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128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用优秀文化占领网络阵地——我国文化领域信息化发展现状及趋势调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6-7-11 01:23:0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在国家最新发布的《2006年~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专门提到了“要建设先进的网络文化”,包括“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网上传播、改善公共文化信息服务、加强互联网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建设积极健康的网络文化”四个方面,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鼓励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等行业加快信息化步伐”。专家认为,在网络日益成为文化传播交流主渠道的今天,加强文化产业的信息化步伐,用先进优秀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文化阵地,已经刻不容缓。
  文化产业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在经济层面,文化产业的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份额;在更广泛的社会人文精神层面,文化产业以其优秀的产品引领着国民道德修养和人文素质的提高,对于塑造民族精神、提升国际竞争的“软实力”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从全球范围来看,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的比例越来越大。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柳斌杰表示,文化产业已经成为全球经济的支柱产业。2004年美国文化产业已占当年GDP的21%,日本和韩国分别达到了18.5%和15%。据我国国家统计局测算,截至2003年年底,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1274万人,占城镇从业人员的5.0%,实现增加值3577亿元,占GDP的3.1%。虽然这个比例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显得很低,但是增长速度很快。经济学家认为,发达国家之所以发达,就是因为文化产业所占的比例较大,不包括计算机、旅游业在内,仅文化产业自身的产值就占GDP的10%~12%。文化产业还是其他消费行业的驱动器,例如文化对会展业的拉动高达1∶4~1∶9。比如美国动画片中的米老鼠,通过授权使用,一年的产品销售额达47亿美元,而小熊维尼的销售额竟高达57亿美元。被称作“21世纪最有希望的朝阳产业”的动漫业,2003年全球的总产值达310亿美元,日本动画年产值在国民经济中占到第六位,2002年,日本出口美国的动画产品总值是其钢铁出口额的四倍。目前,文化产业向数字化、网络化的数字内容产业升级,已经成为一个不可违逆的趋势。据统计,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年增长率为33.8%。全球数字内容产业市场规模在2005年达到1500亿美元。文化产业更重要的作用是对于国民的精神修养、人文素质的提高。专家指出,文化产业是一个国家的心灵和大脑,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想象力有多么活泼、创意有多么灿烂奔放、自我挑战自我超越的企图有多么旺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持久竞争力。我国要提升国际核心竞争力,最终要落到国民人文素质的提高上,而文化产业的加快发展,更多优秀文化产品的生产,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传播和应用,是实现这个目标的重要手段。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可以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只有具有文化含量、文化品位、文化个性,不仅满足人的基本物质需要,而且满足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的产品,才能在竞争中胜出;文化可以提高国民素质,有什么样素质的国民,就有什么样的国家,只有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的人,才能不断开发应用新技术,信心十足地参与经济全球化,才能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潮流前面。
  网络文化渐成文化主流
  正因为文化产业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其发展的现状也就得到了社会的高度关注。当今世界正向着文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各类有用、无用文化,精华、糟粕文化充斥着文化传播阵地,特别是在网络文化已经成为人们获得文化信息的主流渠道时,如何让优秀的、积极的、先进的文化产品占领网络阵地,是世界各国都面临的紧迫课题。中华文明流传千年,文化产业也是源远流长,随着信息科技的进步,文化传播的载体也在不断发生变化。诗经、离骚、唐诗、宋词、元曲、小说……这些灿烂的文明成果,从最早的竹简、石版到帛书、纸张,再到近代的模拟图像、声音,如今全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网络越来越成为文化产品传播、应用的主要渠道乃至生产、加工的重要基地。统计资料显示,我国文化产业的结构从分层看,虽然传统的以提供新闻、出版发行、广播影视、文化艺术等服务产品的“核心层”仍是文化产业的主体,但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以提供网络文化、文化休闲等服务产品的“外围层”也已具一定规模。网络文化产业既包括原有文化产品和服务在各种网络上的传播和延伸扩展,如数字电视以及在线点播音像制品,又包括基于互联网而产生的新的独特的文化形态,如网络出版、网络新闻、网络广告、远程教育等诸多网络与文化结合的行业。网络文化产业正在高速发展,网上信息资源以几何级数的速度增长。但是我们也发现,随着网络信息资源越来越丰富,垃圾信息和不健康信息也在迅速增加,特别是在文化领域,主流文化、先进文化正在受到各类垃圾文化、不健康文化内容的挤压和玷污。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让传统文化和新兴文化借助互联网迸发新的活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紧迫课题。