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0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吴冠中印象|佚名]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7-8 13:01:3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冠中,名冠中华之谓也。然而当代中国画家吴冠中不止名冠了中华而且名冠了世界。吴氏在国际上的声誉鹊起,引起收藏家和各界的浓厚兴趣,"吴冠中热"在海内外消然兴起,持续不衰。
     吴冠中有着浓郁的乡土观念、平民意识、民族感情。他认为母亲、土地、人民是艺术永远不竭的源泉。留学西方后他选择了回国扎根本土,尽管在意识形态的逆境中批判多于首肯,但他坚持人格贞操和艺术理想,仍苦恋家园,提出了"风筝不断线"、"专家拍手,群众点头"的艺术纲领,水陆兼程,在孤独中辛勤跋涉了半个世纪。
  他的人生道路,经历了三次选择:科技与艺术一异国与本土--人物与风景。
  吴冠中是一个学者型画家,他学贯中西,摸清了双方艺术的家底,决心取二者之长,造出一座横跨中西的艺术新桥。他认为,近亲繁殖易导致畸形、退化,而远亲混血儿往往漂亮、聪明。当然艺术混血儿中也有偏偏吸取了父母缺点的,为避免郎士宁式的劣化混血,他选择了取"西方形式规律"和"东方意境韵味"相融合的优化混血方案。为此,他率先举起形式美、意境美的大旗,向"主题先行"、"内容决定"的简单决定论宣战,并身体力行,进行油彩和水墨、土气和洋气、南柔和北刚、传统和现代等"对立因素"的优化杂交与良性互补实验,创造出一批批具有绘画本体性和自律性的混血新作,在古今中外的立交桥头,找到了通向东西南北的广阔天地。
   他的艺术探索,轮番在三方转轮:水彩--油彩--墨彩。
  诞生于"吴家作坊"的优化混血作品,不同于"岭南三杰"(高剑父、高奇峰、陈树人)为代表的中西"折衷派",也不同于以徐悲鸿为代表的素描+水墨的中西"融合派",而是从林风眠提出的"调和中西艺术"出发,逐步发展、完善了"林--吴体系",建立起以自然为母题,以表现为核心,以形式意韵为构成的"自然--形韵体系"。他反复强调"像"不等于"美","美术"重在"艺术"而不重在"技术"。他以自己的天分、灵气和感悟,创造出有别于中国笔墨传统派,有别于西方纯粹抽象派,也有别于其他中西合璧写实派的独特"吴腔"。
   他的作品基调,越过了三个时期:银灰--素白--艳黑。
    吴冠中既绘画又写文章又题画跋,他认为,三者之间既有一定联系,又各自独立存在,不能互相隶属或替代。绘画,以其独立的视觉美感人,不依赖诗人的辅助,更非文学的注释或图解。有时,丰富的美感用画很难表现,他便用潇洒的长篇短章抒画笔难抒之情,写下了很多"画外思";有时,形式中的意味不易分离出来,他也用精练的长词短句勉力剖析潜伏其间的画意,题写了不少"画中思"。他的这些画家散文、评点和题辞都达到了高品位、高层次,其画集和文集都成为备受读者欢迎的畅销书。
     认识吴冠中先生是在上世纪80年代初,先是他的文字而不是绘画,使我同他开始建立了联系。
    记得当时专门选收文学评论文章的《评论选刊》,有一期破例地转载了吴冠中一组关于画展评奖的文章。文章是日记体裁。他的活泼文风和坦诚吸引了我。没有常见的人云亦云,也不是死板枯燥的论说,而是细致地分析参展作品艺术的得失,理性与感情出色地结合起来,超出了一般评论文章的水平。说它是评论,却分明如随笔一样轻松活泼,对于长期以来评论文风贫乏单调的文坛来说,这无疑是由画坛吹来的一股清新的风。
   当时我在编辑副刊,于是他成了我约稿的对象。后来,我在主编“金蔷薇随笔丛书”时,特地约他编选了《画中思》,这大概是他的第一本散文集。他送给我这本书,在扉页上写道:“金蔷薇随笔文丛多彩,小而精,其中璞玉如汪曾祺、投枪有邵燕祥……都令人喜爱。”可见他对文坛十分关注。
   最初吴先生的画与人给我的印象是不一样的。上世纪80年代,他创作的以江南水乡为题材的画,清新淡雅,给人以平和静谧的感觉。我想,大概经过“文革”的风风雨雨之后,他更加留恋儿时家乡秀丽景色给他的印象,需要用水乡的温馨来慰藉疲倦的心灵。春天的江南,浅绿淡红,雨雾袅袅。在他的眼中,这素淡的色彩,也许很适合此时的心境。于是,他的笔下,平林漠漠,小桥流水人家,一派浅灰色调。他把这称作“浸透着明亮的银灰”。欣赏这样的画,感觉不出激情和热烈,而是清新,甚至还带着淡淡的冷静。
