人相关的物质世界,主动积极地发挥自己的文化精神,创造和运用多姿多彩的文化。
把人体里的物质和精神机械的割裂,从而划为谁第一谁第二,这种认识还停留在自然哲学的领域或者说是生物哲学观。就人而言,物质和精神是不能机械地分为谁第一,谁第二的;在人类社会里,也是不能这样分的。人类社会中,人是主体。
(1)哲学名词。精神——指人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宗教信仰者和唯心主义者所讲的精神,是对意识的神化。唯物主义者常把精神当作和意识同一意义的概念来使用,认为他是物质的最高产物。(2)犹神志、心神。(3)犹精力、活力。(4)神采、韵味。“有梅无雪不精神”。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3 19:42 , Processed in 0.11617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