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4907|回复: 2

評吳冠中“田園書法”作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7 16:38: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付家誠:談“書”(一)
2009-03-07 02:58

-----評吳冠中“田園書法”作品
“書”分“書寫”與“書法”兩大分類;“書寫”為日常應用文書,“書法”為個人創造性書寫,因此“書法”的屬性才成其為藝術,不是只要能拿毛筆在宣紙上寫出字來就叫書法藝術。況且吳冠中的書法(丹青汗青)的四個字還寫出兩個錯筆字,(光天化日,提燈覓人)八個字有五個錯筆字。這在中國人看來是小孩子在三、四歲時,讀“三字經”,開始識字時就要糾正的錯誤,過去是要用竹板子打手板兒(手掌)的。在識字的同時就要學習寫毛筆字,無論鉛筆、粉筆、鋼筆、水筆都是要教育寫中國字的六種筆法;橫、豎、撇、捺、折、點。然後在練習“寫”就得寫好“永”字八法,雖講永字八法,實則只是六種筆法,又怎麼“永”字有八法呢?古人習字十分講究,所指的是:點為側(如鳥之翻然側下);橫為勒(如勒馬之用韁);豎為弩(拉弓之用力也);鉤為趯 (跳貌,與躍同);提為策(如策馬之用鞭);撇為掠(如用篦之掠發);短撇為啄(如鳥之啄物);捺為磔(磔音窄,裂牲為磔,筆鋒開張也)即六種筆法的八種方法。
     “永字八法”這一點凡屬使用中國漢字的國家和地區的人,外國學習漢語的人都是知道得,可是現在我們中國人知道不多了。尤其我們的大師不知道了,仰或是“創新”了,“現代”了,“進步”了,“先進”了,“科學”了、寫字用“鍵盤”了。中國的漢字是怎麼寫得也還是要知道才行。這叫書寫的基本知識,否則書寫漢字的方法都不知道何以讀文識字,且不是與文盲相當!?還要要講是書法且不是天大的笑話。在5000年的文明古國的今天,竟敢有人以當代藝術大師的名義把漢字都寫錯誤了,基本書寫常識也不懂的人寫出來的字也叫“書法”,還是叫什麼“當代藝術”的“田園書法”。
   “田園書法”確確實實拿中國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創新”二字竟然有如此強大的威力,可以消亡的不僅中國漢字書法藝術,而且還要消亡中國的文字和書寫。由於“大師”的作用,在青年群體裏已經出現文化藝術的融合思潮。認為中國的文字和書法是封建社會的產物,是思想解放的障礙,是落後保守的象徵,是與世界“接軌”的錯位。 “田園書法”十分明確地向中國文字、文字書寫、書法藝術提出了挑戰。九十高齡的老藝術家決對不是不知道中國文字與文字書寫和書法藝術。這是反文字、反書寫、反書法藝術的代表作品。
     在文化藝術融合思潮下,一些青年,美術青年和藝術家已經放棄了中國書法的學習。其理由是;一、人類文字之始,東西方都是“象形符號文字,原本東、西方沒有差別。在西方的古羅馬時代就進入了“語音文字”,而我們從古代、封建社會至今還在沿襲著“象形文字”(注1),自從“五四”反封以來,反了一百多年,這個“象形文字”還是不行。別人西方的“語音文字”好啊,社會、科技發展都比我們先進、發達。我們就是要思想解放都解放不了,“象形文字”文字這個東西要不得,封建、落後、保守,非反對不可。二、現在都是21世紀了,數碼圖像世界了,資源共享時代了。改革開放以來,引進科學技術,生產程式代、辦公都自動化了,隨著電腦的升級和普及,都是語音字母、鍵盤打字。在頻繁地對外交流和學習中,外國語言文字的應用和普及教育都在高速發展,標誌著思想變革和社會的進步,這是全人類進步的必然趨勢,任何落後的藝術形式都將被淘汰,中國書法消亡無凝的必然。
     基於上述推論,吳冠中以“田園書法”作品展的形式,給中國500年的“書法”來一個重新認識,吳冠中先生不僅在繪畫,而且在中國書法也走在時代的前列,無愧于二十世紀中國歷史上的精英。然而上述理由和推論是否成立,吳冠中先生是否在中國書法上也走在時代的前列,當應進一步認識和識別。其實吳冠中先生的“田園書法”已經不是書法作品了,而是借“書法”的名稱,反對“書法”的觀念繪畫作品。這是吳老一生中最得意的作品,也是敢於走進798的理由,來做領軍中國當代藝術大旗的旗手。無奈“吹捧手”的藝術理論家水準太低,寫不出吳老的意思,只是寫成了一個“新聞報導”。本文以再認識中國書法藝術、學習中國書法,再認識當代藝術、學習當代藝術來評論吳冠中“田園書法”的藝術和觀念更新。(未完待續)



