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部落】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查看: 13507|回复: 1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恣意的笔触—绘画语言探究系列展”开幕现场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1-6 22:34:09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绘画的过程
王麟
在中国当代艺术的绘画评论中,关于作品画面中的线条、笔触、色彩、明暗等探究绘画语言的文字已不多见。批评家更多的关心的是作品中的主体叙事部分,即作品的“观念”。而绘画作品中的笔触通常被认为是构成作品的基础技法元素而已,我们很少像研究传统绘画那样去发掘作品中笔触的变化及形成某种笔触背后的深层原因。
1839年法国人达盖尔发明了照相技术,当时人们一度认为它对绘画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冲击。而后,照相机却成为许多艺术家进行绘画创作中的重要辅助器械。其中,德国艺术家里希特以摄影图像为视觉基础的“摄影绘画”就使之成为20世纪后期当代绘画的标志性人物。这种绘画模式也在1990年代后期影响了一大批中国艺术家。[1]
与“摄影绘画”中对照片转化后进行工整无痕的平涂处理方法不同,近年来在某些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出现了一种倾向。这种倾向即在创作中进行放纵恣意的涂抹,用笔奔放疾速;刻意让画面中的笔触没有融合或渐变的效果,在画面中突出绘画的手工痕迹。这种自由随意的创作表达方法,它有意的去破坏画面、颠覆美的感觉,却并不是站在传统审美趣味的对立面,而是成为一种美的代替物。
让我们试着分析一下这种倾向的产生原因。首先,从整体的视觉特征上来看,我们很容易联想到德国新表现主义。事实上,我们也不能否认德国新表现主义是有着这种创作倾向的青年艺术家汲取营养的可能来源之一。在这一类型的绘画中,讲求绘画过程中的即兴处理,追求一种简单、粗犷的美学风格,注重绘画性。塞尚说过,每一笔触都能改变一幅画。在绘画过程中,尽管艺术家对最终的效果有所把握,但在细节上仍不断面临着新的问题,需要随时调整和修正。比起平涂式的绘画,我们更容易在某些可见的痕迹上察觉到作画的过程。画面中某个无意识的偶然为之或有意识惯性的笔触也带来了更多的不确定性,使得有些画作常常呈现出一种未完成的错觉。
当我们花点时间,改变一下观看方式,深入细节来看的时候,就会发现中国传统绘画中的技法与气质也可能是其学习借鉴的资源。例如某些画作中让颜料在画布上自然流淌的效果,正对中国水墨用笔中的“屋漏痕”。而此种效果同时又反映出时间上“瞬间”与“持久”的冲突:用笔的疾速与流淌的痕迹所蕴含的时间长度,这正是艺术家所感兴趣的点。另外,中国绘画古卷中随着时间的腐蚀留下的斑斑驳驳的痕迹也成为这种倾向的画面中的素材。更为重要的是中国传统绘画所强调的写意气质,让笔触成为艺术家心境与趣味的流露。
当然,在此种倾向的产生过程中,占据最主动位置的是艺术家对于主流平涂绘画的抗拒心理。
这些艺术家意在强调出作品的绘画手工特性,以灵动恣意的笔触使绘画方式的特殊性得以显现。这种处理方法也是艺术家试图对观者进行的一种引导,与观者之间形成一种认知的契合。尽管画面看起来不够工整、缺乏细腻的刻画,但在总体效果上却具有更打动人心的力量。
个性的表现正是普遍性艺术的一个方面,一个瞬间。[2] 这类恣意的涂抹是艺术家处理作品主题时而产生出的特殊处理方法,虽然我们把它抽离出来研究,但艺术语言终要回到现场、历史、社会中才能体现它的价值。所以本文试图从艺术语言中最细微的点呈现出一种创作中有益的倾向,分析它有怎样的演变和推进;拨开表征研究笔触也是为了更好的回到这个情境之中。
结语:
我从不认为平涂的处理方法与恣意的涂抹笔触有孰优孰劣之分,只有在不同的创作主题、社会背景下合不合适的问题。我们在谈论这种倾向之时,难以避开某些绘画新偶像以及市场对于青年艺术家的影响;这种恣意的笔触会潜移默化的影响我们的“审美趣味”,但也要警惕它成为一种策略性泛滥的流行。
关于绘画语言的研究,犹如一口的巨大火锅,千年的时间如水倒入这锅里,我们在食古人煮好的羊肉时,不忘添进几根白菜,只望,可食。

