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41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国的文化科学考证]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5-29 23:30:1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国的文化科学考证
  从石器时代开始,古人观石就看纹看理,有裂的称纹无裂的称理。中国传承的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形声“六书”思维方式,把这一观念经验外延到了观念形态,把一切古人传下来的关于认识和造意天地人的有用知识总称为文化(纹化),把对它们不同内容地阐述称为道理。《易》说:“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就是指古人对大天燃裂化和社会人燃裂化观察经验的传承——天文和人文(纹),古人还把社会的必然规律会意为天理,把按此规律办事的领导人称为天子。
  古代把人文的能力称艺,周朝的“礼、乐、射、御、书、数六艺”是中国的人纹科学技术体系。科学,指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说文》科,程也。会意从禾斗,衡量分别,品类等级,《论语·八佾》为力不同科。中国的“六艺”系统就是中国人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技能体系。公元前522年前,周景王继“厉始革典”中华共和之后“铸无射”,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判断力的“知无为有”世界观理论体系——老子文。这引起了封建贵族和文化投机家们的强烈不满和仇视,带头反对的是中国(指周王洛邑疆域)单穆公、鲁国闵子马和投机文人孔子。他们拉起了“朋党”大旗(单旗),趁周景王去世之机举行军事政变“单氏取周”,杀了儒子王宾起立了老子学生孔子为儒子王。接着就是“王朝交鲁”,据汉纬书记载,孔子“修春秋”时将96/100以上的古传典籍烧了,还将古文化六艺“射、御”二艺篡改成“诗、春秋”,将“数艺”恶意成“术数”而从属易经稽疑,将中国的科学技术体系,篡改成了儒家朋党投机技巧体系。此后,中国社会的道理藏于民间,朋党的儒理泛于官场,中国的文化就变了味。到了汉武帝时代又来一次“独尊儒术”,将古中文“绝其道”地规范出了新中文,将字称为汉字,语称为汉语,人称为汉人,甚至将中国的一切古语恶意为“古汉语”。不谈“六书”的思维体系也不谈“六艺”的文化体系了,就这样,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
  推翻清朝的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说:“中国由草昧初开之世以至于今,可分为两个时期:周以前为一进步时期,周以后为一退步时期”,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后,也日异突出了中国文化的归宿问题。关于中国文化的归宿大致有三种意见:一、让中国继续走辛亥革命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西方自由文化的之路;二、让中国继续走“单氏取周”儒家朋党的中国自由文化之路;三、伟大复兴,走周景王“铸无射”科学技术是第一判断力和邓小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中国自燃文化之路。从发展的大势看,第一和第二条路已经被近百年和两千年中国的不幸堵死。我们面前只有第三条路:即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肯定科学技术是第一判断力的路,既走周景王和邓小平发展中国文化正路。
  中国的古文化随着“单氏取周”的焚书大火给吞没了,随着汉武帝“独尊儒术”的新文化给扭曲了,但,它的框架依在,存于中国人心中的“六书”思维依在,周朝的古梦依在。以下就古人留下的周朝的科学体制——“六艺之科”框架发掘整理如下:
  周朝古《六艺》之科:
  礼艺:吉、凶、军、宾、嘉礼五科,是关于社交能力的学问;
  乐艺: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护、大武六科,是关于达情能力的学问;
  射艺:白失、参连、剡注、襄尺、井仪五科,是关于知识能力的学问;
  御艺:鸣和鸾、逐水曲、舞交衢、过君表、逐禽左五科,是关于主事能力的学问;
