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8268|回复: 15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了走歪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3-5-20 22:33:1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一了走歪了
     吴人弓(2002年11月23日)《美术报》
                        
我真是为一了先生捏着一把汗的。这个十几岁就已参禅悟道;19岁就已创办、主编中国惟一的一份“禅与艺术”研究的刊物——《禅艺研究》;20多岁就在中国艺术的圣殿——中国美术馆举办过个人书法展;30来岁已经出版了七、八本个人书法、著作专集;才华横溢、天资聪慧的“人物”,今天的路似乎越走越歪了。亦让全国大批激赏,关爱着他的艺友们愈来愈糊涂了。
我们所认识的一了,曾经是一位耽于纯粹艺事;沉心幽玄禅境的边缘人,住陋巷,箪食瓢饮,褐衣百结,尚执“锥股悬梁”、“悟艺证道”的勇猛精进之志。极似一个艺术的苦行僧,生活的清教徒。如今他能取得如此多辉煌而骄人的成绩,当与这十多年的清心寡欲、虚融淡泊、超然尘外、乐道安贫、一心向艺的高致情操和深厚学养有关。
让我们再看看现在的一了。完全是一个走火人魔、陷入魔界的浮躁张狂人。他已抛弃了禅的通脱、幽明、澄达是书法艺术的至高之境,而认为:“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言下之意还是魔厉害)”“魔界……那种幻化、空灵、诡异的有似梦幻的魔境是艺术的深彻境遇,它是无可辨识,无可言诠的‘一碧天光’的通脱‘现前’,这里只有心的呼吸与伸展……”听听这话,说得语无伦次,还真像走火入魔的样子。有人文中誉其是“一个在魔与道之巅狂舞的精灵”是“兑换”“绝迹”的状态,我倒觉得他现在真是一种鼓噪喧嚣、张牙舞爪、疯癫狂妄的着魔状态。当然此乃心魔,是遮掩、隐蔽在其日常寡言少语、潇散洒脱的外表之下的。惟其如此,才更可怖,令人担忧。
如若说草圣张旭的“脱帽露顶王公前”是癫;书圣王羲之的“东床坦腹”是通脱;那么一了去年9月裸演的“文字祭”该是真入魔了。他的那次“行为艺术”一经各方披露,实令大多的艺友们如冷水浇背,茫然无措、哭笑难明;这还是一了吗?而今年8月,一了竟然与商界合作,为贵州茅台酒厂一新品牌酒做起了形象代言人,搞什么“艺术与酒文化的新融和与共发展”(细心的读者于诸多艺刊上或许已见知此讯,《东方艺术》8月号亦有报道),据说因此弄到不少银子。9月份呢,又在山东济南与某餐饮名企合作,大搞什么“探索书法艺术与餐饮文化、环境有机结合,共促共进……”的活动。听说近期又在筹划什么“大地书写”的全国游历、书写活动等等。书艺一事,一旦陷入滚滚商海洪流、喧嚣尘俗杂务,哪儿还能静下心来精进艺事,只怕物欲与尘俗的樊篱会渐渐桎梏心灵的“绝假纯真、断伪专实”以及“脱略尘滓”的艺本道心。难怪有人猜疑一了此次的“出山”活动,是“贪羡荣华、留恋享乐”以“追名逐利”矣。
做为一位一直关心、关注一了艺术成果的艺友,内心着实替其揪心、惋惜、后怕。毕竟一位书法天才的沉沦,对于在覆天盖地的商品经济大潮下,渐行渐弱的纯艺术,是一种雪上加霜的悲剧。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或许是偏爱,我总认为少了一了时时出新、荡人心魄的书艺,中国当代书法艺术定会少缺一道独特且撼人灵魂的风景。
惟愿一了能紧扼心猿意马,奔出“魔界”,回复到艺术的本质上来,回复到禅境道心上来。有天赐慧根为基,有己我秉赋为器,走歪了路的一了,离魔入道,尚为不难。诚愿君早觉、走好!■
佛可居,魔亦可居
                              秦 盾(2003年1月11日)《美术报》
“当群羊闪射着最纯粹的道德光辉,这时杰出的人就不能不降为恶人之流;当虚伪损毁了一切,窃据了真理之名,这时真实的人就只能求之于坏名声中。”                                                  ——尼采
读了吴人弓先生的文章《一了走歪了》之后(发表于《美术报》),觉得作者有些杞人忧天的感觉。
一者:“清心寡欲”、“住陋巷,箪食瓢饮,褐衣百结”式的苦行僧、清教徒式生活,跟艺术的成就、分量没什么必然的联系,如若这是好艺术的成功前提,那么那些乞丐、流浪艺人、下层贫民随便写写画画,不就可以成为大艺术家了吗?中国历来有卖弄“安贫乐道”以示情操高尚的陋习。这极像古人常把道德同艺术成果的高低胡乱扯在一起一样,是一种封建的余毒。我们不能因为爱迪生可能有什么道德上的问题(如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就贬低他发明的电灯、留声机等一系列发明不是好发明,而贱视、抵制使用这些产品的功能;同样的,我们亦不能因为陶潜的道德情操高、安贫乐道,他的诗歌成就就可超越唐之李、杜、白。梵高赤贫如洗、耽溺艺术,成就非凡;毕加索富可流油,耽玩艺术,成就一代大师。故艺术一事,与人的慧根和执着有关,与其他关联甚微。