  』 』
分享到:  QQ好友和群QQ好友和群 QQ空间QQ空间 腾讯微博腾讯微博 腾讯朋友腾讯朋友
收藏收藏 转播转播 分享分享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5:53 | 只看该作者






对表现性笔触的思考-写在《恣意的笔触》展之前
策展人:夏彦国
我们都知道笔触是画家在进行绘画创作中画笔接触画面留下的痕迹。笔触虽然是一种外在的技术因素,但也是传达画家的艺术个性和修养、精神诉求、审美价值的重要体现,因此也是其艺术风格的一个组成部分。在现如今的当代艺术创作中,谈到笔触,更多的绘画评论和研究都是从画面本身的观念性出发,认为包括笔触在内的画面语言都是为了画面主题或者观念而存在,而没有将笔触这种重要的形式主义要素单独对待。也就是说,面对绘画,我们更多是从题材出发,从观念出发,开始将故事,好像所有的绘画必须有故事可讲,绘画的叙事性变得重要,这无疑是狭隘的看法。
   在这次展览中,我们选择了以四川美院为主的九位青年艺术家的作品参加展览。之所以做这样的一个展览,是因为我们发现近年来四川美院毕业的青年艺术家在画面语言中有这样一个集体倾向:注重画面的形式感,尤其是在笔触效果上有较强的表现性和偶然性。而且这种绘画风格在一定程度上,因为种种原因也蔓延到了整个当代艺术创作中,越来越多的年轻艺术家开始学习和效仿。所以,这次展览作为一个绘画现象的总结,也是一个小的个案研究。我们旨在提出问题,为什么这样的绘画风格在川美比较突出。这些年轻艺术家摆脱了写实的造型技巧和对肌理效果的渴求,在相对自由、洒脱、个性的笔触中去表现艺术家的个体体验。相对于写实绘画来说,我们或许可以说这些绘画在语言细节上不够严谨、细致,但从艺术家的创作体验来说,这又是一种审美诉求和表达所需。
    从一开始我们提出这个主题到选择艺术家的过程中,发现我们所确立的展览主题虽然有一定普遍性,但仅仅从笔触出发去研究川美系绘画形式和风格是片面的。川美系出来的艺术家在中国当代艺术中有这么大的影响力,是有诸多原因的,但注重绘画的表现性在川美系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中还是比较多见的,而表现性笔触作为画面语言的一部分尤其突出。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在注重绘画内容的观念性和叙事性的今天,画面形式语言依然是当代艺术创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当然,川美的形式语言自成体系,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从此次参展作品的恣意的笔触中,我们也可以看到他们的活力和热情,他们将更多的偶然性带进了画面中,而这种偶然性和表现性笔触正是这些青年艺术家对生活和生命的个人体验,而且这种形式语言已经超越内容成了一种独立的存在。
    这次展览仅是一种现象的提出和呈现。
2010-10-21   

  Ⅰ Ⅰ
3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7:35 | 只看该作者

陈正乾
1981年  10月生于广西 钦州市
2004年  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工作生活于重庆黄桷坪
个展
2008年  积笔图式·雪灾记忆——陈正乾作品展                           柳州博物馆
2008年  积笔多项式——陈正乾个展                               四川美术学院画廊
群展:
2010年  四川美术学院70周年校庆展暨从黄桷坪至虎溪青年艺术家展览            重庆
2010年 “肆放?炫丽”当代艺术展                                              重庆
2010年  潜行---黄桷坪漂流一族联合艺术展                                     重庆
2010年  艺术走进生活启动展暨四川美术学院青年艺术家邀请展                   重庆
2010年  第二届黄桷坪国际艺术节中国批评家年会年度新锐艺术家提名展
2009年  对话?重庆—2009当代艺术大展                                       重庆
2009年 “各自话语”首届西部当代艺术交流大展                  重庆长安当代美术馆
2009年  第四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暨第十一届全国美展重庆市美术选送作品展 重庆美术馆
2009年  我们2009——黄桷坪年度艺术展                                       重庆
2009年  首届黄桷坪国际艺术节《中国情境.重庆驿站》当代艺术展                重庆
2009年  春季沙龙当代艺术展                                                 重庆
2008年 《我们80后油画展》                                                 上海
2008年“抗震救灾 手牵手”四川地震赈灾艺术品展览                            上海
2007年 《缙云情话系列NO.1》入选“黄漂”漂进美术馆                   重庆美术馆
2004年  参加四川美术学院毕业生毕业展
发表作品
2008年  作品发表《红艺术》杂志
2008年  作品发表《国际当代艺术》杂志
作品收藏:
  重庆美术馆  柳州博物馆收藏 云波艺术馆和新家坡艺术机构、私人收藏