   生活中的他却给我完全不同的印象。他很健谈,与他在一起,你甚至不必考虑多说话,或者提什么问题。他会随着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侃侃而谈。他一点儿不像个老人,即便到了前几年,他已80多岁了,我仍然感到他与过去一样,没有衰老,总是那样精力充沛,不知疲倦为何物。
   他容易激动,容易被生活中种种不平所刺激,从而发出感情色彩浓郁的评判。前几年来,他受那幅《炮打司令部》假画拍卖案的困扰和刺激,这种冲动似乎更加突出。每次见到他或者通电话,说到此事,他会气得声音发抖。不仅仅这一件与自己有关的事情,生活中有许多事情,他实在不能理解。不解,便为之苦恼,为之愤愤不平,他的不少文章就是这样写出来的。大到文艺创作规律,小到一张宣纸,都在他的议论之列。他看不惯外行官员对艺术创作的指手画脚,他看不惯画坛肆虐的吹捧风气,他看不惯生活中种种不道德的行为。读这样的文章,我再也不会觉得他仅仅有温和而冷静的风格,而是一团热情的火,还带有几丝辛辣。
   后来读到他讲叙自己上世纪80年代故乡之行的文章,我才深深体会到,他儿时的故乡印象为何那样深刻,也仿佛明白了他为何要用记忆中的温馨来描绘出风格清新淡雅的水乡。他写道:“土地不老,却改观了。原先,村前村后,前村后村,都披覆着一丛丛浓密的竹园,绿荫深处透露出片片白墙,家家都隐伏在画图中。一场大跃进,一次共产风,竹园不见了,像撕掉了帘幕,一眼就能望见好多统统裸露着的村子,我童年时心目中那曲折、深远和神秘的故乡消失了。竹园不见了,桑园也少了,已在原先的桑园地里盖起不少两层小楼房。”
   这是一个艺术家面对自然界发生突变后的惆怅。于是,他的所有描绘水乡景色的作品,都可以使我们从美的角度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在淡雅和平静的画面里,漫溢着热情与感伤。
   这是永恒的美。因为,他的画笔,他的内心,一直飞翔着大自然的精灵。
    熟悉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与社会艰辛发展规律历史的人,都会发觉吴冠中的作品不难理解。他的绘画充满了最能集中反映本世纪中国艺术面貌的各种特点,即东西方艺术的汇合及杂交。面对世界的中国文化,传统悠久,营养丰富,一方面足以养活她的艺术家们,另一方面却又成为自身的沉重包袱。这其中有一个转换时期:苦苦挣扎;喘息沉思;重新奋起。二十世纪的中国画家必须面对保持传统,学习西方并将中西文化融会贯通成一体的课题。在这一群中,吴冠中是其中一个领导者。含辛茹苦,他代表着中国现代画的苦苦探索,而他的作品即是这种辛劳与探索的结晶。
    多年来,吴冠中徘徊在西方文化与东方传统的十字路口上。他早年受教于林风眠与潘天寿等大师,其文化修养与艺术训练都是中国式的,而后在巴黎的三年留学生活,则将他领进一个完全陌生的西方美学天地。同样难忘、深刻。在系统地观察吴氏的作品时,可以看到两种艺术最初正面交锋,渐渐互相妥协、融合,他耕耘的基础是他在最后层次上对中国美学的深刻认识及对西方现实技法的掌握。二者初时于他形同水火。鱼与熊掌单取其一,该是多么轻松啊!他却偏偏两个都要。
    如果对曾留学欧洲的中国画家作过全面、认真研究的话,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巴黎吴冠中的影响。这当中,吴冠中是独异的。他明显地不同于学成后留在异邦的画家们,如他的同学赵无极。他们尽管主观上想保持其[中国]的背景,但实际上已深深融化在西方传统中去了,他也有别于那些留学后选择回国道路的画家。这些画家回巢后即回到中国画传统的范畴中--也许这正说明了他们回国的原因。在这一群中最著名的徐悲鸿与吴作人身上,我们看到的是中国与外国风格交替出现,不是融合:他们的油画是写实的,水墨是中国的。两者结合有限。我们同时可以看到对学院派的欧洲模特的依附限制了他们的能力,也限制了中国画对二十世纪西方绘画的转变与成就的回应能力。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01:36 , Processed in 0.108130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