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6566|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要不要学杜拉拉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7-26 10:36: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孙振华的日志


最近找了《杜拉拉升职记》的小说来看,它和电影有较大区别,主要是基调不同。
小说《杜拉拉升职记》似乎主要是一部解密职场人事内幕的小说;更直白地说,似乎可以看作是一部形象化的职场教育读本。它具有很强的实用性,不仅对刚毕业走向社会的年轻人,对任何不熟悉现代企业架构和运作模式的人,其认识作用都是相当明显的。
小说的后面,岱西和DB中国公司斗法的那一部分,小说的意味好像要浓一些,即使如此,这一部分看过之后,感觉仍然是一种教育和警示:让你知道大公司内部可能会有的争斗,争斗的方式、手段,以及它最终只能产生的两败俱伤的结果。
小说没有刻意地渲染职场的残酷,也不是着重表达某些有意识形态意味的主题,如办公室里的性别政治、跨国企业中的种族问题等等。它很真实,它把大型跨国企业的内部运作情况,如实的呈现在读者面前。
整个小说所透露出来的全球500强企业的那种优越感十分明显。小说中的杜拉拉,虽然在DB工作五味杂陈,但年纪轻轻,能干到经理的职务当然是成功的榜样。杜拉拉的价值目标只有四个字,薪酬、权力。
要不要学杜拉拉?
许多年轻人,特别是像杜拉拉那样愿意通过奋斗来成就自己的年轻人,读了这部小说,一定会激情满怀。对比杜拉拉,他们会追问自己:杜拉拉能做到,我为什么不能做到?根据小说的描写,杜拉拉不过是本科学历,姿色中上,而类似杜拉拉这样的条件或者比她条件还好一点的人,无计其数。
小说的最后,杜拉拉在去北京的飞机上碰到李都,似乎要反省这种生活了,因为小说提到“适当的活法”这个话题了。然而,杜拉拉最后的一封邮件仍然在说教:“早日实现退休的理想——你需要眼光和资格”,也就是说,你只有更好地明白、融入、承受并适应这种生活,最终才可以有“适当的活法”。
那些并不熟悉现代企业和现代经济的人,特别是一些从事文化和学术工作的人,老是喜欢把“现代”、“后现代”挂在嘴边,比较起来,应该是杜拉拉最知道什么是“现代”和“现代性”。小说对“360度评估”、“SMART原则”、“SOP(标准操作流程)”、“商业行为准则”作了具体的介绍。一个人如果完全适应了这种文化,估计真的和机器也差不多了。正如小说里的:“基本上,一个人在DB想走路,先抬左脚还是右脚,每次抬多高,每步花多少时间,都可以在SOP里查到依据。”
如此严苛的标准和流程,如此严密的规章和制度,最终指向的,是效益和利润。每一个为公司工作的人,整个成为了一个现代化的标准部件,而整个公司就是一部巨大的牟利机器。 只有对这种“现代”制度有了真正的体验,切身感受到了它那种不由人的意志所控制的坚强的逻辑,也许才能领悟为什么全球范围内的“反现代化思潮”会经久不息;才能明白为什么“后现代”特别钟意于“回到传统”、“向后看”;主张“小型”、“多样化”、“差异性”……这也是杜拉拉的电影中,王伟为什么选择去泰国卖花的原因。
即使如此,杜拉拉的生活,仍然是大量有志青年所衷心向往的目标,因为真正的“现代化”,在中国才刚刚开始。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7-5 19:13 , Processed in 0.107129 second(s), 19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