(注1)學術界一直稱“象形文字”。據考3600年前的蒼頡當時造字是以“六書”為原則,也不是亂拼湊得。六書原則是;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實“象形”字是不多,“義理構成”的字是主要的。用“語音文字”與“象形文字”分類,“音”與“形”是不對的,應該是“音”與“義”才對。實際上是“書寫意義的文字”,所以稱“寫意文字”更能貼切一些。本應糾正過來了,因長期稱“象形文字”一時改為“寫意文字”不習慣,為了閱讀方便,也還是沿用“象形文字”一詞。
 楼主| 发表于 2010-12-7 16:39:16 | 显示全部楼层
付家誠:談“書”(二)

------評吳冠中“田園書法”作品

東西方文化藝術“融合”思潮以及理論打著“科學和先進”、“與世界接軌”的口號,也能嚇唬一下人。其實我們都知道這種“融合”事實上是不可能得。作為文字書寫的書法藝術,是以語言為基礎的文字書寫藝術,是表達作者思想情操、學識修養的綜合藝術。決不是孤立的字或符號。有人說是中國的書法是抽象藝術其實對抽象的錯誤理解,也就錯誤認識了書法藝術。因為書法不屬於繪畫門類,把中國書法作為繪畫,這是不懂得中國書法。如同外國人看中國書法,只能感受到線條的構成和筆墨的流動、蒼勁,運動的節奏和視覺的張力。其內在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個人性氣質的流露與張揚,就需要對中國文化思想有進一步的研究和瞭解才能理解。中國書法是中華民族500年文化歷史知識的智慧結晶,是世界人民的一座博大精深的藝術寶庫,也是中華民族所獨有的一門文字書寫藝術,有待我們今天用現代人的科學發展觀去再認識和發現、開拓、繼承和發展。為什麼我們中國人中有號稱“大師”的一波人反對呢?而且以文化“融合”論,藝術“創新”論,大有一舉消滅“中國書法”之勢,尤其以吳冠中“田園書法”為典型代表。

      一、錯誤的認識中國書法,把中國書法藝術同等西方的繪畫藝術看成抽象藝術、觀念藝術,沒有從藝術的本體論上加以區分僅僅從視覺感受上套用西方的繪畫理論來認知中國書法藝術。在可視藝術領域中中國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形式,有著完整的理論和書寫體系。我國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中國的對外文化交流,在世界文化領域越來越多認識和認知,同時也更進一步的了解了中國書法是中國五千年文明的結晶,是當今人類僅有的唯一文字,受到世界語言文字、文化藝術學界人士的重視,學習和研究中發現人類要統一文字,中國文字是重要的參照。而我們中國人卻要消滅她。給予了“封建”、“落後”的帽子。至少可以講我們不能正確理解和認識中國書法。

      不能正正確理解和認識中國書法,首先是思想觀念的落後,只所以講思想觀念落后是言指落思想觀念的封閉狀態,為什么不能從語言文字去研究中國書法藝術?為什么不能從文化學來研究中國書法藝術?如果我們的藝術家走出繪畫這一門類的單一的圈子,就不可能僅僅用 “西方當代藝術”的觀念來認識中國書法藝術,也不會套用“西方繪畫藝術理論”(西方沒有書法藝術)認識中國書法藝術。隨著中國的社會的進步中(西式化)要進步就要象西方一樣無文字(言指拼音文字)、無書法藝術才是進步的錯誤思想觀念。這種思想觀念只所以講是觀念的落後,正是指這一思想是建立在“拿來主義”的思想基礎上,“抄襲”西方形式的形式主義的“融合”論、“創新”論、“反傳統論”、“世界接軌”論的誤導。沒有認識到中華民族的文化藝術也是世界文化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化藝術的奉獻。人為的把西方文化看成是先進的主流文化。這一提法我認為給我們造成了思想觀念更新的誤導,思維模式的混亂。把“形式花樣”翻新,當做了“思想觀念”更新,把“否定”當做了“創新”。由於我們是從一個長期封建、封閉的國度走入了一個外部世界,本來我們就是落後,但也不等於西方的一切都是先進。尤其明顯的是中國書法,西方人沒有。難道沒有也叫先進?我認為這個立論是沒有道理。