  书艺:象形、会意、指事、转注、假借、谐声六科,是关于记述能力的学问;
  数艺:方田、栗布、差分、少广、商功、均输、盈朒、方程、勾股九科,是关于数算能力的学问。
  这些,就是中国“周朝大义”中对人类才能教育的逻辑体制。
  被孔子篡改为“诗、春秋”的射御两科,是关于发展的科学技术。射——正度、御——齐辑:《射艺》就是周朝大义中的认识论,它应包括现今的知识论、联想论、意识论、意志论和目的论;《御艺》是“周朝大义”中的逻辑论,它应包括现今理论中的形式逻辑、辨证法、决策论、历史唯物论和现实革命论等内容。
中国的科学逻辑是才能下面分科——艺之科,西方的逻辑科学是科学上面找才能——科之艺。因此,西方在科学外面又划分了一个技术范畴,但是,工程技术难道就不算一门科学吗?这,又不能自圆其说。有人依据天地二分法将科学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人依据天地人三分法增加了一个思维科学,还有人对科学进行了多重分类……。这种先有子后寻母的逻辑,确实难为了许多有见的的科学家,其特点是排列有余,整合不足。解开逻辑科学之迷的关键,可能还在中国。
中国的理论学——“正度”认识论与“齐辑”逻辑论
  一、“正度”认识论:
  由于射艺的理论原貌失传,我们只能根据字义和先秦诸子理论归纳如下:
1、白矢
矢就是箭,会意在思想理论领域作谏教、实施解:《书·盘庚上》:“戚出矢言。”《诗·大雅·江汉》:“矢其文德。”“白”指白色,会意在思想理论领域作明白、正直解:《国策·燕策二》:“不白于臣之所以事先王之心。”《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因此,“白矢”应会意为明白正直的言行学问。
2、参连
连指连接、连续、连同的事物,如:《吕览·审为》:“民相连而从之,遂成国于岐山之下。”《列子·汤问》:“一钓而连六鳌。”会意到思想理论领域,连接可作联合、连续可作联系、连同可作联想解,因春秋时的联字还未发展到现代的用法。当时表达这类思想多用“同”、“连”、“系”等词,如老子说“同于道者,道亦乐得之”《文子·精诚》“不拘于世,不系于俗”。参连的“连”字在当时具有联、同、系等的表达功能。“参”指参与、检验。《苟子·成相》参伍明,谨施赏刑”、《苟子·解蔽》“参稽治乱而通其度。”杨惊注:“参,验;稽,考;度,制也。”因此,“参连”应会意为投人并制度联系的学问。
3、剡注
4、襄尺
尺是长度量器,会意到思想理论领域指标准、规则,如《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襄”指助理、驾驭,《左传·定公十五年》:“葬定公,雨,不克襄事。”《诗·郑风》:“两服上襄。”郑玄笺:“襄,驾也。”因此,“襄尺”应会意为左右思想准则的学问。
  5、井仪
仪的古义是宜举,《诗·大雅·丞民》:“我仪图之。”会意到思想理论领域作准则、法式解。《国语·周语下》:“六日无射,所以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也。”《韩非子·用人》:“释仪的(约定的法式)而妄发,虽中,小不巧。”“井”指水穴和殷周时土地井田制,会意到思想理论领域指范畴条理,《易·井》“往来井井。”《苟子·儒效》“井井兮,其有理也。”因此,“井仪”应会意为条理范畴的法式学问。
我国古代有“言”和“名”两套表达系统,《庄子·齐物论》:“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孔子在《论语·先进》中首次提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史称“孔门四科”。所说的“文学”当时是指古典经文,属“名”的表达体系;“言语”指流行话,属“言”的表达体系,“言”逐渐发展为后来的文学表达形式。在研究先秦诸子著作时,必须慎重对待言和名的关系,慎重对待会意到思想理论领域里词汇的虚实关系。如“六艺之科”的“艺”和“科”的关系,这是一个主谓词组,《论语·雍也》:“求也,艺”。《论语·八佾》“射不主皮,为力不同科”是说“艺”是求取的学问;“射艺”不主导表面,主导心,实为进取且有不同的分科。“艺之科”是对人“能之力”的分科,“科”就是现今说的学科或科学。射艺五科,应包括现今理论中的知识论、联想论、意识论、意志论、目的论。
