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中式意识──审美营造的当代复兴” 展览奉告]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9-11 23:57:2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中式意识──审美营造的当代复兴” 展览奉告
一、展览的学术逻辑
    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结束了长期的封闭和政治斗争,社会经济生活开始步入正轨,尤其是九十年代以来市场商品经济机制的全面启动,使得文化艺术在努力摆脱政治斗争说教工具和意识形态服务功能的同时,又面临商品化的影响和纠缠。就艺术而言,因为要摆脱政治和意识形态的说教服务功能,中国艺术界在结束了十年动乱后出现了伤痕美术、乡土美术和新潮美术。艺术在剥离那些中国特定时代强加到自己身上的外在附加重负的时候,参照的标准是从西方传来的所谓启蒙与救赎──另一种外在的元素。这种外来的元素对于破除以往的政治意识迷信起到了功不可没的作用,然而它却因过度高扬主体个人的自主意识而流于乌托邦的境地。而当时间进入九十年代后,商品经济对于这种虚幻的主体乌托邦的解构必然导致乌托邦大厦的坍塌和抽象的人文价值体系的断裂。于是,作为假想敌的政治和意识形态开始隐身,而新的假想敌──商品化的无所不在,开始显现。在这种隐身与显现的混杂和交叠的缝隙中,中国艺术左突右冲,呈现出纷繁复杂的矛盾与多元的格局和态势。困难还远不只这些。商品经济的广泛推行,必然要求资本的全球运作,也就必然使中国绑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这架马车上,文化艺术自然也就在自我的内部解放的使命外,增加了与世界其他文化进行搏弈、沟通的角色。
    所有这一切都表明,作为第三世界的中国文化艺术在最近二十多年里所经历和面临的困境和问题。换句话说,如何正确看待艺术与社会政治、艺术与商品化、艺术本土化与艺术全球化,是中国艺术必须解决也正在解决的课题。解决这三大类课题的方式,对于中国艺术家来说,因人而异。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出现的诸如政治波普、玩世写实主义以及后来各种各样的艺术材料和媒介的使用,都是中国艺术家努力的结果,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绩。它们使中国艺术在应对上述三大类课题时表现出灵活多样的方式方法,而这些方式方法的创造和使用,展现出中国艺术日益丰富、多元、开放的体貌。
    如果我们能够从当代中国艺术的复杂体貌中抽离出来,用一种换位的方式来思考,我们会发现,当代中国艺术所面临的三大类难题,犹如三座大山,阻挡了或者说遮蔽了中国艺术向着更加广阔和更加高远的地带发展,找到翻越它们的方式方法,成为多年来中国艺术家努力的对象。寻找、创造和使用解决难题的方式方法的过程本身,的确蕴涵着丰富的语用学意义和价值,但是源于维特根斯坦哲学的语用学,终究不能替代语义学本身,毋宁说语用学与语义学犹如能指与所指的关系一样,两者缺一不可,只不过为了言说和论证的方便,人们姑且暂时将其做一下区分罢了。
    寻找、创造和使用解决中国当代艺术难题的方式方法,最终不能取代对艺术内在的精神品质的追求。正面地、建设性地预见中国艺术应当传递给观者的内核,将传统文化中合理的诉求用当代视觉语言进行转化,从而服务于理想精神家园那种人与自然、社会和谐共生境界的描绘和建构,这才是中国艺术的审美价值的所在。创造和使用这些认识、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对于艺术家来说其实是与其心中无时无刻不在的对文化家园的向往相联系的。没有对失落的精神家园的追忆,没有对新的精神家园的向往,没有对内心那犹如古希腊艺术“高不可及的范本”的理想境界的执着,这些解决和认识中国当代艺术难题的方式和方法,将难以持存。
    诚然,真实地再现我们所处的社会生活和自然环境,当然是艺术作品的重要内涵,在特定的时期,尤其是社会政治和经济生活发生巨大变化的时候,艺术的使命就是反映这种变化给人们的精神生活带来的影响。艺术家用包括反讽、调侃在内的各种手法来表达人文知识分子的关注、质疑和批判,形成了中国九十年代以来当代艺术的普遍化倾向。然而这种建立在对立和批判基础上的艺术观,终究是以工具论为标的的,无法树立起依托在方法论基础上的中国当代自身的艺术观念和价值追求。
    中国艺术的现代化从五四时期一路走来,尤其是最近二十多年的突飞猛进,使得我们有理由从现在开始从事这样的工作:立足于当代的视野,将传统与现代各方面的资源加以整合,从中找到嫁接、转换中西文化的有效方法,再生出一种独具特色的视觉形象,它具有丰富的历史含义和传统审美价值,同时又是全新的当代视觉图式。换句话说,有意识地建构一种中国气派的当代艺术形态的时候已经到了,一批艺术家富有远见的努力,为我们开了好头。
二、 展览的主题
    对于中式意识的解释,我们用“合和与再生”这样的概念来加以阐释。这不仅指对传统文化资源的整和,也指对西方现当代文化资源的整和,而且更重要的是立足于本土文化的建构这样的高度对中西方文化的全面的当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合和”就不是一种单方面的外在的拼接,而是内在的化合。这种化合作为一种过程和手段,其目的在于通过作品的视觉形式,营造出新的中国文化特性的审美意象。这种审美意象,不是对中国文化符号简单的摹写或使用,而是力图通过对经过合和的艺术手法的表现,传递出超越于物质性的视觉形式之外的更为广阔和丰富的精神体验,从而幻化出一种当代的审美境界。“再生”这个概念,即是在创造新的审美意象的意义上使用的。而“复兴”则更是表明艺术家们经历了二十多年现当代艺术的发展,营造中国当代艺术形态的一种自觉和自信。
三、 展览主办方:  今日美术馆
四、 参展艺术家:展望、邵帆、陈淑霞、张东红、顾黎明、卢昊、陈庆庆、庞永杰、高惠君、冯峰
五、 展览策划人、艺术主持:  高岭(美术学博士、批评家)
六、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
七、 展览时间: 2006年9月18日—10月7日。展期20天。
八、 展览相关的内容
作品展示    展出绘画、雕塑、图片和装置作品50件(组)。
编辑出版展览图录    由四川美术出版社正式出版大型展览图录。含策展人、批评家学术文章与简历,参展作品图例,参展艺术家简历,今日美术馆馆长致辞文章。中英文对照。
研讨会    邀请艺术批评家和理论家及所有参展艺术家和有关新闻媒体。


  お お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20 04:59 , Processed in 0.104621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