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23258|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尤伦斯展讯]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7-11-1 08:47:2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展览时间:
2007年11月5日至2008年2月17日

展览地点:
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
策展人:
费大为
参展艺术家及作品:
此次展览将展出来自30位艺术家个人及组合的137件作品,涉及绘画、摄影、影像,装置等多种媒材。
参展艺术家(按字母排序)
陈箴 触觉小组 丁乙 耿建翌 谷文达 顾德新 黄永砯 李山 刘正刚 吕胜中 毛旭辉 潘德海 沈远 舒群 宋海东 孙良 王广义 王毅 王友身 魏光庆 吴山专 夏小万 厦门达达 肖鲁 新刻度小组 徐冰 杨诘苍 余友涵 张培力 张晓刚

学术活动:
预展期间(11月3-4日)举办《今天的'85》 系列专题研讨会
展览简介:
“'85新潮”是中国20世纪艺术史上最重要的艺术运动之一,它创造了一个新的历史纪元,打破了艺术工具主义和一元化的状态,迈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第一步。这一时期也产生了大量艺术史上杰出的作品。在20年以后的今天,回顾“'85新潮”具有特殊的意义:
“'85 新潮”动摇了中国过去三十多年来的主流艺术观念,第一次把中国艺术纳入到国际背景下,重新思考艺术的基本问题,中国艺术从此不可逆转地跨入了另一个时代。自此之后的中国当代艺术,它的基本结构在“'85新潮”时期已经形成。对于如此重要的一段历史,我们今天所能够了解它的方式却十分有限。自90年代以后, “'85新潮”的大量作品或被遗弃、或散落在海外,已经构成中国文化史上一个巨大空白。此次展览将重新收集和整理“'85新潮”的重要作品,让这一段珍贵的历史重新呈现在公众面前。理解中国当代艺术的源头,可以进一步丰富我们对当下现实的理解。在中国进入到二十一世纪之后,重新审视八十年代 “新潮美术”,意味着通过历史来重新审视艺术的独立性问题,艺术能否超越社会现实的问题,艺术的社会功能问题,以及中国和西方的文化关系问题。
这是自90年代以来“'85新潮”艺术第一次深入、完整的展示。本次展览将展出来自30个艺术家个人和团体的137件作品。除了“'85新潮”代表作品的展示以外,本次展览还将向公众展示大量从未发表的文献,深入地揭示这场历史性的艺术运动的内在思想。
策展人的话:
在上个世纪的八十年代后半期,上千名年轻的中国艺术家在一个没有画廊、没有美术馆、没有任何艺术系统支持的环境中,以空前的热情发起了一次影响深远的艺术运动。这场运动结束了近百年来的一元艺术模式,为艺术创作争取到了从未有过的自由,并使得中国艺术从此迈上了多元化、国际化的道路。从1985年以后,“当代艺术”便不可逆转地成为推动中国艺术的主导动力。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85新潮艺术运动”。
“'85新潮运动”代表着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它告别了旧时代,指出了新的发展方向,培养出一批对世界有影响力的作品和艺术家,从此影响和改变了中国和世界的艺术走向和格局。
对于这一段如此重要的历史,我们今天所能够了解它的方式却十分有限。除了一些少数的印刷品以外,我们很少能看到“'85时期”的原作。大量的作品被遗弃,或散落海外。这次展览是在“'85新潮”过去20年以后,第一次对这段历史的回顾展览。所幸的是,我们找到了这一时期的大多数重要作品。在此过程中,我们得到了很多艺术家朋友和收藏家的热情帮助和鼓励,使我们得以把这一段珍贵历史的基本轮廓重新展现在公众面前。这次展览还将第一次展示出大量的从未发表过的文献和手稿,让观众可以看到这次运动的深层思想活动。
费大为


  阝 阝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8:52:52 | 只看该作者

“80年代中国电影”论坛



   Z Z
3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8:55:18 | 只看该作者
开幕论坛: 今天的'85
UCCA 的开幕展——“'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是对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最重要时期的重大历史性回顾。除了'85新潮代表性作品的展示以外,还以论坛的形式讨论展览中提出的问题,并伴随题材丰富的电影放映项目、艺术家讲座等活动。
考虑到现在有很多艺术家、批评家和策展人正在研究刚刚过去的一个时期的艺术实践,我们计划进行一系列研讨会讨论'85新潮展在这一广泛背景中的位置。系列讨论会的主题为《今天的'85》,于2007年11月3日- 4日这两天在能容纳约130人的UCCA 报告厅里举行。每次讨论会共有4-5名演讲人, 每位演讲人都将进行最长不超过20分钟的简短发言,接着进行包括小组成员、主持人和观众在内的主持式讨论。外语发言者的发言将有汉语同声翻译。该活动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专题1:过去中的未来
UCCA 的首次展览“'85新潮:中国第一次当代艺术运动”试图引发以下的问题讨论:目前,回顾过去20-30年的文化及历史已经成为一种全球化现象,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是什么促使我们进行这种历史回顾?这种回顾与寻找的当下意义是什么?在这一过程中哪些问题得以重新审视?
时间: 14:30-17:30,11月3日
主持:费大为(北京/巴黎)
演讲人:马尔丹(巴黎)、杨天娜(巴黎)、刘骁纯(北京)、高名潞(美国)
专题2:艺术与社会变革
对于许多中国的艺术家来说,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激进试验以及参与社会变革的年代。本专题将着力讨论艺术的社会参与问题和中国当代艺术之间的联系,探讨艺术以何种方式参与或干预了社会?这一时期的艺术家、批评家以及策划人如何围绕并超越当时的社会系统去展开他们的工作?
时间:10:00-12:00,11月4日
主持:黄专(广州)
演讲人:Marianne Brouwer(荷兰)、王明贤(北京)、黄永砯(巴黎)、史安迪(德国)
专题3:中国当代艺术的遗产
在将近20 年以后,我们将如何衡量“'85新潮”取得的成就?本论坛通过提出以下几个问题来剖析“'85新潮”的实质和遗产——这一时期艺术家们所创造的作品是否为中国艺术的历史树立起了新的范例?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还是一场艺术运动?对'85新潮的判断
在20年以后发生了那些变化?
时间:14:30-17:30,11月4日
主持:王南溟(上海)
演讲人:彭德(西安)、鲁明军(成都)、皮道坚(广州)、黄专(广州)


   ɡ ɡ
4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8:56:46 | 只看该作者


   s s
5
 楼主| 发表于 2007-11-1 09:03:05 | 只看该作者

[quote]联系我们: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酒仙桥路4号798艺术区北京8503信箱
邮编:100015
电话: 010-64386675
传真: 010-64351444

  フ フ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9-6 18:45 , Processed in 0.12720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