国家特别提出要“加快推进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作品的数字化、网络化”,正是为了这个重要目标。加快对主流文化产品的数字化、网络化,让主流文化能在量和质上都成为网络文化的主流,是我国下一个发展阶段的重大战略目标,这就把文化领域信息化建设提到了国家战略需求的高度。我们也看到,弘扬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正在成为当前党和国家大力推进的社会风尚,包括正在积极倡导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在互联网业界也有开展得红红火火的“文明上网、文明办网”活动,都得到了人们和从业者的积极响应。可以看到,人们对于先进文化的需求还是相当热烈的,对网络上泛滥的垃圾、不健康信息也是深恶痛绝的。所以,从用主流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出发,大力推进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网络化,将其变成比特、搬上网络、实现共享,是受到人们热烈欢迎的,也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千秋大业。
  数字化、网络化:加快优秀文化的传播
  在网络文化时代,只有积极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信息网络发展文化产业,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的手段,让越来越多的先进、优秀的文化作品占领网络阵地,才能引领文化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社会获得健康、有序的发展。数字化:唤醒沉睡的文化信息宝库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越来越多的信息充斥在网络上。但是,在信息“泛滥”的今天,我们仍然会碰到在网上查不到所需信息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也经常会听到这样的抱怨,“明明存在的东西,怎么在网上就是找不到呢?”信息泛滥与知识短缺,形成了一个奇怪的矛盾。当前,很多行业、部门,如政府、教育、军队、医疗机构等,都存在大量留存于纸质文档、尚未经过信息化手段处理的“沉睡”信息。信息留存于纸面,十分不利于保存、传递、共享、再生。一方面,大量积累的社会信息资源不能很好地为人所用,造成信息浪费;另一方面,中国传统文化正在流失于网络时代。当你上网迫切查询信息时,许多相关信息正“沉睡”在纸张上,为了搜集这些“沉睡”信息,你不得不去图书馆或资料室等保存纸质媒介的地方,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例如,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的档案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开发利用,档案利用率较低,据有关调查统计,高职院校档案案卷平均利用率仅为20%左右;高校图书馆的文献利用率达到40%已属不错,低的也只有20%。工程设计人员在设计、研发新产品或者进行推广、沟通的时候都会遇到引用信息的情况。比如,我国的国家标准主要是从建设部、国务院、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文,这对我们来讲是很大的知识宝库,遗憾的是这些标准大部分是以“本(纸)”的形式出现,推广利用起来有很大的局限性。如果这些信息都变成可以在网上能找到的数据文字,那将多么方便。越来越多的专家指出,我们必须把这些“沉睡”的信息唤醒。为了提高信息利用率、加大信息共享程度,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日前发布了《关于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工作任务分工的通知》(国信办犤2006犦10号)文件。文件显示,“完善政务信息共享制度”、“规范政务信息资源社会化增值开发利用工作”、“加快以传统载体保存的公文、档案、资料等信息资源的数字化进程”、“支持和鼓励信息资源的公益性开发利用,促进信息资源公益性开发利用的有序发展”等工作已被提上重要日程。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文字识别工程中心主任刘迎建研究员认为,实现信息唤醒首先要用到的就是信息技术。
  网络化:照亮贫瘠的文化资源荒地
  对文化信息资源的网络化,是更重要的战略举措。针对全国各地方、各阶层人们享有文化资源的严重不平衡现象,利用网络实现文化信息的共享和传播,让穷乡僻壤的老百姓也能学习了解到最先进、最有用的文化科学知识,才能带动全社会的共同进步。目前,我国文化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据统计,到2000年年底,全国仍有57个县无文化馆、144个县无图书馆、5000多个乡镇无文化站;还有相当数量的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有馆无舍或设施简陋,这种状况在西部地区尤为突出。这些困难和问题显示了我国文化信息资源享有情况的不平衡,这严重阻碍了文化信息的传播。为此,从2000年开始,我国开始实施“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通过采用现代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彻底消除不同地区在获取文化信息资源上的不平等,使文化信息能够经济、快速地传送到各地,使老少边穷地区的群众也能享受到文化精品,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在全国范围的共建共享。此外,一些重要文化机构收藏的文化珍品,由于传播条件的制约,无法充分利用,有些已面临损坏,“共享工程”将使这些濒临灭绝的文化艺术珍品以数字化的方式永久保存,并得以广泛传播。“共享工程”是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文化信息资源进行数字化加工和整合,通过网络最大限度地为社会公众享用的文化工程。它开辟了一个不受地域、时空限制的崭新的文化传播渠道,这对于迅速扭转我国广大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贫困地区的信息匮乏和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将起到显著的作用。随着文化信息资源网络化的步伐不断加快,新兴的网络媒体给人们在更高层次、更大程度上共享文化资源提供了新的渠道。网络文化为人类创造了新的数字化生存的新方式。丰富多彩的网络媒体给老百姓获得更多更新鲜的文化信息开辟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也是文化领域急需打破地域不平衡的时代要求。

  耂 耂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26 23:19 , Processed in 0.141443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