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269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王南溟:艺术同样要为人权而工作]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5-12-13 21:03: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艺术同样要为人权而工作——在“墙”展研讨会上的发言
------------------------------------------------------------------
王南溟
  感谢高名潞先生的邀请能让我参加这次研讨会并有这次演讲的机会,在高名潞先生问我演讲什么内容的时候,我首先想到的就是我所关心的“批评性艺术”与“公民政治”,因为“批评性艺术”是我近年来评论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它与我对前卫艺术史的重新写作密不可分,而“公民政治”也是我这几年评论文章中经常出现的关键词,重在讨论艺术家的身份如何转换。由于这两个关键词的组合而有了我在艺术理论上的那个命题,即:艺术是一种舆论,艺术是对社会的监督。这样,在我的视野中,肯定地,艺术的范围会再次扩大,即通常人们都不认为是艺术的东西,在我的这些关键词与命题中却有可能成为艺术,而那些前卫艺术家的通常表现在我看来都属于“无聊艺术”。即我会关心艺术之外的事件,也许这些事件才是我所需要的艺术,或者是有助于重新讨论艺术问题的艺术。
  结合高名潞先生策划的“墙”这个展览,我要在今天的研讨会上,举一个“墙”展览之外的作品,但它却与“墙”有关。这是一张新闻图片,而不是我们平时说的艺术家的作品,这张新闻图片来源有些人可能知道,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它是一个被浓缩的新闻事件,就像现在这张新闻图片上告诉我们的那样:一堵有很多裂缝的墙,上面的污点是印在墙上的手印。这就是前不久发生在黑龙江的沙兰镇的一场水灾,当时洪水冲进了一所小学,有一百多个小学生因为无法脱身而使这些生命只能被洪水卷走。而这个小学就一直就在这个地势很低的河边,在洪水发生之前既没有任何的洪水预报,而当洪水到来之时,打电话到政府和派出所,都无人接听,当时正好是端午节放假,水灾之后受害者家属还要受气,因为当地干部说死了一些人有什么大不了。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张“墙”上手印的新闻图片就是水灾发生后,记者到现场拍摄的,图片要说明的是:当时洪水进来后,这些小学生在洪水中挣扎而在墙上留下的手印,就是这张图片发表后,在读者中引起了极大的震荡,有人呼吁要保留这堵墙,当然随后也引来了一阵争议,主要是后来有人说这墙上的手印不是学生的而是学生家长到现场时留下的,所以还说这是假新闻要打假,后来一个幸存的学生说这是他们学生留下的手印,当时确实是在水中乱抓着墙挣扎。
  我将这张新闻图片称为“手印墙”并予以我的阐释。从这张新闻图片的意义来看,特别是从前卫艺术的意义来看,墙上的手印是学生的还是学生家长的已经一点都不重要了,因为洪水卷走这些学生的生命是事实,学生在水中拼命地挣扎也是事实,那么墙上的手印作为这一事件的记录是一个再特定不过的痕迹,这也是我经常讲的艺术中的物质痕迹与语境焦点,当我们再来看看这张图片的语境,第一张是那个被水淹过的学校,第二张是洪水冲进学校而在墙上留下的很高的水位线痕迹,第三张是学生家长在出事地点时悲伤的样子,第四张是沙兰镇的这个小学周围的场景,第五张就是这次洪水所淹的示意图,然后再回过头来看这张“手印墙”的新闻图片时,我们就可以集中到这张图片所能表达到的意义,以此我要说,这就是一件很好的艺术作品,好就好在它通过这个墙上小手印图片将这次水灾聚焦了起来,然后使这张图片成为已经在水灾中丧失生命的学生的代码,它在读者的心中产生震荡不是没有原因的,有人看了这张图片还要流泪。我们也很容易联想到这个记者的思想情感,因为如果一个记者对这一百多个学生的死去轻描淡写的话,他肯定不会在这墙前停留并被这些手印揪住了心,而让它成为一个事件的印证的,这一点也告诉了我们,就是这位记者用他的内心正义而让这堵“墙”成为了一种历史。
  这就是我要举“手印墙”新闻图片的原因,在前卫艺术领域,艺术已经被宣布为“一切皆艺术”,“人人都是艺术家”,后前卫艺术终于让前卫艺术取得了艺术名义上的胜利,但我现在的提问是,站在后前卫艺术这个起点上,什么才是更有意义的或者说什么才是“更前卫艺术”,围绕这些问题的思考,也就有了我的“批评性艺术”、“公民政治”和“艺术是一种舆论”等一系列的概论和命题。当有人说这个“手印墙”的新闻图片不能称为艺术的时候,我就会说,这种批评性和公民身份及仍然是让一切都可以成为艺术的前卫姿态不都是我们的前卫艺术家所需要的吗?因此,“手印墙”非但不能说它不是艺术,而且从我的“更前卫艺术”理论来讲,它更是艺术,由于这样的作品的介入,我们的艺术史将会得到重写,至少在我这里是这样,尤其当一个以“艺术”为核心的艺术史写作,变成了一个以“正义”为核心的艺术史写作的时候,我必然会说—艺术同样要为人权而工作。

   Ⅵ Ⅵ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11:27 , Processed in 0.09763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