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45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师傅那边没有你的艺术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1 17:37: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吴林田的日志

         陆俨少如果亦步亦趋于冯超然,那么,陆俨少就会流同于一般画家。齐白石如果真做了青藤门下走狗,那么,齐白石就不会画出活蹦乱跳的水墨蟹虾了。潘天寿如果沉湎于吴昌硕的画风而无法自拔,他怎能用手指画出那一批沉雄大气的大画来? 西方那些如雷贯耳的大师没见是哪个师傅带出来的。
       中国传统手工业讲究师傅带徒弟,使民间工艺得以流传。但师傅带徒弟也很危险,倒不是说带会徒弟,饿死师傅,关键是徒弟万一不争气,学不到真本事,工艺秘方岂不失传了?师傅带徒弟,一般徒弟都不如师傅,一代一代下去,拷贝肯定走样,所谓祖传秘方早已面目全非了。所以,民间有一说:师傅带徒弟,一代不如一代。师傅只能带出跟班,带不出艺术家,更带不出大师。
       清四王绘画成就颇高,因而引领了当时所谓正统的绘画风气,出现了一批又一批的“小四王”,“小四王”再培养出一批“小小四王”,弄得清代自四王后,正统画坛一派了无生趣的景象。还好出了四僧,比“扬州八怪”有修养,并直接影响了民国时期的国画写意传统。朱耷学的是董其昌,但朱耷一出笔就不是董其昌,所以,朱耷与石涛等成为中国美术史上不可或缺的大师。许多重情义的画家一生忠守于师傅的一笔一墨,最终湮没在历史的潮流里。任伯年、吴昌硕后,从江寒汀、王个移,再到乔木、曹简楼,再到现在的一批死守吴昌硕图式陈规的大写意花卉国画家,真是越学吴昌硕,离吴昌硕越远,笔力修养距吴昌硕十万八千里。吴昌硕画风的延续历史是“师傅带徒弟,一代不如一代”最典型的注解。
        立得住脚的艺术肯定是个性的、创造的艺术,但个性需有文化思想土壤作为背景,因为并非所有有个性的都是好的,个性的垃圾到处都是。一窝蜂上,并自诩形成了某某画派的团体说难听点就是一伙乌合之众。年长的绘画界前辈值得我们尊重,也需要我们去研究他们的艺术,但尊重与研究他不等于去抄袭他、摹仿他,盲从他甚至做了跟班喽啰。如此,只会产生拙劣、做作的作品。
        一天到晚把师傅挂嘴上的我不认为他的道德水准就高。言必称师傅反而是心虚无能平庸的表现。病因是薄学寡才,对问题无独立判断能力,故只能什么事情都师傅了。
        艺术是学不来的,师傅那边肯定不存在你的艺术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24 05:52 , Processed in 0.11700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