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楼主: 闻正

[林 健专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3-3-26 13:0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健专题]

为何这么发黑?
发表于 2003-3-29 12:20:0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健专题]

这是印坛一棵大树呀!
石开走西,林健走东呀!
发表于 2003-4-1 11:59:38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健专题]

    唯结字稍稍过,不很自然。
发表于 2003-12-23 22:57:41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健专题]

有味道
发表于 2004-1-6 11:4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林 健专题]

评林健:
当代名印人中我未曾谋面者极少,林健先生即是其一,故神秘感一直挥之不去。偶尔通过电话,知道是个和气的长者。但他在艺术上可不是一团和气,创作中处处涉险,又时时能化险为夷,在文字造型上有杰出的才能。林先生特别强调篆书的重要性,自云“篆书之进步有利于刻印演变,篆刻之成绩亦有益于篆书创新,篆书形成风格,用之刻印则有水到渠成之功,其所刻朱文与白文格调必趋统一”(《补砚斋笔记》)。其字形大开大合,相互穿插,线条的偃仰曲直疏密大小,在他手中竟似无所不能。意态新奇并不难,难就难在虽新奇而具古雅之意。既有深厚的传统功力,又有丰富的艺术想象力,这就是林健篆刻给我的强烈震撼。
林健刻过一方“无意于佳乃佳”,看来他对苏东坡这句话多少也是认同的。他的篆刻是以“有意”追“无意”,既要展现技巧,“于寻常一画之中,别具筋骨风神”(《补砚斋笔记》),又要脱尽铅华,刀笔浑融。处理好这对矛盾决非易事。所以部分作品不免有斜笔刻意排叠、长线穿插过分、粗细变化简单等缺憾。凡是这些形式上的东西太过外露,让读者一眼就注意到,势必会影响作品意境的表达和读者对作品意境的关注。这是否也意味着,创作者习惯性地对形式的重视更甚于艺术内容?(顾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4-4-16 20:50 , Processed in 0.10268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