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719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紫砂掺假”新闻报道既不科学,也不公正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13 11:22:5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周光真

2010年5月23日中午,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每周质量报告”节目报道了“紫砂黑幕”, 节目中指出: 紫砂煲所谓的“纯正紫砂”根本不是紫砂,而是混合了包括氧化铁、氧化锰等化工原料。经过“掺假”的“化工泥”“有害健康”, 因而引发了一场”紫砂风波” 。我认为,这条新闻报道既不科学,也不公正。

采用不同原料配制泥土是一种进步
其实陶瓷材料中的成分是否对人体有害, 与原料的来源, 即是“紫砂原矿”还是“化工泥”的没有关系。“紫砂原矿”也是化工原料。紫砂原矿中的主要成份是水云母、高岭土、石英、云母屑、铁质等矿物质,其化学元素可能包括氧化铁、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镁、氧化锰、氧化钾、氧化钠等。所谓“化工泥”就是指以人工的方法将不同成份的陶瓷原料配制泥土。
人类先祖因受到当时的条件限制, 只能挖掘现有的泥土制作陶瓷器物, 这种不经加工的泥土称为“生泥”(Raw Clay) 。陶瓷工艺中根据不同需要而采用不同原料配制泥土是一种进步。例如生产小件茶杯与大件雕塑,拉坯成型与注浆工艺都会需要不同的泥料。大工厂生产与陶艺教室也有不同的原料需求。例如, 国内陶艺教学中常用的就是宜兴紫砂土, 景德镇瓷土, 或龙泉瓷土等; 而美国陶瓷材料公司出售的都是特别配制的袋装 “化工泥” 。例如, 雕塑泥, 拉坯泥, 高温泥, 低温泥, 乐烧泥, 红泥, 灰泥, 白泥, 粗泥, 细泥, 等等, 以及大量供专业人士自己配制的粉状陶瓷原料。艺术家可以根据各自的需要, 增加泥土的可塑性, 调整烧成温度, 改变收缩率, 颜色, 等等。在陶瓷化工发达的美国, 没有任何陶瓷材料公司会出售生泥。

陶瓷原料的有害物质与国际检测标准
先说陶瓷材料的有害物质与材料的状态有关。许多陶瓷材料在干粉状态因容易在空气中形成悬浮物并通过肺部被吸入体内, 因而工作场所避免吸入陶瓷原料的粉尘非常重要; 许多陶瓷原料在含水的湿软状态是无毒无害的; 陶瓷在烧制过程中散发出来的化学气体是非常有害的; 大部份陶瓷器皿在烧成以后仍然存在着有害的原料成份, 但是在常温下大部分有害物质不会释出, 因而也不会对人体造成危害。陶瓷材料中最常见的有毒成份就是低温釉中的铅与镉。陶瓷行业的人士都知道, 低温釉中添加了铅以后, 釉色烧成后将会非常鲜艳。但是, 铅对人体有害, 对人体的神经、消化、血液等系统都可能产生影响。儿童误用了含铅的陶瓷器皿可能造成智力发育不良的后果。
因而, 美国政府将陶瓷原料因分成 “食品安全” 与 “非食品类”两大等级。 “食品安全” 原料可适用儿童陶艺教育, 食品器皿的制作等等; 而“非食品类”原料仅限用于成人使用, 仅可以作为雕塑类作品的材料。假如艺术家在非实用性的茶壶使用了铅釉作为装饰也没有什么不可。
希望国内相关的政府部门尽快建立陶瓷原料生产的检测与使用的等级标准,实行陶瓷原料的“材料安全”标识。禁止有害, 有毒物质在食用陶瓷器皿的使用。相关部门对陶瓷行业采取等级分类检测以后既可以保证大部分陶瓷行业的正常生产与销售, 同时也可以保证让广大消费者权益, 让大家用得安全, 用得放心。

媒体报道有误必须纠正
希望新闻媒体拿出科学依据: “紫砂掺假”前后的化学成份比较, 以及何种化学成份可能对人体造成何种伤害等数据。
“紫砂风波”对于宜兴的紫砂行业肯定很大。我建议紫砂行业应该聘请相关专家, 运用科学的手段对烧成的紫砂茶具进行测试, 并将测试结果公布于众, 消除社会大众对紫砂茶具的疑虑。必要的时候可以请相关媒体澄清事实, 或者可以采用法律手段保护自己的权益。

  c c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15 06:05 , Processed in 0.103274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