中国春秋时划分的科学与西方依据知识系统划界的科学方法不同,是能力系统的分科。中国古代把人的能力分成六个系统,因此称为“六艺”。依据上面的分析,“礼艺”应是关于社交能力的学问,“乐艺”应是关于达情能力的学问,“射艺”应是关于知识能力的学问,“御艺”应是关于主事能力的学问,“书艺”应是关于记述能力的学问,“数艺”应是关于术算能力的学问,大约这就是中国古代对人类才能的学问系统的总括。与中国“艺之科”的科学定义比较,西方知性的科学定义就显得狭隘多了。因为,仅仅知识事物是不够的,还需要创意、操作、得益,等。因此,西方又在科学之外划界了一个技术范畴,称为科学技术。但是,技术难道就不算一门科学吗?这又不能自圆其说。除此之外,在科学总体规划上缺乏统一性。有人依据天人关系划分为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有人又依据天地人关系增加个“思维科学”,钱学森把它分为九大部门,等等。这种先有子后寻母的现象,确实难为了许多有见地的科学家。在当今知识和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不妨回顾一下传统,解谜的关键可能在中国。
  二、“齐辑”逻辑论
  孔子、汉武帝、董仲舒不喜欢射、御、数而“绝其道”,当然也不会继承和发展“齐辑”的理论。老子说的“齐辑之乎辔衔”的“辔衔”也是个理论会意词,并非指具体驭马使用的缰绳和马口中的嚼子,而是泛指反映事物的准绳和契机。老子在《文子·符言》中说:“得在时,不在争;治在道,不在圣。”“时”指时运机遇,“道”指导的方法,说的也是“齐辑”的理论意义。老子说的“齐辑”理论相当于近代从西方引进的“逻辑”的理论(包括形式逻辑),他的这个理论主要体现在春秋六艺被孔子删除的“御”艺五科理论体系中。由于御艺的理论原貌失传,我们只能根据宇义和先秦诸子的理论归纳如下:
“御”是驭的理论会意字,韩非子明确说:“推于御也,齐辑乎辔衔之际。”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御艺”是逻辑事物契机准绳的手段,是排列整同操作理想目的工程学。
1、呜和鸾
在御艺的五科中,呜、逐、舞、过均属动词,属于动宾词组结构。“和鸾”是古代车上的铃铛,《诗·小雅·蓼萧》:“和鸾雍雍。”“雍”音拥,依《书·无逸》“言乃雍”解,指和谐。“鸣”原指鸟叫,后泛指叫声,会意到理论领域作争鸣解。《韩愈·送孟东野序》:“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因此,“呜和鸾”应会意为使表达通顺和谐的理论,与西方“形式逻辑”的功能相近似。
2、逐水曲
“水曲”是水流曲折,《刘烁·拟行行重行行》:“寒蝉翔水曲,秋兔依山基。”会意到理论领域,水喻道,曲喻变。《关尹子·三极注》:“水喻道,龙喻圣人”。“其动若水”。“逐”作追随解。《易·睽》:“丧马勿逐。”因此,“逐水曲”应会意为追逐事物变化的理论,与西方“辩证法”的功能相近似。
3、舞交衢
“交”是接合,《易·泰》“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声同也。”“衢”音渠,指四通八达的道,‘“交衢”会意到理论领域,指接合通达的规律必然性“道”。“舞”赐·系辞上》:“鼓之舞之以尽神。”因此,“舞交衢”应会意为鼓舞通达必然性的理论,这相当于创意论或决策论。
4、过君表
“君”指对社会、群体负责任的权威者。与君子相对,小人则是不负责任的人。《文子·微明》:“老子日……君子惧失义,小人惧失利。观其所惧,祸福异矣。”“表”指表明,《苟子·富国》:“掩地表亩,刺草殖谷。”杨惊注:“表,明也,谓明其经界。”“君表”指权威者的表白。“过”指往来经历。《李商隐·韩碑》诗:“愿书万本诵万过。”因此,“过君表”应会意为对历史负责任表白的理论,这相当于现在的历史唯物论。
5、逐禽左
“禽”本意指鸟类,古义通“擒”字,作捕捉解。《左传·哀公二十三年》:“知伯亲禽颜庚。”“左”字本作方位解,如“右便左不便”,会意在理论领域作积极进取解(右作保守解)。《道德经》:“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将军尚左,上将军尚右。”“禽左”应会意为抓进步。“逐”同上作追随解。因此,“逐禽左”应会意为追随能把握进取的理论,这相当于积极的现实主义革命论。
综合上述分析,春秋时的御艺五科应包括现今理论中的“形式逻辑”、“辨证法”、“决策论”、“历史唯物论”、“现实革命论”等理论内容。这不是天方夜谭,是如同古化石一样的象形、会意文字的真实痕迹!“绝其道”的专家们虽然硬把射与“身矢”、御与驭、知与智、无与不、恍与惚、数与术、义与易……的概念关系混淆,但却无法消除这些字的存在和意义的恒久。我们应当学习考古专家的精神,进行一次汉字春秋本义的考古,归汉字为原本中文,归汉语为原本华语,从而“正度”和“齐辑”出我们曾一度失落的周朝文化理想。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9 14:49 , Processed in 0.105113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