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44940|回复: 18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展报】水墨-书法第三种抽象展(对比窗-上海)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9-15 14:58:07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策展人:朱青生
参展艺人:蓝正辉, 王天德, 尚扬, 魏立刚, 朱青生,张浩,邵岩, 井上有一, 柯迺柏
展览时间:2009年8月23日至10月7日
开幕酒会:2009年8月23日下午3点至6点
展览地址:上海江西中路181号底楼

  上海水墨画在中国和东方艺术中,相当于油画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书法的原则在中国和东方艺术中的基础作用,相当于古典雕刻在西方艺术中的基础作用。当代艺术在中国有三大倾向:第一大倾向是写实造型和现实主义观念,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现实和个人的深刻体验表达为独特造型,出现了张晓刚、曾梵志、方励钧、岳敏君等艺术家;第二大倾向是以达达艺术观念和中国的文化符号结合,创造出游动于东西文化之间的独特观念,出现了徐冰、蔡国强、黄永砯、谷文达等艺术家;第三大倾向就是用中国的艺术观念、传统材料和审美经验,在当代艺术中建立前所未有的人与艺术的新的解释。
  这次展览是这第三种倾向的集中展现。与前两种倾向所不同的在于虽然前两种形象和形式是中国和东方,但其艺术观念是西方,所以它们容易被西方世界和市场先行接受,因为容易理解,但是又有异国的特色。第三种表面上与抽象艺术类似,但是内在的观念不容易立即被理解,即使是出自西方艺术家之手,共享这种中国/东方艺术观念的倾向,也不容易被西方广泛接受和理解,这就如同19世纪末期,东方的艺术首先为西方接受和理解的是日本浮世绘版画,而不是西方水墨和书法的高级(elite)艺术,其原因是浮世绘这种流行民间的艺术吸收了荷兰传入的透视等西方绘画方法和观念,同时又具有日本的独特造型和文化符号,逐步西方才开始接受水墨和书法。在当代艺术中这个过程似乎是在重演。
  在这第三种倾向之中,“书法-水墨-第三种抽象”就是最为典型的风格。水墨作为一种材料和画种,是中国艺术发展的最高结晶,但是在欧洲艺术19世纪引入中国之后衰弱。衰弱的原因是用写实主义方法加强了水墨画的再现事物形象的方向,减少了作画过程直接书写,表达作者的心绪和修养的方向。在摄影和电影日益替代绘画再现事物的方法之后,书法功能重新成为绘画的主要方向。“水墨-书法”制造一件绘画,但是却是日常世界看不到的“心图”,它比表现主义油画更为细致地记录作者的微妙感觉,它比已有的抽象绘画更为直接地表达个人与神秘境界之间的关联,减少材料制作中的机械动作造成的损失。但是它又不是退回到传统的书法和文人画,而是强调每一个艺术家每一次创造的独一无二的性质,并且拒绝给观者提供限制和规定,让欣赏变为自由的启发。“书法-水墨-第三种抽象”正在脱离虚假的当代政治性语言陷阱,而把当代艺术的价值在创作和欣赏的过程直接交付给观众,破斥作者对观者的教导,解放观者被作者奴役,让艺术回到艺术本身。
  在这个展览中选择了九位不同的艺术家。他们每一个人在第三种倾向上都有一个突出的贡献。
  蓝正辉的画面尺度很大,他的画好像是在书写,但是他的笔划已经变成了一个面。这个面不是平的,在水和墨的激烈变动和激荡中出现了意想不到的丰富变化,从而使整体的平面具有了复杂的带有偶然状态的丰富性。
  王天德不采用传统的程式化的方式,保留着水墨的美感,把水墨的本质直接显示出来。这种本质就是对于水这种调和剂在调节墨色的浓淡时的不可控制性,从而造成自然界的事物生成的结果,但是生成的取向又是随着艺术家的设计发展。
  尚扬在画布上逐步进入水墨的一个状态,就是用最精进的笔意走向松泛,画上的形象基本上服从笔意的轻松自在的流向呈现,表面上看起来漫不经心,实际上体现本性的自由在艰难地坚持自我的尊严,处处都要与现成对象保持距离,才能保持物理世界对绘画的宰制。
  魏立刚用了巨大的努力在一个复合符号里增进线条的微妙变化,同时又在一笔中灌注身心的力量和功夫,利用一根蛮横强势线条内部波动转折的微妙变化,将中国画中线的力量极端地体现出来。
  朱青生一直将语言发生之前的心态尽可能直接地流露在画上,因为这种心态的复杂内涵不能言说和不能思考,只能寄托于画上,作品就超脱现实,进而到达纯洁的境界,正是古代文人绘画精神的直接现代体现。
  张浩沉着的一笔一笔画成的巨大结构,缓慢地积累着力度,似乎这些形体的质量比实际存在的任何质地的材料更为沉重,在其中激情和理性融为一体,造成画面的沉默。
  邵岩经过无数的研究将文字的造型和文字的意义最大可能地导向极度的开张和变化。而且对同一个文字的书写也是各有不同,书写过程激情洋溢,使得一个文字变成奔腾飞跃的生命体。
  井上有一的用笔体现着传统书法的根本方法,笔划按顺序一次性完成一个字或多字词的书写,但是他用高度的专注将自己的灵魂的反复留连于这一次书写之间,使得每一幅作品都在执着地记录一次灵魂的独自征程。
  André Kneib:从西方文化他者的角度完全理解和认同中国书法的本质状态,同时又将西方细腻的色彩感带入书法,拓宽了中国书法的表现领域。他的对书法意义的理解是含义成为表现的一次重要机遇,完全超越了抽象表现主义的水平。
  这九位艺术家互相之间绝不相同,放在一起却构成了第三种倾向较为完整的面貌。
  关于对比窗
   对比窗艺廊致力于东西方优秀的艺术和设计创作在国际艺术圈的展示。1992年由林明珠女士创立于香港,艺廊积极推广跨艺术,建筑和设计的创作英才。展览项目通过展示世界各个不同地区不同传统和跨学科的艺术家作品,创作新的文化交流。对比窗艺廊基于上海,另外在北京也设有一间画廊。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4:58:35 | 只看该作者

   亅 亅
3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5:02:35 | 只看该作者

  ╄ ╄
4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5:03:27 | 只看该作者

  ィ ィ
5
 楼主| 发表于 2009-9-15 15:03:35 | 只看该作者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7-15 18:39 , Processed in 0.11569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