        二、為什麼講西方人沒有書法藝術呢?因為西方的文字是“拼音文字”,附屬於語言的記錄符號,沒有文字的獨立意義。西方文字永遠都寫不出象中國的唐詩宋詞來(就是用英語翻譯唐詩也十分困難)。“拼音文字”只要會講話,把話的聲音用字母拼出來,就算會寫字了。總的來講是屬語言學研究語音記錄(無文字),在西方各國和地區民族之間只要存在語言的差異,其記錄就有不同。在學習和交流上是以語言為主,因此不懂語言就沒有文字了,在文字交流中必須是語言的翻譯,拼音文字存在著語言障礙。所以講西方是沒有文字得,當然沒有文字就談不上書寫和書法藝術。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並不等於我們有文字、書寫和書法藝術就是錯誤,是落后西方。

     在中國以及東南亞國家和地區,使用漢字在語言上相對拼音而言,文字是獨立於語言而存在。簡單的講;漢字有獨立於語言的特點。長期以來我們習慣稱為“象形文字”,以區別於“拼音文字”。就在於漢字能表達獨立的意義而不受阻於語言障礙。如上海人讀漢字與廣東人讀漢字發音(言說)不一樣,但意義是一樣。在文字交流上不需要語言翻譯,這就是優於拼音文字的特點。漢字是人類歷史上最悠久的文字,也是最為典型的文字系統。即使在西方人們發現語言系統不足時,也設想建立真正的文字系統仍然要以中國漢字為基本思考模式。

        如笛卡爾曾說;“字母的不協調組合,常令讀書聽來剌耳,。。。。。。在我們的語言中聽來愉悅者,德國人或覺粗俗,不能忍受”,“語言運用于不同民族時,你們無法避免此種不便”。因此他想到了“書寫”;若出版一本涉及所有語言的大辭典,並給每個詞確定一個對應于意義而非音節的符號。比如用同一符號表示aimer、amart、......(三個詞都表示“愛”),則有這樣一本辭典且懂語法者,只要查找這個文字符號,譯讀成自己的語言便可解決問題了。”這個問題在中國人所周知,已經不是問題。我們也希望外國人能儘快改進一下,這對中國人瞭解外國,外國人瞭解中國都有好處,就不會出現諸多誤讀現象,如果講對西方文化藝術有誤讀是可以理解得,歐洲文字十分複雜必須精通語言才能學習,不要以為到法國轉一圈,就以為自己懂得西方文化藝術了,不懂是可以理解。但是吳冠中老先生是中國人對中國人對中國文化藝術也誤讀了,這就不能理解了。

       三、十八世紀以來,一些西方學者、語言學家、哲學家們就討論過“寫意文字”。把中國文字看成是少數民族粗淺的“象形文字”,把中國人看成“東亞病夫”,小瞧中國人把中國文字誤認為是“聾啞人文字”,以“拼音文字”為驕傲。十九世紀以來一直誤認為是“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落後、最封建、最封閉的文字。直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由於西方語言的研究與發展,西方語言學家索緒爾的研究中才發現西方語言是沒有文字的語言,只是語言的標音符號。從而進入了語言符號學的研究中沒有文字的語言符號學研究。法國語言符號學家羅蘭.巴爾特奠定了符號學研究基礎。涉及到哲學、文化藝術、以及科學研究中的觀念更新。隨著數字成像資訊科技發展,從語言符號進入圖像符號,在再認識中國文字中才發現中國文字是世界上真正語言(意義)的文字。也就是說:人類語言表達意義上的文字,就是當今的中國文字。無論是不是當代最科學、最先進的文字交流工具有待深入研究和發展,但是是獨一無二的人類文字,為全世界人民所認可。決不是消亡的文字,已經不是最落後、最封建、最封閉的文字,這是可以肯定得。吳冠中先生對中國文字的認識是不是還停留在西方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以前對中國文字的認知。

因此上我認為;一、中國書法是藝術,同是視覺藝術不同于繪畫藝術,但對繪畫產生心靈開拓的影響,具有現代藝術的特別征。二、中國書法是藝術,是以文字為創作素材,不可能否定文字,否定文字就是否定中國書法是藝術。三、思想觀念的落后與先進不是語言文字(工具)的先進與落后,而是人的認識與認知的更新。(未完待續)
发表于 2011-7-5 09:28:19 | 显示全部楼层
,使我等网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未来!晴天霹雳,醍醐灌顶或许不足以形容大师文章的万一;巫山行云,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8 12:22 , Processed in 0.11104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