    P P
4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8:31 | 只看该作者

冯瀚平
1984年  生于广西桂林
2008年  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油画系本科实验班并获得学士学位
2010年  毕业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研修班
展历:
2010年 “启明星”中国当代艺术展                                     三藩市 美国
2010年 《高地艺术展2010》                                         文艺之家 成都
2010年  实验工作坊  第三期                                        UNSPACE 长春
2009年  第四届《成都双年展------叙事中国》                  国际新会展中心 成都
2009年 “2009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09年 《透过心灵》当代艺术展                                     力宝大厦 成都
2009年 《散沙------冷抒情》青年当代艺术展                        空港10号 成都
2009年  2009中艺博《GREEN项目》                      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 北京
2008年 《关于明天的故事》(第一回)艺术展                                   成都
2008年 《王湛生当代艺术提名展》获青年艺术家提名奖               川大美术馆 成都
2008年 《程丛林----08春季沙龙》                             国际新会展中心 成都
2008年 《冯瀚平and史苏尧》作品展                           北京9艺术空间 北京
2008年 “2008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今日美术馆 北京
2007年  北京9艺术空间画展《镜像-------谎言》艺术展         北京9艺术空间 北京
2007年 “广角镜”艺术展    川大美术馆 成都
2006年  06四川大学艺术学院春季艺术沙龙                         川大美术馆 成都
2006年  扁桃体工作室“喷嚏”综合材料展                          川大美术馆 成都

﹖ ﹖
5
 楼主| 发表于 2010-11-6 22:39:19 | 只看该作者

蒋建军   
男 1974年3月生于广西桂林,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1992-1995   就读于广西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业
2001-2004   就读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  获硕士学位
群展:
2009年  四川美术学院师生赴日作品展                                  日本
2009年 “中国情境——重庆驿站”当代艺术大展           重庆501当代艺术中心
2008年  物是---当代艺术中的物主题                         玛吉画廊 北京
2008年  纯形几何抽象展第二回                              墙美术馆 北京
2008年  走向后抽象                                  偏锋新艺术空间 北京
2007年  后先锋中国当代艺术展                              安亭公司 香港
2007年  玻璃:当代艺术展                                     K画廊 成都
2007年  纯形几何抽象展                                      器空间 重庆
2007年 “四川画派”学术回顾展                         中外博艺画廊 北京
2006年  无中生有,超越抽象                                感觉空间 重庆
2006年  日纪与绎言当代艺术展                          龙湖北城天街 重庆
2005年  前戏当代艺术展                                    坦克仓库 重庆
2004年  首届武汉美术文献提名展                    美术文献艺术中心 武汉
2004年  第三届重庆市美术作品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
2004年  喧嚣与空灵                                       艺术景画廊上海
2003年  第三届中国油画作品展                            中国美术馆 北京
2003年  重庆市首届油画作品展                            重庆美术馆 重庆
2003年  第二届贵阳油画艺术双年展                  贵阳市美术家协会 贵阳
2002年  试验的艺术教育                                     坦克仓库 重庆
2002年  十三人作品展                                        108艺馆 重庆
2002年  方向油画艺术展                                     108艺馆 重庆
个展:
2010年 “不能相信”蒋建军作品展                               器空间 重庆
2008年 “精神·生活”蒋建军的美学叙事                  泰康顶层空间 北京
2008年 “线的时代”蒋建军作品展                            华氏画廊 上海

  +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联系我们|【艺术部落】 ( 京公网安备1101140085号  

GMT+8, 2025-8-14 19:57 , Processed in 0.137547 second(s), 21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