二者:既然“道高一尺,魔高一丈”,道永居魔之法力下,无力胜之,求道便无出头之日,索性入魔算了。魔境亦是一种高境界,因为“入佛界易、入魔界难”耳。而能充当“在魔与道之巅狂舞的精灵”的人,则更应是凤毛麟角的了。这需要一个人的胆识、勇气,需要魄力十足,元气淋漓,否则早成精神病自栽了。我就挺喜欢一了先生处于“魔境”时创作的“狂歌当哭”系列作品。不进入“魔”的颠狂状态,何能出撼人心魂的“绝迹”?此可谓道虽有道之好,魔亦有魔之高耳!
三者:裸演“文字祭”之行为艺术一事,不能少见而多怪,书法圈封闭得太久,积习极多,桎梏甚严,是故一直未有能打破这“染缸”的。一了为文字“招魂、祭奠”,以找寻原初人基于宇宙、自然万物,创造文字的神性、巫筮、幽玄的精神内蕴。找回文字原初的灵性、魔性、神性,剥掉数千年来文字由于实用化、功用化、积存下来的病垢俗鄙之壳,以使其露出莹澈灵妙、鲜活郁勃的本然面目与光芒。人之衣饰,本是为美,到“文明进步”后,就强化遮丑和避寒保暖的实用功能,进而成了身份和阶层、权力的象征。以致即使炎夏酷暑,女人还要包得严严实实,士人还要长衫著冠。这亦是一种封建余毒的壳,我们当还衣饰除保暖与遮丑等功能以外的审美愉悦性。故一了选择了两种同时剥落“外壳”的“行为”方式。本就当给人以强烈的刺激和深思、启迪,以警醒盲从、庸碌的俗众,解构“文明”的弊病。此正乃一了先生良苦用心处,亦是其对文化、社会、艺术真知卓见的演绎方式。当褒当嘉。
四者:将一位艺术家参与社会活动、弓杯蛇影成“沉沦”,认为会葬送其艺途,亦是狭隘的封建道德思想作祟!翻翻中国艺术史就可知,古代大凡有名的大画家、书法家都是当官者,或者曾经为官过的;而没做过官的那部分,亦是幕僚、门客等身份。这与古代的教育、做官制度有关:一是学而优则仕;二是舞文弄墨这事向来是富家子弟的权利。穷人温饱尚难自保,哪还有钱让子女入学求仕、读书识字?如此看来这当官判案,维法护礼,发展地方经济等社会活动并不会影响多少精力与时间的,有能力的可以身兼数职,且应付从容。所以对艺术家参加社会活动,不能妄加指责。至于其心态静或不静,如人饮水,冷暖自知。此惟一了先生自知,他人只是瞎猜测罢了。
亦或许是有另外的原因在:正如吴先生文中所说的,商品经济下的消费时代,纯艺术陷入一种窘迫的积久愈弱的状态。书法更甚。也许一了先生正是抱持着:“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之对艺术的情感,才献身浊污尘寰,欲为艺术的生存、发展觅条出途呢!
你可以不喜欢现在的一了,但绝对不能忽视一了的现在,艺术进到高境,就是一种曲高和寡的孤绝之境,注定会淘汰一批批原曾关注、关爱他的读者。这是个层次、境界的问题。开宗创派的艺术形式,特立独行的圣徒式殉道行为,往往皆是以一种超前、超验的方式突兀地出现的,它对后世审美观起一种引导作用。而我们往往只习惯于传承,或者稍稍“改良”审美经验、层调。梵高、井上有一的东西为什么死后多年,人们才逐渐地接受,原因正在此。
于此我奉劝一了先生,请勿顾俗虑,放胆去做。你的道路虽然曲曲折折、非俗世坦途,却并非“歪”路。它当是最艰险、孤寂,但离艺术圣殿最近的路。(此文原题“你可以不喜欢现在的一了,但绝对不能忽视一了的现在”)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发表于 2004-10-11 20:56:41 | 只看该作者

[一了走歪了]

你走你的阳关道我走我的独木桥!为何不可?

  ╳ ╳
3
发表于 2004-10-26 17:54:29 | 只看该作者

[一了走歪了]

歪打正着或许正符合艺术发展的法则的。
吾师曾说:“艺术自有浪漫乃至悖法的荒诞表达。”又说:“过分的山青水绿,十足的理性规划,反会缺乏亲近感而面目可憎。”

   ⺌ ⺌
4
发表于 2004-10-26 22:53:53 | 只看该作者

[一了走歪了]

留一半空间给受众思考才是创作路径。

  ˋ ˋ
5
发表于 2004-10-31 11:03:33 | 只看该作者

[一了走歪了]

說不定,此刻,這位老先生, 正享受孤獨呢(^^^^^^)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9:51 , Processed in 0.112157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